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5年,我結合了申克理論與福特的音集理論而創立了《易經作曲系統》(I-Ching Compositional System, ICCS)。之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管弦樂曲《紅屋簷下》與弦樂四重奏《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都是運用《易經作曲系統》來創作。因此,要解釋這些作品之前,一定要對《易經作曲系統》作一番介紹。
「易」這個字有三種含義:簡易、變易、不易。 《繫辭傳上》道:「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就是以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宇宙間錯綜複雜的變化,太極圖所表達的就是最佳的明證。「變易」是「易」的第二種含義,也是整部《易經》之根本。許慎指出:「易,即蜴。蜥蝪因環境而改變自身顏色,曰之易,取其變化之義。」《繫辭傳上》又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最後, 「易」的第三種含義「不易」清楚地反映著「物極必反」這套萬物陰陽轉化的變動規律。儘管陰陽相交的模式變化萬千,但這套宇宙變化之道郤是一成不變的,《易經》用六十四卦的變化生成來反映宇宙萬物的變化生成。天地相交而萬物生好比陽爻與陰爻發展為六十四卦,都是變化發展的結果。 易之三義說明了《易經》之宗旨,充分表達出宇宙間剛柔動靜變化中那種變化萬千郤統一和諧之矛盾特性。
易之三義充分表現在《易經作曲系統》裡。首先,《易經作曲系統》表現陰陽相交之「變易」特性。乾坤兩個動機在作品開始就呈現,整部作品分為六十四個段落,乾坤兩個動機的相交過程在六十四個段落具體地呈現。乾坤兩個動機相交的方法取決在《序卦傳》中的描述。運用《易經作曲系統》創作的作品都有其基本結構。基本結構是千變萬化的音樂表面誕生的源頭。基本結構主要由「太極序列」組成,「太極序列」的形成需按照一定的規律,因此,「太極序列」的模式只有數種。基本結構充分突現出簡易與不易的性質。
六十四卦排列有一定的順序,從第1卦開始,每相鄰兩卦成一對,其結構不反則對絕對不是偶然的排列。「反」用現代的說法訧是「逆行」 (retrograde,簡寫為R),如第3屯卦與第4蒙卦。屯卦六爻由下至上的順序是「陽陰陰陰陽陰」,蒙卦六爻由下至上的順序是「陰陽陰陰陰陽」,因此這兩卦其爻的順序呈逆行關係。
「對」就是「倒影」(inversion,簡寫為I),如第27頤卦與第28大過卦,其相對位置的爻都不同。
除了以上兩關係外,當一卦的內卦與外卦恰是另一卦的外卦與內卦,它們便呈「互調」關係(interchange,簡寫為C),如第5需卦與第6訟卦。每一 對卦可能同時具有一種以上的關係,如第5需卦與第6訟卦訧同時具有反與互調關係。
下面標示出相鄰六十四卦的關係:
在這裡,卦的結構是以「卦形向量」來表示。卦形向量有六個不是0就是1的數字。1代表陽爻,0代表陰爻。最左邊的數字表示初爻,依序到最右邊的數字表示上爻。舉例來說,第5需卦的卦形向量是(111010),而第6訟卦則是(010111)。若加上卦形關係的簡寫,更可表示二卦的關係:如 R(111010)[5] = (010111)[6]。其中的5與6是卦號。了解到各種卦形關係後,把所有存有對、反或互調關係的卦歸納為同一類別,我們可以歸納出十四種卦形類別,在每一種卦形類別內,卦號最小的卦稱為「原始卦」,顯示出十四種卦形類別之成員。其中,有四種卦形類別只含有二個卦,有六種卦形類別含有四個卦,有四種卦形類別含有八個卦。
在《呂氏春秋˙音律篇》談到由一年十二個節氣來制定十二個音:「仲冬日短至,則生黃鐘。季冬生大呂。孟春生太簇。仲春生夾 鐘。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呂。仲夏日長至,則生蕤賓。季夏生林鐘。孟秋生夷則。仲秋生南呂。季秋生無射。孟冬生應鐘。」此外,在明代來知德的《易經來注圖 解》中的「十二月日行天圖」,用十二個卦來代表十二個月份,乾卦位於四月,坤卦位於十月。
綜合以上二種表現,下表清楚表示出乾卦與坤卦所代表的音是相隔六個半音。因此,在《易經作曲系統》裡,對「乾」音, 「坤」音作出以下的定義:任何一個音皆 可定為「乾」音,「坤」音則為與「乾」音相差六個半音的音。
所有運用《易經作曲系統》創作的作品都有基本結構。基本結構是由含有十二個音的「基本序列」構成。為了充分表達「易」的 精神,基本序列有數種特徵:
(1)如前文提到,乾音與坤音是相隔六個半音,所有序列的首音與末音也是相隔六個半音,整條基本序列代表陰 陽的轉化過程,從乾到坤音或從坤到乾音。
(2)序列的前後六音音集是具有逆行相稱的關係,表示陰陽轉化過程是前後一致。
(3) 序列是全音程序列,涵蓋了所有不同的音程,代表太極之包容性。
(4)序列具有「完全配套性」(all-combinatorial) ,序列的前六音經過移位、倒影、逆行或倒影逆行可變為序列的後六音,代表陽中抱陰,陰中抱陽的二元性。
根據上述的條件,序列的前六音與後六音必需呈R6的關係,它們各含除了Ic6以外的所有音程。Ic6只能出現在序列的中心位置,即序列的第七音與第八音。天下間只有三種六音音集包含除了Ic6以外的所有音程並能構成具有「完全配套性」的全音程序列:
它們是 6-1 (012345), 6-8 (023457),與6-32 (024579)。
從以上三種六音音集,可以構成二十四條符合以上條件的十二音序列。更有趣的是,這二十四條序列可分為十二對序列,這十二 對序列都呈T(n0-n5)I5的關係。T(n0-n5)I5並不只是移位,是移位加上把各音的順序作輪轉 。
(註)十二音列前六音,如經移位而變成後六音,稱為移位配套;如經倒影而變 成後六音,稱為倒影配套;如經逆行而變成後六音,稱為逆行配套;如經逆行倒影而變成後六音,稱為逆行倒影配套。一些十二音列有超過二種以上配套性;有六條 十二音列是具有全部四種配套性,這稱為全配套性。
T 代表移位,n0 代表序列(n)首音的音級數,n5 代表序列(n)第六音的音級數,I5代表位置輪轉,把序列的首音與第六音對調,第二音與第五音對調,第三音與第四音對調,第七音與末音對調,第八音與第十 一音對調,第九音與第十音對調。
6-1 H1與H2
6-8 H1與H2
6-32 H1與H2
a: {01e2t3 948576} T(a0-a5)I5(a): {07e8t9 342516}
b: {0te819 372546} T(b0-b5)I5(b): {04e213 9785t6}
c: {0e92t1 748356} T(c0-c5)I5(c): {0918te 542736}
d: {0e2t31 794856} T(d0-d5)I5(d): {0291te 547386}
e: {023e41 7t5986} T(e0-e5)I5(e): {03t21e 578496}
f: {01t83e 592476} T(f0-f5)I5(f): {049e21 7853t6}
g: {0972te 548136} T(g0-g5)I5(g): {0e38t1 742956}
h: {0e92t7 148356} T(h0-h5)I5(h): {037245 et8196}
i: {029t7e 514386} T(i0-i5)I5(i): {08et31 794526}
j: {0158t3 942e76} T(j0-j5)I5(j): {0752t9 348e16}
k: {045279 318et6} T(k0-k5)I5(k): {0t5873 912e46}
l: {027t95 e34186} T(l0-l5)I5(l): {045297 138et6}
在以上二十四條序列當中, 只有 a, T(a0-a5)I5(a), j, 與 T(j0-j5)I5(j) 擁有內在的對稱結構,而這些對稱結構只有在利用卦象的表示情況下才可顯示出來。因此,我把它們稱為「基本序列」,其中任何一條序列,包括所有其 T-, I-, R-, 與 RI-的型式,都可作為所有以《易經創作系統》創作的作品的基本結構。
為了方便表示,基本序列 a 稱為 FS1, T(a0-a5)I5(a) 稱為 FS2, j 稱為 FS3, T(j0-j5)I5(j) 稱為 FS4。在其後面還有兩個文字,代表其型式。因此,基本序列 [0158t3942e76] 用 "FS3P0" 標示,基本序列 [102e3t495867] 用"FS1I1" 標示。所有以上四種基本序列及其 T-, I-, R-, 與RI-的型式詳列如下:
針對以上這些基本序列各音的位置作分析,可得到下列的結論:
1. 若X代表首音的音級數,X+6的音一定為序列的末音。
2. X3與(X3)+6的音一定為序列的第五音或第六音。
3. X1與(X1)+6的音一定為序列的第二音、第三音、第十音或第十一音。
4. X2與(X2)+6的音一定為序列的第四音、第五音、第七音或第八音。
因此,按照八卦的結構與排列,一條基本序列可分成八個部份:
排序 第一音 第二、三音 第四、五音 第六音 第七音 第八、九音 第十、十一音 末音
音級數 x x1 或
(x1)+6 x2 或
(x2)+6 x3 或
(x3)+6 x3 或
(x3)+6 x2 或
(x2)+6 x1 或
(x1)+6 x+6
假若把各卦象代表的音移高二個半音,變成泰卦代表 A,大壯代表 A#,夬卦代表 B,乾卦代表 C,如此類推,基本序列中各音獨特的排列,更可由卦象來表明 。雖然只標示出FS1, FS2, FS3, FS4 的P0 及 I0 型式,R 與 RI 型式就是以上卦象排序的逆行,其對稱特徵沒有改變。此外,若把卦象所代表的音隨著音列移位來改變,例如,在表示 FS1P1 時,變成泰卦代表 A#,大壯代表 B,夬卦代表 C,乾卦代表 C#,如此類推,所得的排序也沒有改變。
總而言之,基本序列從四個方面去表達《易》的精神:(1)它從乾音過渡到坤音,經過二個逆行對稱的六音音集,表現出陰陽 轉變的對稱過程;(2)它包含所有 十二個音與音程,表現出太極之整體包容性;(3)前後六音音集呈「完全配套性」的關係,表現出陰陽的二元性;(4)序列內各音以有系統的規則來排列,表現 出陰陽轉變過程的系統性。
《紅屋簷下》與弦樂四重奏《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的基本結構是從乾音,經過坤音,再回到乾音結束。這更能表現出生生不 息的陰陽變化過程。觀察太極圖的結 構,它的黑白二個部是RI的關係。為了表現這種性質,基本結構中的基本線條是由一條基本序列的P-與RI-二種序列型式連接而成,稱為「太極序列」。以基 本序列FS4I0:[057t239841e6]為例,作品的基本結構中的太極序列則是:
FS4I0 FS4I0之RI
C F G Bb D Eb A Ab E C# B F# F# C# B G# E Eb A Bb D F G C
這音列貫穿整部作品,成為作品的基本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