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莫的音樂小棧 | NMMusic

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

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 (1882-1971) 史特拉文斯基

1882 年 6 月 17 日出生在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 Oranienbaum。

1971 年 4 月 6 日在紐約過世。

俄裔作曲家,俄羅斯風格尤其表現在是著名的火鳥——The Firebird(1910年)、彼得魯什卡——Petrushka(1911)、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1913年)、奧菲斯——Orpheus(1947)等芭蕾舞劇。

俄羅斯時期

史特拉文斯基的父親 Fyodor Ignatyevich Stravinsky,是一個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的男低音歌手。史特拉文斯基在四個兄弟中排行老三,自小受父親影響展現出非凡的音樂才華。他常常聽他父親在家練他的歌劇角色。從幼年起,他參加了在鄰近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劇院的歌劇和芭蕾舞表演。九歲開始學習鋼琴和和聲學、對位法的作曲課程。然而中學畢業後,他的父母並不希望他從事音樂事業,將他送到聖彼得堡大學學習法律和研究法律哲學,在 1905 年畢業。

同時,他的音樂興趣轉向了作曲。在1902年夏天,父親去世前幾個月,他經過林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的兒子(也是大學的學生)介紹了俄羅斯作曲家尼古拉·林姆斯基·科薩科夫(Nikolay Rimsky-Korsakov)。林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對這名年輕人的早期嘗試十分感興趣,建議他不要進入音樂學院接受學術訓練,而要私下學習。遵循了此建議。一年後,林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同意私下輔導他,主要是在樂器方面。這項安排持續了大約三年(1903-1906年)。史特拉文斯基習慣於在計劃和寫作時與老師討論作品。林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安排了其中的幾場音樂會,包括在聖彼得堡國際大劇院的私人或公共音樂會上演出,包括E Flat Major交響曲(1905-1907)。用這種方式呈現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煙火》(Fireworks,1908年),這是一首簡短的交響詩,史特拉文斯基打算將其作為林姆斯基-科薩科夫女兒的結婚禮物。林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於1908年夏天去世,之後才得以執行。死後,這位哀悼的學生為悼念而寫了送葬曲(1908年)。第二季在聖彼得堡演出。總譜後來遺失。

史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於1905年離開大學。第二年,他與第一個表妹凱瑟琳·諾森科(Catherine Nossenko)結婚。他們住在聖彼得堡一家公寓的兩個房間裡,並在烏克蘭沃利尼亞(Volhynia)的烏斯季魯格(Ustilug)這個國家度過了自己的夏天。他們的兒子(Theodore)於1907年出生,一年後女兒(Ludmila)出生。

與狄亞基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合作

1909年2月6日,煙火和早期的管弦樂作品Scherzo Fantastique(1907-08)在聖彼得堡演出時,謝爾蓋·迪亞吉列夫(Sergey Diaghilev)聽到了印象深刻,當時他正忙著為夏季作初步安排,俄羅斯芭蕾舞團將在巴黎舉行。他對作曲家史特拉文斯基的承諾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邀請他加入他的藝術合作者小組。在1909年的芭蕾舞季中,史特拉文斯基受邀編排各種芭蕾舞音樂,其中包括弗雷德里克·蕭邦(Frederic Chopin)為萊斯·西爾皮德斯(Les Sylphides)創作的兩首鋼琴曲。在1910季,迪亞吉列夫(Diaghilev)向他推薦了新的芭蕾舞曲《火鳥》。

接下來的幾年是兩個人之間緊密合作的時期,因為Diaghilev擔心史特拉文斯基的所有主要新作品都應該由他的公司來安排。《火鳥》在巴黎歌劇院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功(1910年6月25日)之後,史特拉文斯基開始為鋼琴和管弦樂隊創作Konzertstk(“音樂會”)。但是,隨著迪亞吉列夫的主張,他同意改編他已經寫過的音樂,以製作一種新的芭蕾舞劇情,這部作品《彼得魯什卡》在1911年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季獲得了首場演出。在此之前,史特拉文斯基曾想過寫一種原始的春季交響曲,叫做《大獻祭》。在這裡,迪亞吉列夫也說服了他應該以芭蕾舞的形式演出。《春之祭》(後來被稱)的組成散佈了兩年(1911-13)。當芭蕾舞首次亮相巴黎香榭麗舍劇院時(1913年5月29日),這種動態比分的音樂引起了重大醜聞。史特拉文斯基隨後根據丹麥作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Hans Christian Andersen)的故事《夜鶯》(The Nightingale)改編一部短歌劇,該故事始於1908-09年,但因《火鳥》的發行而中斷。莫斯科自由劇院現在要求這部歌劇,但是當那家新公司突然倒閉時,迪亞吉列夫看到了他的機會,接管了這部作品,安排將其作為1914年夏季巴黎和倫敦芭蕾舞季的一部分製作。

那年夏天也醞釀著名為“婚禮”的新芭蕾舞頌歌的構想,史特拉文斯基決定根據俄羅斯農民的主題和習俗來創作。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介入,這個新樂譜可能已經在1915年或1916年由The Ballets Russes製作了。儘管實際的構成在1917年完成,但直到1923年才決定樂器的最終形式。

史特拉文斯基與迪亞吉列夫和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密切聯繫意味著他在1910-14年的五年中在俄羅斯以外的地方度過了大部分時間。他通常在巴黎度過夏季時節,偶爾跟隨他們參觀羅馬、柏林、維也納、布達佩斯和倫敦。 每年夏天,他仍然設法在俄羅斯烏斯季魯格的鄉間別墅裡度過一部分時光,他發現那裡的安靜氛圍有助於作曲。然而,他對聖彼得堡的訪問變得越來越少。他家人的健康狀況非常可危,結核病的流行使得瑞士的氣候充滿魅力。他的第二個兒子(Soulima)於1910年出生於瑞士洛桑,他的第二個女兒(Milena)於1914年在萊森(Leysin)出生。戰爭年代完全在瑞士度過,首先是在克拉倫斯,然後是在莫爾日。

流亡歲月

多年來的孤立最終導致流放,因為戰爭的關係,史特拉文斯基不僅與俄羅斯,而且與俄羅斯芭蕾舞團切斷了聯繫。歐洲的來往必須被迫放棄,由美國巡迴演出來代替。他試圖以各種方式克服這些困難。他在戰時創作了許多作品,並在日內瓦找到了一家當地出版商。他與瑞士小說家查爾斯·費迪南德·拉姆茲(Charles Ferdinand Ramuz)合作,創作了《士兵的故事》(The Soldier's Tale,1918),該娛樂節目是一種“可以閱讀、播放和跳舞的娛樂節目”,旨在由一個小型旅行劇院在巡演中播放。由於在西班牙洛桑爆發的一次流行病,該項目在洛桑(Lausanne)成功首演後解散了。

法國時期

戰爭一結束,史特拉文斯基就決定從瑞士移居法國。在接下來的 20 年中(1920-39 年),他住在法國的各個地方-比亞里茨,尼斯,沃佩普和巴黎。這些年來,他的音樂發生了重大變化-放棄了他早期風格的俄羅斯特色,並改編了新古典主義的語法。如此巨大的改變使他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只有在他稱之為“取樣、實驗、合併”的幾年之後,他才找到了通往新作品的道路,例如俄狄浦斯·雷克斯(Oedipus Rex,1927 年)和詩篇(Symphony of Psalms,1930 年)。對比出他早期作品中最好的作品。

戰後初期,史特拉文斯基與迪亞吉列夫和俄羅斯芭蕾舞團的關係得以恢復。但是,他們現在比戰前幾年寬鬆得多,因為他看到在巡迴公司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就無法保證永久性。史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迪亞吉列夫(Diaghilev)委託的唯一新芭蕾舞是Pulcinella(1920),其樂曲由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創作的音樂組成,該音樂由 Stravinsky 安排,並適應了那不勒斯的喜劇媒體環境。阿波羅·穆薩吉特(Apollo Musagetes)(1928 年)是他的最後一部新芭蕾舞,後來被芭蕾舞團(Russes)配合編舞。次年(1929 年),迪亞吉列夫去世,他的芭蕾舞團倒閉。

由於在俄羅斯失去私人財產而需要增加收入,這導致史特拉文斯基開始擔任音樂會鋼琴和指揮的輔助職業。他的一些新作品-鋼琴和管樂器協奏曲(1923-24),鋼琴奏鳴曲(1924),給鋼琴的 A 大調小夜曲(1925),鋼琴和管弦樂的隨想曲(1929)和給兩位鋼琴獨奏的鋼琴協奏曲(1935)-主要是為自己創作的。每年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作為個人表演或指揮進行旅遊。這些旅行大部分是在歐洲。他還分別於 1925 年、1935 年和 1937 年在北美進行了三次訪問,並於 1936 年訪問了南美。

史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樂譜創作並未因 Diaghilev 的死而終結。在 1920 年代後期,俄羅斯舞蹈演員艾達·魯賓斯坦(Ida Rubinstein)組建了自己的公司,並委託史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創作了兩支芭蕾舞劇,分別是《仙女之吻》(The Fairy's Kiss)(1928)和《波斯波音》(Persephone)(1934)。前者基於俄羅斯浪漫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和聲樂作品。後者是 20 世紀法國作家安德烈·吉德(André Gide)創作的一首詩的背景,是一部歌舞、講演、舞蹈和啞劇的情節劇。對於後來成立的美國芭蕾舞團,他撰寫了《卡片派對》(1937年)。

1938 年秋天,他的大女兒死於肺結核。隨後在 3 月和 1939 年 6 月,他的妻子和母親也相繼去世。

美國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他的生活煥然一新。哈佛大學邀請他在 1939-40 學年發表查爾斯·艾略特·諾頓演講,使他有機會離開歐洲並定居美國。1940 年初,他與著名的藝術家 Vera de Bosset 結婚。當在哈佛舉行關於音樂詩學的講座時,斯特拉文斯基夫婦去了加利福尼亞,並在好萊塢購置了一所房子,在那裡他們住了 25 年以上。

在戰爭年代,創作了兩部重要的交響作品:《C 大調交響曲》(1938-40)和《三樂交響曲》(1942-45)。管樂交響曲(1920)在他的共鳴線上表現出對俄羅斯時期典型音樂材料的原創和巧妙處理,而 C 大調交響曲則代表了新古典主義交響曲形式的總結,而《三樂章》則成功地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協奏曲與交響曲的基本特徵。

1948-51 年間,他創作了《耙子的演化》,這是一部全長的新古典歌劇,帶有英美詩人 W.H. 奧登和美國作家切斯特·卡爾曼(Chester Kallman)創作的歌詞。完成後,史特拉文斯基自 1939 年以來首次返回歐洲,並在威尼斯劇院進行了首次演出。在製作此音樂時,他邀請了年輕的美國音樂家羅伯特·克拉夫特(Robert Craft)幫助他在好萊塢的家中完成某些音樂任務。這次訪問非常成功,Craft 最終以朋友、顧問和音樂助手的身份在 Stravinsky 一家成立。這對史特拉文斯基的音樂發展來說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時刻,因為在創作《耙子的演化》之後,他覺得他已經超過了新古典主義時期作品孕育的“特殊孵化器”。Craft 對連續音樂的天生喜好促使 Stravinsky 仔細檢查了奧地利作曲家 Anton von Webern 的音樂以及 Arnold Schoenberg 和 Alban Berg 的一些作品,當時他還不太熟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發現自己的語法受到深深的影響。首先,他的系列論文是在調性音樂框架內進行的謹慎實驗,其特徵是音的進行和逆行,倒退和逆行倒置的過程。Canticum Sacrum(1955)和 Ballet Agon(1953-57)是規模較大的作品,其中音樂從模態和調性開始過渡到完全連續的樂譜,最後又回到了開頭的模態和調性音樂。他的第一部全系列作品是 Threni(1958);其次是 Movements(1959),Variations(1964)和 Requiem Canticles(1966),與他的俄國和新古典主義時期的傑作一樣,在他的作品中佔有一席之地。相比之下,這些系列作品的特點是比作曲家的調性作品要簡短得多,但其音樂比重似乎要大得多。

安魂曲問世後,身體欠佳導致史特拉文斯基的作曲活動減慢,但直到 1970 年他仍在從事巴赫前奏曲和賦格的樂器轉錄。他被安葬在威尼斯的聖米歇爾島上。

對音樂的貢獻

史特拉文斯基在 20 世紀對音樂的特殊貢獻是廣泛而多樣的。他似乎從來沒有以先入為主的構想開始作曲,而是用新鮮而挑剔的耳朵檢查他的原材料。他不準備接受關於發展的既定實踐,而是更喜歡對他的音樂資料進行個人測試。每當涉及到時間,拍子和動力時,這都會產生特別有趣的結果。

Stravinsky 熱情地探索了複合拍子的不對稱模式,並通過使用延長和省略的手段打破了對稱短語的傳統。他對銜接和強調程度很細密。他使音樂恢復了健康,堅定不移的脈動感,這使他的許多作品都適合跳舞。他的音樂發出了“清澈”的聲音-在他的交響詩《夜鶯之歌》(The Song of the Nightingale,1917)之後,他的管弦樂主要變成了使用協奏曲樂器組並在其周圍留有足夠呼吸空間。他從來沒有按照器樂的公式創作,但是每件作品,無論語法如何,都有不同的器樂規格和不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