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满关系的一个悖论
林中之
满族作为一个民族来说的话,他们的民族荣誉感从何而来?我只能找出满清。满清是屠杀几千万人,以汉族作为奴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满族的荣誉感认同感来源于对汉族的奴役与蔑视——这是种心理在当前一片歌舞升平的环境中大概不会怎么样,万一将来一旦民主化,问题就来了——这种心理为满汉埋下一个死结,一个长久冲突的隐患。假如每个满族人都知道满清屠杀了几千万人的事实,在心理上对满清会反省,也就从根本上消解了这种死结,所以我说,揭露满清的暴行有利于民族团结。
当然满汉关系很大程度上只是文化关系,矛盾发展到最尖锐的时刻也只不过是满族人都变成汉族人而已(辛亥革命后满人就曾经这样做过)——本来很多所谓满人就是汉族人的后代,那我请问:为什么选择满族而不选择汉族?满族的认同感来自什么地方?我以一个汉族人的汉族认同来说,是汉族的光辉历史;那么请问,满族的光辉历史呢?满族的光辉历史就是奴役汉族的历史,这本来应当是一种耻辱的,但后来怎么变成一种光荣变成一种民族认同了呢?
满清文化是堕落的,梁启超写中国思想史,结果到了明末就中止了,满清没有任何思想。
客观地说,不反省历史的满族人和蒙古族人更有一种篡改历史的内在动力。因为当今美化满清,满族人丝毫不觉得满清可耻,而满族一旦认同满清,就会为了自己的光荣不断地篡改历史。就好像不反省历史的汉奸尚可喜的后人有一种为尚可喜歌功颂德的倾向一样。而且我在网上见进的一些自称是汉族人的,为了民族团结,为了替满清开罪,也在跟我辩论的时候不断地歪曲历史,这整个儿地透出一处怪味。而明白历史的汉族人是不可能视这种情形于不顾的,这必然造成争论。在可控的情形下这种争论是有益的,可以释放应力。
我真的很怀念老舍,他这样对周总理说:我们满族人曾对中国人民犯了罪。——这是一种“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境界,以这种认识为基础,何有矛盾与争端?有谁认为老舍有罪呢?
大部分满族人也是汉族的后代。当年汉八旗有多少汉族人,当年投降满清的汉人有多少?而在今天,满族汉族完全混杂在一起生活,满汉通婚的概律比满族族内结婚的概率还大。试问,这样作为汉人后代的满族人,汉族会对他们搞什么报仇?当年都没报仇,但了今天根本就不可能报仇的,因为汉族总是以德报怨的,对待日本俘虏尚如此优待,何况是血管里流着汉族血液,精神里充满汉文化的满族人?
如果有所谓的满汉矛盾的话,那绝对不是民族矛盾,而是文化上的矛盾!是要汉奸文化还是要忠烈文化的矛盾,是要屠杀文字狱主子与奴才还是要仁慈自由开明民主的矛盾。——这才是矛盾的实质!
消灭天花的最好办法,不是把患天花病的人都杀光,而是给每个人种上牛痘。
今天为了民族团结而掩盖历史真相是愚蠢的,短视的,这种回避历史真实的做法与把患天花病的人都杀光而不去种牛痘的做法如出一辙,以为这样就可以太平了——其实人民根本没有抵抗天花的能力,如果有一天,天花病毒从坟墓里传播出来,又会病倒一大片人。
正确的解法是给每个人都种上牛痘,去了解历史真实,历史会很残酷,但在有保护的情况下种历史的牛痘,可以形成对历史真相的免疫力,从而维护民族团结。
掩盖历史会造成长远的隐患,在一片无菌的环境中,人根本不可能对细菌产生免疫力。而一旦无菌环境被破坏,疾病就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