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an BERG (1885-1935) 貝爾格
生平簡介
奧地利維也納人,生長在一個對藝術有強烈愛好的家庭,並且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正當他熱情奔放的青年時期,曾一度想要成為一個詩人。
在他十五歲那年,音樂才引起他的興趣,但是他並不打算以音樂為主要志向。
真正與音樂結緣是他二十歲時,他開始與荀白克學習作曲,連續十年,荀白克以堅強的性格才讓貝爾格的思想穩定下來,全心全力投入作曲。
一九二七年,他發表了歌劇「伍采克」大獲成功,並在其後的有生之年內,連續上演了一百六十六個場次。
創作風格
貝爾格在音樂創作上的風格,深受荀白克的影響,他們二人的音樂作品,在旋律上都大量的運用增減音程,以及七度、九度的寬音域跳躍性旋律。聲樂曲也強調在喧敘性的作用,藉以凸顯歌詞。
和聲的運用,整個創作歷程中,有幾個明顯的變化:從半音階手法,經無調性,到十二音手法。
管絃樂的處理,喜歡用點星式的配器法和一些不常用的樂器,並嘗試難能聽到的音響效果。
在他的作品裡,極其自由地使用各種材料,因為他不受任何學理的約束。
他率先以高度緊張氣氛的半音階風格寫曲,再放棄大小調性,創作了一些短小的,屬於表現主義的管絃樂和室內樂,最後把十二音列作曲法發展到極致。
重要作品
聲樂獨唱曲:5 Lieder op.4、Der Wein、7 Frühe Lieder
管絃樂曲:3 Pièces pour orchestre op.6 〔音樂試聽〕、Violon Concerto " à la mémoire d'un ange " 〔音樂試聽〕
室內樂:Quatuor à cordes op.3 〔音樂試聽〕、4 Pièces pour clarinette et piano op.5 〔音樂試聽〕、Kammerkonzert pour piano, violon et 13 instruments、Lyrische Suite pour quatuor à cordes 〔音樂試聽〕
鋼琴曲:Sonate pour piano 〔音樂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