國民黨代表盟軍接收台灣以後,就積極的展開了清除共產黨的運動,而當時共產主義對台灣人而言,並不同於它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狀況,它只是在殖民地知識分子之間相當流行的一種崇高理想。連當今的李登輝總統,當年都曾研讀過共產主義,後來也曾接受過國民黨情治單位的約談。而國民黨刻意擴大這種「肅清匪諜」的行動,甚至於演變成清鄉的大屠殺行為,同時也是作為它消滅知識分子,壓制反對力量的一種合理藉口。
如果要討論國民黨在台灣利用線民,殘害百姓的例證,也許必須從「二二八事件」談起。
在二二八事件當中,台灣共產黨的勢力事實上是很小的群體,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也不深。勢力更沒有國民黨後來故意渲染,以及共產黨順勢附和的龐大。當時的台灣,可以說是各種國民黨特務勢力,在台灣積極滲透佈建,彼此互相角力、爭奪物資利益的嚴重混亂狀態。在事件發生之後的協調處理過程中,事實上已經有許多特務分子滲透分化的情形發生,甚至還有利用剛被釋放出獄地痞流氓,大量混入調解組織和地方自動組成的自治團體當中,故意製造無謂的衝突和矛盾,使對立的情勢擴大,為後來所謂的「派兵鎮壓暴亂」行為,製造了一個相當合理的藉口。
當時甚至連美國的中情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也長期的在台灣蒐集情報,以寫作《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一書聞名的喬治‧柯爾(George Kerr),就是一個代表性的人物。而國民黨在衝突事件爆發之後,所以能夠大舉屠殺當時在台灣社會中的意見領袖人物,許多台灣人居間內應通報,必然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蔣家的勢力被中國共產黨打敗,倉皇逃難到達台灣之後,對於和共產黨鬥爭失敗而得到的慘痛經驗,必然時時牢記於心,對於共產黨的長處,也會積極加以研究學習,並且還要精益求精的研究破解之道。而身為蔣中正的長子,又有多年留學蘇俄經驗的蔣經國,也必然成為蔣家要在台灣建立統治勢力的重要主角。
由於以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代表的「CC派」,在國民黨內勢力過於龐大,甚至有「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蔣中正於一九三八年設立「三民主義青年團」,就是要大量引進青年的力量,建立自己的班底,在國民黨內進行權力鬥爭。蔣家到達台灣之後,便在一九五○年八月,以蔣經國、陳誠等十六人為委員,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將CC派的勢力完全排除在該委員會之外。國民黨的改造工作,首先進行的是黨員的限期「歸隊」登記。
其次由蔣經國指導,採用列寧式政黨的組織方式,在各地區成立各種小組、黨部等組織,各黨部又層層向上組合,最後由黨中央控制。而小組活動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學習蔣介石言論及上級指定閱讀文件。除了一方面由各級改造委員會派出宣傳人員巡迴各地,向基層幹部宣導演講,另一方面也會指定各中高級幹部到「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整個改造委員會的目的就是重組國民黨,將整個黨的勢力完全收編到蔣家手中。
另一方面,由蔣經國籌備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也在於一九五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蔣中正的六十五歲大壽時正式成立,由蔣經國擔任主任,李煥擔任主任祕書,這樣的職務組合,維持二十餘年沒有變動,實際團務是由李煥全權負責。根據救國團自己的定位:「救國團是一個具有教育性、群眾性、和戰鬥性的青年組織」。蔣經國強制規定所有高中以上學生為當然團員,十六歲到二十五歲的社會青年,如果符合該團條件的,都必須加入。依據救國團規定,團員必須接受政治訓練及軍事訓練。簡單的說,救國團就是蔣經國用來組織、控制青年學生的工具,也就是蔣經國所組訓的青年部隊。
救國團是蔣經國培養革命陣容子弟兵的搖籃,也奠定了李煥後來職掌國民黨黨務的基礎。
儘管後來表面的政治色彩已漸漸淡化,以柔性的青年自強活動等方式吸引年輕人,但是其根本的特權本質並未改變,這點可以從它在各地大量佔用公有土地,建造活動中心,並可以動用軍方的資源,配合自強活動的舉辦看出來,而筆者當初曾承辦過調查局的一些團體活動,在安排行程、食宿時,救國團也是絕對配合、盡心招待,充分發揮了「情治一家」的情感。而今年一月的救國團主任爭奪風波中,李登輝的女婿賴國洲大敗而回,也證實了救國團隱然存在的真正實力。
蔡同榮曾在他所著《我要回去》一書中曾提到,他在一九五六年,被選為台大代聯會的主席之後,他的主任教官曾帶他去救國團總部,接見他的是負責組織的第一組組長曾憲鎔。台大代聯會主席到救國團報到,在當時是相當理所當然的事。對於他擔任台大代聯會主席這麼重要的職務,如果救國團沒有積極去接近、吸收,將他納入「革命陣容」之中,實在是完全說不過去的事,至於蔡同榮先生說他拒絕加入,那也是他隨便說說,大家隨便聽聽就算了,在那個時代背景之下,他又是台大學生的代表,加不加入救國團的革命陣容,還能隨他去選擇嗎?
調查局的前身出自於中統局,在蔣經國放任「中統局」和「軍統局」兩大系統一陣互相鬥爭殘殺之後,最後都被收歸為他自己的勢力範圍。其原始定位便是一個保衛蔣氏家族政權的特務機器,而被稱為「調查局之父」的沈之岳,本身也是一個充滿爭議、曾經擔任過共產黨特務的謎樣人物。調查局後來在他長期的領導之下,一些高壓恐怖、仇恨鬥爭的手法必然是純熟無比,再加以維護蔣氏家族政權的主角,正是留學蘇聯、研究政工出身的蔣經國,其對各種統治謀略的策劃,更加是爐火純青、高人一等。
蔣經國在臺灣以推動情治工作、進行奪權鬥爭起家,最後終於達成他順利接班的目標。在國民黨政府當中,情治系統與黨、政、軍等各大系統的地位是同行並列的,不僅在權勢上毫不遜色,而且因為其勢力已經深深植入黨、政、軍的核心,在實際的內部權力運作上,更早已遠遠超過黨、政、軍的表面勢力。蔣經國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時,必定要親自指揮該系統,直接下達命令,即使王昇以政工首腦管轄該部門時也是如此。在蔣經國逐步掌權、邁入執政的所有期間之內,情治系統都是他所必定親自緊抓在手中的重要工具。
蔣經國的謀略運作功力,是一個極其高深的大學問,即使在他已去世多年後的今天,他當初所精心佈置的謀略,還深深的影響著台灣的政局發展和所有人民的思想和政治運作。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應該是海外台獨勢力的消長、美麗島事件的始末、以及民進黨的組黨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