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Dillon (1950) 狄龍
生平簡介
1950 年 10 月 29 日生於蘇格蘭(Scotland)格拉斯哥(Glasgow)。
他在倫敦學習音樂,聲學和語言學。他自學作曲。在 1980 年代初期,幾位英國著名樂團和獨奏家與 Dillon 的音樂聯繫緊密。哈德斯菲爾德(Huddersfield)音樂節(1983)和巴斯(Bath)音樂節(1984)是他作品的特色,他們分別委託 Dillon 為 Arditti 弦樂四重奏和 Vega 木管四重奏創作了新作品。在取得這些成功之後不久,Dillon 被大不列顛藝術委員會委託為倫敦小交響樂團撰寫了作品:Überschreiten 在 BBC 系列“八個十年的音樂”中首次亮相。
然而,Dillon 的音樂在國外已得到廣泛認可,並在歐洲主要音樂節和當代音樂中心頻繁演出。1982 年,“愛誰”(Who Do You Love)在米蘭舉行的“音樂節奏”(Musica nel nostro tempo)音樂會系列中上演,Dillon 在達姆施塔特(Darmstadt)的新音樂博物館被授予“ Parjanya-Vata”的稱號。他分別於1984 年、1986 年和 1988 年應邀去達姆施塔特(Darmstadt)參加作曲家論壇,並介紹他的作品。1983 年,荷蘭的 Xenakis 樂團和法國的 2E2M 樂團和 InterContemporain 樂團在他們的節目中都加入了 Dillon 的作品。次年,在華沙國際青年作曲家論壇上,《穿越》(Crossing Over)被選為指定表演。拉羅謝爾音樂節演出了 Dillon 的四首作品,其中包括法國文化部委託為長笛手皮埃爾-伊夫·阿陶(Pierre-Yves Artaud)創作的《 Sgothan》。以及“第一弦樂四重奏”(First String Quartet)在多倫多(Toronto)的 ISCM 世界音樂日上演出。
除了“窗戶和簷篷”(windows and Canopies)外,1985 年在巴黎的 IRCAM,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和法國廣播電台(Radio France)還演出了其他一些作品。同年,Dillon 是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國際高德美音樂週(International Gaudmeamus Music Week)的評選委員會會員,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上曾發表過“ ...從前的光陰”(...Once Upon a Time)。1986 年和 1987 年在歐洲的進一步演出證實了 Dillon 的音樂在整個歐洲引起越來越多的興趣。
1986 年,Dillon 是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石溪(Stony Brook)分校的客座講師,整個夏天都在巴黎的 IRCAM 從事電腦音樂研究。在 1986-87 和 1989-90 學年,他在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擔任兼任講師。由英國廣播公司(BBC)委託蘇格蘭國家樂團首演的第一部大型管弦樂作品“ helle Nacht”在 1987 年格拉斯哥(Glasgow)的 Musica Nova 音樂節上首演,隨後在赫爾辛基雙年展(Helsinki Biennale)(1989)和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1991)演出。
近年來,Dillon 一直在從事名為“九河”(Nine Rivers)的大型音階電聲項目。第二部“ L'ECRAN parfun”(1988 年)是為奧斯陸小交響樂團(Oslo Sinfonietta)創作的,並於 1989 年 4 月 Dillon 音樂的一個週末在奧斯陸(Oslo)舉行首演。“ Intritus”(12 根弦,錄音帶和現場電子產品)第八部由 IRCAM 委託並於 1990 年 5 月在巴黎演出。百樂宮樂團(Paragon Ensemble)委託第六部和第七部在格拉斯哥(Glasgow)首演(1991 年 1月)。最近,Dillon 為弗萊堡合奏團(Ensemble Recherche of Freiburg)創作了弦樂三重奏,為阿迪蒂四重奏(Arditti Quartet)創作了“第二弦樂四重奏”。未來的委員會包括 BBC 長廊音樂會(Promenade Concerts)的管弦樂作品(1992 年),法國廣播電台(Radio France)的長笛音樂會(1993 年),Accroche-Note(斯特拉斯堡)和 Nieuw 合奏團(阿姆斯特丹)的作品,以及新的個人打擊樂和電子作品西蒙·林布里克(Simon Limbrick)(“九河”,第五部)。1991 年,Dillon 的音樂曾在歐洲的兩個主要音樂節上亮相:布魯塞爾(Brussels)的 Ars Musica 音樂節和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 Musica '91 音樂節。
文自: courtesy NMC, Ltd. London
重要作品
Dillug-Kefitsah, pour piano (1976)
Crossing Over, pour clarinette (1978)
Ti-re-Ti-ke-Dha, pour percussion (1979)
...Once Upon a Time, pour ensemble (1980)
Spleen, pour piano (1980)
Who do you love, pour voix de femme et cinq instruments (1980)
A Roaring Flame, pour voix de femme et contrebasse (1981)
Come live with me, pour mezzo-soprano et quatre instruments (1981)
Evening Rain, pour voix solo (1981)
Parjanya-Vata, pour violoncelle (1981)
(Time Lag Zerø), pour voix de femme et alto (1982)
East 11th St NY 10003, pour six percussionnistes (1982)
Quatuor à cordes (1983)
Zone (...de azul), pour sept instruments (1983)
Diffraction, pour piccolo (1984)
Le Rivage, pour quintette à vent (1984)
Sgothan, pour flûte (1984)
Windows and Canopies, pour ensemble (1985)
Birl, pour clavecin (1986)
Shrouded Mirrors, pour guitare (1986)
helle Nacht, pour grand orchestre (1986)
Überschreiten, pour ensemble (1986)
Del cuarto elemento, pour violon (1988)
L'ECRAN parfum, pour six violons et trois percussions (1988)
Introitus, pour douze cordes et électro-acoustique (1989)
La Femme invisible, pour ensemble, cycle «Nine Rivers» IV (1989)
L'Oeuvre au noir, pour ensemble et électronique, cycle «Nine Rivers» VI (1990)
Trio à cordes (1990)
éileadh sguaibe, pour instruments à vent, percussions et électronique (1990)
Ignis noster, pour grand orchestre (1991)
String Quartet n°2 (1991)
Vernal Showers, pour violon et ensemble (1992)
L'Evolution du vol, pour soprano et six instrumentistes (1989 - 1993)
The Book of Elements Volume 1, pour piano (1996)
Eos, pour violoncelle (1998)
String Quartet n°3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