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奧地利出生的作曲家阿諾德 Schoenberg和其他人建議將音樂音調的序列順序作為作曲方法的一部分,一些作曲家已開始對音樂的其他元素進行序列化。在結構為雙鋼琴(I,1952年;二,1961年),由法國作曲家布列茲,序列元素包括間距(實際音調響起),節奏,力度(音量水平),和攻擊(音符如何襲擊和釋放)。在西蒙·薩伊斯(Beauregard Forth)的西蒙·薩伊斯(Simon Says,1972年)所採用的系列元素包括特定的和聲,旋律,米(節拍或脈動的組織)和關鍵中心。其他創作的音樂比音高更能體現音樂序列的作曲家包括以加泰羅尼亞為中心的作曲家羅伯托·格哈德(Roberto Gerhard),奧地利裔美國人恩斯特·克雷內克(Ernst Krenek)和德國人卡爾森·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任何串行作曲家的音樂都可能與任何其他串行作曲家的音樂有很大不同,因為串行化是一種構成方法或技術,其本身對音樂的總體聲音和風格幾乎沒有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