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看中国:请注意汉人的情绪!
中国的汉人现在经常贬低清朝,有人说这是把已经亡命百年的朝代拿出来鞭尸,没有实际意义。
那么这些汉人为什么要做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呢?我们需要研究这个问题。
如果在蒙古人和满洲人里必须选择一个作为兄弟,大部分汉人会选择蒙古人。这并不是因为蒙古人比满洲人更仁慈,而是蒙古人和汉人的仇恨不仅遥远,而且已经在明朝得到了清算。这使得汉人和蒙古人现在能够心平气和地相处,只有极个别的汉人仍然仇视蒙古人。
现在的中国人一边在声称中日友好,一边在声讨日本当年的罪行。这看起来很有趣,其实并不矛盾。清算日本曾经的罪行并不影响对现在日本的友好。中国人的“翻旧帐”不会导致日本的实际损失,而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宣泄。身藏心灵深处的悲痛需要顺利地发泄出来,这种发泄并不会置别人于死地,而是让自己“把气喘顺”。遗憾的是,日本人不以为然,没有诚心地安慰自己的邻居。其实,哪怕日本多做些表面工作来“哄哄”中国,中国也会欣慰许多。这个问题不在于什么实际好处,而在于“给一个说法”。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有一部电影叫做《秋菊打官司》,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现实电影。片中女主人公的丈夫被别人踢了阴部,于是女主人公就去告对方,他告对方的目的并不是踢回那一脚,也不是金钱,而是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个说法,道个歉,仅此而已,但对方一直不愿意。这个女主人公很像中国现在的情况,不为别的,只求能把气喘顺了。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汉人对满洲鞑靼人十分不友善的原因所在了。无论民国时期还是共和国时期,这个国家对满洲人曾经的丑劣罪行都没有进行系统的清算。民国时期虽有零星的排满现象,但这和历史大清算不同。现在的共和国大力提倡民族团结,认为讨伐清朝是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分裂言行。这是一种幼稚的思维。批判满洲人曾经建立的殖民政权并不等同于批判当下的满洲族人。民族仇敌瞬间变成民族同胞,这是谁都难以接受的。必然会存在一个历史缓冲期。这个缓冲期伴随着清算与磨合。如果国家和史学家们能够还原历史说真话,给汉人一个说法,让数量庞大的汉人把气喘顺了,相信他们会诚心接纳他们的新同胞。这将更加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团结与和谐。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叫“不打不相识,一笑灭恩丑”。
西班牙《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