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综合问答帖
目录;
1;所谓满清的明君问题
2;满清是否能同秦朝相提并论的问题
3;统一神圣论
4;没有满清,中国就不能统一,就不能强大吗
5;满清奠定中国疆域的问题
6;康乾盛世问题
7;批判满清不是批判满族
8;满清不等于满族
9;东北是满清的嫁妆吗
10;清国是清国,中国是中国
11;清国是外来入侵的基本认识
12;满洲族是满洲族,满族是满族
13;朝代与国家的区分
14;中国不是汉人的中国,而是全中国人的中国,满族建立的滿清也是中国
15;既然不承认清,那东北独立好了
16;中国利益与清国利益的重合
17;讨论满清对现代有没有关系
18;满清的本质
19;承认满清是亡国史的意义
-----------------------------------------
1;所谓满清的明君问题
第一;首先评价历史推动历史从来不是靠一两个皇帝,而是整体的进步思想,进步阶级,皇帝老儿的英雄史观要不得。
第二,对于英雄人物评价应该放在历史大环境里去看,离开了历史大环境评价皇帝等英雄人物就变成了对其个人才干的鼓吹和个人道德的颂扬,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如果是这样,那么希特勒、东条英机早晚就成为英雄了。
逆历史潮流而动,还谈什么明君,昏君之说,满清的国策“文字狱”、“海禁”。危害中国长达二百年,可以谈明君、昏君说。对皇帝的评价标准很多。个人道德评价,对社会发展进步或者阻碍评价等等。有大节有小节,大节既亏,小节又何必多提。现在的影视作品,对皇帝的评价只重小节,不提大节。影视作品中只重皇帝,少提统治集团。至于被压迫阶级的苦难,根本就没人关心。或者关心的角度在于皇帝如何如何仁慈,英明,铲除了个把贪官,解救了个把农民的苦难。这造成观众对整个朝代的评价误判,把对皇帝个人品行错觉为其政治,政策和对历史贡献的评价,把对皇帝的印象错觉为对皇朝的印象。
-----------------------------------------------
2;满清是否能同秦朝相提并论的问题
秦是周天子的封国,早就接受了中原文明,进步到了成为华夏文明的代表,春秋就曾是五霸之一。秦国和六国称为战国七雄都自认为是中国。这点古人都是公认的,把秦国灭六国和蒙元、满洲入侵混为一谈。是错误的,虽然在西周,春秋早期有一些士大夫对于秦、楚有偏见,认为它们是蛮夷之地,甚至是蛮夷之邦,但是经过数百年的文明教化,早在春秋末期当时的人们已经普遍把秦、楚看作华夏文明之国了。蒙元、满清则不同,在元末朱元璋提出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清初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到孙中山都提出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见当时人们的心理,根本不把蒙古人、满人当成中国人。他们自己也同样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秦末农民战争有人提出过驱除秦人的口号吗?不,而是“伐无道、诛暴秦”。秦国人、六国人。不分彼此,争夺天下。这根本就不存在民族革命、民族解放的斗争内容。怎么可能把蒙元、满清入侵和秦灭六国并列呢?
顾炎武说的亡天下和亡国时,把秦灭六国列为亡国,满清入侵称为亡天下,古人对秦朝和满清认识是不会含混的。再者秦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秦国的国家组织能力,秦的货币文字度量衡以及军事手工业在列国中是最先进的。统一后推广到全中国。大一统思想,封建专制体制持续了二千多年。
秦修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是世界水利史的杰作。秦的工匠水平,管理模式。科学而严密。秦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这点央视的《复活的军团》展现得淋漓尽致。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大规模的战乱。对生产、文化和人民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秦统一后,修长城、建直道,击退匈奴,屯兵河朔。保护了中原地区不受北方匈奴的骚扰、保护封建社会发达的生产力。秦统一中国是历史的进步。而决非蒙元。满清那种大倒退,大破坏可比。
------------------------------------
3;统一神圣论
第一 ,这伙人没有一个不把其所谓“统一”放到最高、最神圣的位置。这类人的荒唐之一在于,一方面大力歌颂统一的正义,伟大。另一方面又不敢承认那种阻止、仿碍这种所谓“统一”伟大、正义的行动是反动的,是开历史倒车的。自己陷入矛盾当中还振振有辞。
第二、“统一神圣论”隐含着“奴隶制、封建制”等同论。某些人说,凡是统一战争就离不开流血甚至屠杀,那么满清、蒙元的屠杀和历代的改朝换代没有两样。
是这样的吗?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前实行的是奴隶制。杀入中原后,烧杀掠夺,野蛮屠城,搞得千里无人烟,某些“文史学家”把这种情况等同于中原割据政权的战争,荒谬地认为是战争总会有杀戮。我们说这是不同的,封建割据政权也有杀人,屠城的情况,但是少,而且是特例。因为封建政权建立在大量农业人口为之生产服务基础上的。“民为邦本”,总体上要爱惜百姓,如此恶行是属于严重的“无道”。要“有道伐无道”,要“吊民伐罪”,要“替天行道”。屠杀被看成重罪,白起临死前问自己是否有罪,马上就想到并说出当年屠杀赵国四十万战俘的罪过,这些忏悔对于以杀掠成性的蒙,满将领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是把屠杀看成荣誉。屠杀既多又狠。成吉思汗在西征归来的途中教育后代时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世界上所有不愿意被他们掠夺、压迫、奴役的人民都是他们的敌人,都会被残暴地杀戮。某些历史学家对此冷漠地说:“不能以今天的道德评价古人”。的确,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道德标准,问题是蒙元时期人类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而这伙历史学家对蒙元统治者的的道德评价却降低到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部落仇杀的道德水准上。
奴隶制战争的另一特征是掠夺人口当奴隶,跑马圈地圈奴。这点和历代封建王朝的统一战争也是有本质的区别。汉武帝对匈奴投降者采用优待政策“胡降者数万人,皆得赏厚赏,衣食仰给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驷以澹之”。唐代有禁止掠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新罗人为奴婢的禁令。可见蒙,清入侵不光是沉重民族的压迫还是封建制向奴隶制的倒退。奴隶制和封建制既然有如此的不同,抗金、抗蒙、抗清战争的正义性质还用怀疑吗?
第三、统一和进步那个更重要。是统一在先,还是进步和发展在先,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正义与否的关键标准。按照“统一神圣论”的观点,只要是统一就是正确的,神圣的,就应无条件的立刻实行。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中央现在不立刻统一台湾,现在统一台湾的实力达不到吗?就现在的力量还怕美国干涉吗?
如果现在发动统一战争,虽然能取得成功,付出的代价是国际环境恶化,台湾民众人心不服。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强大和发展,未来的统一才能水到渠成,不论是用和平的手段还是战争的手段都能顺利实现。中央是在抓住这段有利时间去谋发展,谋强大。
统一要符合人民的利益,满清统一中国大肆血腥屠杀,把大多数人民列为野蛮征服和残酷压迫和奴役的对象,剃发令的实施,是以中国人屈辱和鲜血为代价的,这类的统一只要是文明社会都不会赞成。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是目的和手段统一论者,未来我们要统一台湾,镇压的也仅仅是少数台独分子。台湾同胞是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的统一只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不是更大的伤害。马大正之流的“满清入关正义论”,肯定会破产。
---------------------------------------------
4;没有满清,中国就不能统一,就不能强大吗?
为满清评功摆好的一条重要理由就是满清统一把中国国土面积增加了保持到今天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某些人认为这就可以“一俊遮百丑”了,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看,其一是不是没有满清就没有辽阔的中国呢?没有满清就一定是明朝延续其腐朽统治呢?就不会爆发革命,就不会发生农民起义政权更替。就一定不会产生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政权呢?就一定不会有汉唐气象的中国呢?这点顾诚的《南明史》做了很好的回答。
其次这个问题也提示了这个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重要还是大国领土重要?某些人无一例外的认为,不管先进和落后,只要面积最大,就是历史的最好选择。
我要问,是这样吗?历史经验证明先进的生产关系,新兴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统一和扩张热情是很伟大的。秦的统一,英国的日不落帝国。都是明证。凡是20世纪前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扩张成性的帝国。相反落后封建王国领土却一再退缩。满清王朝被列强瓜分成了半殖民地。落后就要挨打,落后不能带来强大,更不能保证统一和领土完整。
如果以中国率先实现资本主义。以当时在世界的软势力,有着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其统一更成了人心所向。更不是靠野蛮屠杀来实现。
所以还是应该回到本题,也就是谈谈明末没有“满清入关”,中国到底能不能产生文艺复兴,发生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古代文明能不能更新为现代文明。
对于今天的影响,某些人认为的是只要是统一了,就是对今天最大的贡献,而我们认为生产力得到提高,社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才是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好最大的贡献。马克思说: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
5;满清奠定中国疆域的问题
有人诡辩说,不是满清统一,西方殖民者就会瓜分中国了,是不是这样呢?大家都知道西方殖民者大举发动远东殖民战争,还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事情。那时朝鲜、越南、日本都遭到了入侵。而明朝灭亡于1644年,离西方殖民者发动中等规模的入侵,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有足足两百年的时间,西方殖民者在1644年之后200年都是小股骚扰,地方势力完全有能力击败,比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满清发动雅克萨战役是1882年,就俄罗斯入侵的兵力还不足千人,对付满清在关外的兵力本没有取胜的可能。反而是满清先是在辽东大肆屠杀汉人,大举入关后,有近200年,关外人口和兵力非常空虚,还禁止汉人去关外。造成俄罗斯可乘之机,大肆掠夺,而满清荒谬的认为没有人口的土地就不值得守卫,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对俄罗斯很有利,之后一个黑龙江将军弈山就敢于私自割让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满清轻易的签订了卖国条约《北京条约》割掉大片国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应该说满清的统一同样带来了国土的沦丧,这点到是没人算帐。
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满清的落后、保守和封建才导致帝国主义瓜分,殖民中国。
有人瞧不起汉民族认为自汉唐以后,汉人就没有扩张性了,只有游牧民族才能实现统一,首先这根本不符合实际,明初的统一国土就很大。其次民族性格是由民族文化决定的,而民族文化又是和当时的主流思潮紧密相关的,明清之保守在于儒学腐朽化,理学盛行。可这点正在明末发生根本的动摇。再者,人们都说时事造英雄,时代的英雄是和社会变革大潮分不开的,新的生产方式给民族精神带来的变化远远高于民族文化传统。不论是新兴地主阶级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是英雄辈出的阶级。看看秦国人,汉朝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他们最强悍的时候就是新生制度诞生和发展时期。明末一个特别的社会现象是,大部分民族英雄、抗清将领都来自南方,这说明新的生产力,新的社会思潮正在引起民族性格的改变。包括清末还有民国时期,大部分英雄也都出自生产力发达,社会思潮进步的南方地区。所以说,有人就此以为中原政权,特别是南方政权不能统一中国是很荒谬的。
----------------------------
6;康乾盛世问题
戴逸和周思源辩论时说:周思源先生把个人的作用看得很大,似乎只要康雍乾三个皇帝念头一转,改正失误,不搞文字狱,就可以改天换地,解放人们的思想,思想解放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他还说:“任何历史性的大发展都来源于思想解放,没有欧洲文艺复兴就不会有商业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当然,思想解放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但真正的思想解放均有物质基础,单凭人们的主观思想不会创造出新世界。欧洲文艺复兴也是在意大利城邦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坚持这一历史观,而不同意康雍乾三帝如果没有“失误”就可以解放中国人的思想,可以使中国提前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观点。
这点我来答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欧洲文艺复兴也是在意大利城邦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点特别值得探讨,什么是产生“文艺复兴”的社会存在?戴先生简单地认为是财富的累加,经济的繁荣。这点是不对的。就恩格斯等认为“欧洲文艺复兴”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传播,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化的传播变得普遍,文化知识从教会的垄断下解放出来,学术交流变很方便。而火药打碎了骑士阶级。可见关键的因素在于生产力和新的科学技术。
美国学者卡特说:“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了美洲。造纸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新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印刷术:欧洲以前是用羊皮纸,抄书,书籍非常稀少而昂贵。印刷术的出现特别是古希腊文献的大量印刷使得文化传播交流变得方便,这是文艺复兴的最基本物质条件。见《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而满清呢?康雍乾三代的“文字狱”使得中国的文艺复兴成为不可能。
火药:恩格斯说:“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火器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政治关系起了变革作用。要获得火药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反杜林论》)火器的使用使得战争成为平民的职业,火药使得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胜利。而火药在中国仅仅成了驱魔的利器和过年的玩具,可见满清对火器的禁用,是经过深谋远虑的。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指南针:指南针带来航海术的进步,地理大发现,殖民地和种植园的世界分布以及世界大市场、商品大流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帮助欧洲资产阶级走向世界。而在满清,指南针仅仅沦为风水先生的罗盘,可见满清海禁的危害。
对比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境遇,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革命那么难产生了吧!
正是满清扼杀了科技的应用、发展和先进文化和科技的引进,戴先生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
把满清的黑暗完全归咎于封建专制主义传统是否公平,这点我以前的文章已经充分论述过了。
繁荣还是有争议的,稳定是存在的,其他所谓条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都是大有争议的。按戴先生的标准“盛世”就是“稳定”和“有争议繁荣”,这个标准太低了吧。如果国家以这种标准指导中国的未来那将是多么可怕。我认为“盛世”必须在世界上占有地位,不论是硬势力还是软势力都能辐射世界,象满清那种根本不被世界瞧得起的“强大”。一推就倒何谈盛世?再者既然是盛世就应该福及子孙,不能让子孙没有沾光反而更弱了。
到底是中国落后是归结于满清入关,还是封建传统?问题是戴先生竟然漠视明末出现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大趋势。
------------------------------
7;批判满清不是批判满族
某些历史学家,自己陷入自相矛盾,还振振有辞,实在是荒唐之极。他们一方面说:统一战争是正义的,另一方面又说:反抗异族侵略也是正义的。他们诡辩说这里面确实有矛盾,历史确实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他们评价历史的标准是混乱的,“歌德尔不完备定理”主张:悖论必须禁止,但是可以承认其逻辑本身的不完备性。也就是说理论可以有缺陷,但是不能出现悖论。这也正是谭其骧等所谓的历史学家荒谬之处。这里他们就有了两个标准,其一统一神圣,其二,爱国主义。于是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就来一个都有理,采用自相矛盾的观点。这种骑墙是靠不住的,如果问:如果你在宋末、明末,你是去当蒙元、满清的鹰犬,当汉奸呢?还是去当文天祥呢?既然都是正义的。你当然会去当汉奸去,因为蒙元、满清处于绝对优势。如果把这个问题留给今天,当日本人的汉奸也是顺理成章的。
再来看谭其骧说:我们不是宋人、明人所以不能站在宋的观点来看中国。那么我们能否站在人类的角度来看这类问题呢?如果偏偏站在今天中国各民族的角度,那么各国各民族自然各有自己的立场,那么我们同样不能谴责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径。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于是人类就永远不会去谴责西方殖民者当年屠杀印地安人地暴行。这是不是站在最狭隘的种族主义立场上呢?
不住!可见,为了和满族团结二粉饰满清,就与大多数民族不团明、清文字狱是一样的吗?
有本质的不同,一个出于皇帝的忌讳,是对个别大臣和文人的严厉处置。是挑刺,处死是个别大臣和文人,一个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清洗。是剃头。常常是抄家灭族。祖先、子孙、活人、死人连同众多无辜者一起遭殃。是威慑恐怖。震慑效果空前绝后。满清文字狱的密度吓人,據統計,在清王朝268年的統治時間裡,發生了160餘起文字獄,幾乎一年半一次,主要集中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至乾隆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乾隆在位63年,製造的文字獄有130餘起,一年兩次還多;其定罪範圍大大超過了順治、康熙和雍正,而且將打擊對象從主要是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民間百姓,幾乎成了一場全民的劫難;許多名人志士因此而蒙難,其中呂留良、屈大鈞、王錫侯、金堡、戴名士等都是文字獄的受害者,有的不僅被斬首,而且子孫株連坐罪,甚至家族同遭毀滅;有的甚至追究已故作者,挖墓戮尸,懲辦後人。文字獄株連甚廣,令人心驚膽顫,此間全國上下一片風聲鶴唳。
满清统治下的文字狱,如同黑暗的欧洲中世纪一样,思想领域实行强控制,不光政治文化的书籍要禁,就连科学技术也不放过。只要和官方的程朱理学不统一的,都要禁止。这和明代的文字狱根本就是两回事。这点我将转下面文章论述:
满清文字狱下的又一个牺牲品:满清统治下的军事禁书
《天工开物》为什么在滿清一度“销声匿迹”?
民族特权下的满清科举制度下
批判满清不是批判满族,满清也不能代表少数民族,民族团结不是靠歌颂满清来实现的
8;满清不等于满族
那好,扬州十日是满族干的,嘉定人民是满族杀的,马关条约是满族签订的,这原罪可是在不小!某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混淆民族与政权的概念,不仅仅因为白吃,更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满清入关后的暴行,及垮台前的丧权辱国,令许多国人至今不能释怀。把满清等同于满族,自然会引起这些人对满族的恶感,这就是满遗的如意算盘,中国国内任何一个民族被误解和排斥,都会中这些家伙的下怀。提出满清的罪恶史与破坏民族团结的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就象我们历史书上记载着英法火烧圆明园会破坏当前我们和英法的外交关系一样荒谬。
但是,为什么还有人津津乐道于此呢?甚至于歌颂起满清的统治,好象只要所有的中国人头上系上个辨子就真的是民族团结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知道不知道这个辨子是怎么来的,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脸面去见那些为了反抗满清牺牲的先烈们。
正视那段留头不留发的历史,正视满清对中国文化毁灭,才能得以“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否则何来复兴之意呢?相反,对满清百般维护,不但不会促进民族团结,反而会激发起更多的民族主义分子,民族的感情是天生的一种质朴的感情,有时是冲动甚至没有理性的。但是如果有人敢于蔑视这种感情将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诚如满清对汉民族主义思想钳固了二百六十多年,从形式到内容无不加以改造,然而终有孙中山祭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以摧枯拉朽之势把其推翻。今天,对满清历史的篡改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再容其发展下去,破坏民族团结可以期料。越来起多的民族主义的声音就是明证。正视历史可以平复受伤的心灵,毕竟大多数人对过去的事情多的是宽容之心。然而在今天篡改历史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人们的挑衅。别忘记中国有“头可断,史不可改”的传统。
历史上惨遭满清屠戮的也不光是汉族!现在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也许俄罗斯族除外)都曾遭受过满清的野蛮屠杀与长期的民族压迫!
明末清初,中国境内的无数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并肩携手抵抗满清,不惜流血牺牲保卫中华文明,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民族英雄李定国的部队有一半是云南的少数民族,对这些少数民族兄弟来说,粉饰满清暴行无疑也是否定了他们祖先的英勇事迹,无疑也是给他们的祖先抹黑!粉饰满清暴行无疑也是给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伤口上撒盐!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遭受了满清的野蛮大屠杀,他们对满清有着刻骨仇恨,粉饰满清暴行也是对他们的民族感情的极大伤害!揭批满清暴行不光是广大汉族人民的心声,更是中国50多个兄弟少数民族的心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清代,满清常常故意挑拨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以便使各民族互斗而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满清身上从而达到满族全民族集体骑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目的。比如说满清常常戴上白帽子杀汉族人,然后就说是回民杀的,驱使不明真相的汉族群众去杀回民从而在汉族和回民之间留下仇恨;满清还常常借口少数民族叛乱,驱使汉族人组成的军队去屠杀少数民族,从而使一些不明真相少数民族把帐即到汉族身上。这些都是满清的阴谋诡计,以极阴险的手段无中生有地制造民族矛盾,本应该澄清事实,不应该让别人去给它背黑锅。但是,如果我们粉饰满清、为满清大唱赞歌,就会让大多数少数民族人为汉族和满清一样都是残害他们的凶手--不然汉族粉饰满清干嘛?自然会对汉族怀恨在心,这就无谓的制造了汉族和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隔阂。同时,汉族为屠杀、压迫自己的敌人大唱赞歌,中国广大少数民族会怎么想?有血性的人自然会认为--汉族是个没骨气、健忘、不知好歹的民族,被人屠杀,过了一阵子居然为屠杀的人唱赞歌,难道能指望这样一个民族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吗?当然不能,所以我们还是早点自寻后路吧,汉族靠不住!可见,为了和满族团结二粉饰满清,就与大多数民族不团结,甚至会使大多数民族离心离德,这还叫民族团结吗?这完全是民族分裂!
---------------------------------
9;东北是满清的嫁妆吗?
对于所谓大东北,明朝和唐朝都曾统治大东北。如果汉族没有统治过所谓的大东北,那么满人更没统治过,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汉族的世袭领地,古属幽州,人口结构一向以汉族为主,明代洪武年间刚收复辽东就进行的人口普查(见《辽东志》)表明辽东都司的非汉族人口只有10/%,在这10/%中也以朝鲜族和蒙古族居多。由此可见东北完全有汉族的份,有没有满清汉族都有资格自由居住在东北。
满清在辽东屠汉数百万,今天的东北汉族人多和你那满清有什么关系?那是民国初二张的功劳,孙占文的《黑龙江史》内就有关于东北人口变化的统计数据表格,民国刚建立时东北人口不过四百万到五百万,到了抗战前却有近3000万。
-------------
长春《新文化报》在今年5月2日报道,在白市八道江区的鸭绿江右岸台地上发现发现一座汉代的古城!!!!因为长期淹没在江水中,在近期水库水位下降才露出来!!
古城的建筑风格同高句丽、渤海、辽金风格完全不同!是一座规划完全的汉代古城!大约建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东北自汉代以来,就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了!!!
无耻满遗,有什么狗脸说东北是他们的固有领土?
当我们的汉王朝在东北筑城开拓的时候,他们的祖先还不知道在通古斯的某个洞窟里面茹毛饮血那!!
-----------------------
10;清国是清国,中国是中国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里,明确否认满清和中国是一个国家。乾隆钦定的《满洲源流考》里,强调满洲人和华夏民族不是一个脉源,从没有被其他政权管辖过,自成一支, 提醒满洲人不要忘了根本。到清末满清统治者还指责维新派“保中国不保滿清”。清国是压迫中国人民的附体殖民政权。所以,戊戌变法时期,满洲贵族批评维新党人“保中国不保滿清’,类似言论”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汉人强,满人亡,汉人弱,满洲肥”
---------------------------
11;清国是外来入侵的基本认识
中国从来都是多民族国家,但不是从来都是56个民族,也不是从来都是960万平方公里。越南五代时期脱离中国独立,独立之前是属于中国,独立后就不属于中国。朝鲜汉末实际独立,独立之前属于中国,独立后不属于中国。同样,外蒙古在民国起初属于中国领土,独立后不属于中国领土。因此,清国的前身后金的建立,以萨尔浒战役明军残败为标志,中国无力收复,后金所在领土脱离中国。在民族上,也可如此说明,突厥与匈奴归附时是中华民族一部分,脱离后不属于中华民族一部分。因此,后金实际独立后,女真实际被分离出中国,不属于中华民族。在当时民族认同上,中国不认同女真及满洲,女真及满洲不认同中国。
-------------------------------
12;满洲族是满洲族,满族是满族
辛亥后,满洲族与汉军八旗,部分蒙古八旗,部分汉人旗下奴隶,一起融合为一个新民族----满族。实际上满族是以旗人为主体含有大量汉族的民族。建国后,由于民族政策,许多汉人改变为满族以获取升学生育优惠。实际上血统意义上满族中有大量汉族血统。
-------------------------------
13;朝代与国家的区分
现在的历史书和普通杂志上,普遍把时间概念的朝代等同于国家,这样无形中就承认了元清的地位.类似的许多人不理解历史和国家,把亡国史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理解为元清是中国政权.对此提请诸位注意,遇到强汉类问题,称呼一定要清晰.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说"1644年,明朝中国被大顺政权推翻,清国利用中国内战趁虚而入.....""中国面对清国的侵略,在初期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要注意此类措辞,把中国与清国对立起来比较能够加强读者认识.
--------------------------------
14;"中国不是汉人的中国,而是全中国人的中国,满族建立的滿清也是中国"
不存在什么汉人的中国的说法,汉唐宋明也有少数民族,怎能够说是是汉人的中国?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多民族国家,也不是汉人的中国.因此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汉人也是中国人,故意对立汉人和中国人是荒谬的.在领导权上依据民族人口和先进程度,汉人是中国的天然领导者.女真成功独立出中国,和今天的外蒙古一样,已经不能算做中国人,他们建立的后金与清国,和今天的蒙古国一样都是外国,因此,满洲族建立的滿清是清国统治中国的殖民政权.
PS:我们自己说话,不要用什么统治一类的说法,反之也相反.
--------------------------------
15;既然不承认清,那东北独立好了
东北不是满族或者满族祖先的东北.满族的祖先发源于黑龙江,明朝建立才逐渐进入辽宁.而中国对东北的管辖则历史久远(抛开元清的自古以来论),先秦东胡部落即认同中国宗主地位,做五服之贡.唐朝黑水军的建立,直接管理东北军务,明朝奴尔干都司所管辖远远超出今东北地深入西伯力亚.东北的领土不是清国交付给中国的,而是中国光复运动中烈士的鲜血从殖民统治者清国贵族手中夺取的.
PS:此种提问不要被其迷惑,其实关键在于其中蕴涵的谬论"东北是满洲的东北".只要能够打倒这一点,其他就好说.此点上自古以来论的专家们做的已经很多,我们抛开元清而谈,东北隶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也很多.至于叫嚣什么东北独立的,先从理论上消除他们的依据,其次从现实中镇压他们的叫嚣,一般而言,政府对历史问题打压汉族,不过对于现实领土,对少民更不放心.
---------------------------------
16;中国利益与清国利益的重合
清国时代,满洲贵族为了维护对中国的殖民统治,对外行使清国权利,某些时候与中国利益发生交会。在鸦片战争后表现最为明显。此时中国人民选择与清国一同抗击其他列强,是中国利益与清国利益交会的结果。然而,当满洲贵族无法维护这种殖民统治时,就必然选择分割出让一些殖民权利给列强,以换取它继续作为代理统治者的地位。具体标志是出卖义和团。
---------------------------------
17;讨论满清对现代有没有关系?
一。如果讨论满清对现代没有关系,那我们学习历史干什么?
二。那些伤痛我们也不想再提起,我们也想有博大开阔的胸襟,可是偏偏有人要向我们的伤口上撒盐,美化屠夫,鼓吹满清,如果我们不反击,如果我们忍气吞声,那我们汉民族的尊严何在?我们还配称华夏子民,炎黄子孙吗?
----------------------
18;满清的本质
满清在对待西方列强的侵略时,为什么不全面抵抗ZT满清后来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失败,本质上不是国力的较量,不是大英帝国比清王朝强大那么多倍,而是满族的异族统治者维护异族政权需要做得妥协和让步。在鸦片战争失败后,有大臣就提出拒和、迁都、全面抵抗,却被统治者否决了。当初清王朝也用火器,虽然落后点,但广大的国土面积,数亿的人口,在全面抵抗中,军队、技术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英国绝对没有实力全面与满清开战的,开战也未必取得胜利,还会被托垮,从而让其他列强坐收渔翁之利,丧失“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也不会有列强的得寸进尺,日本的狼子野心。那么,满清统治者为何不全面抵抗呢?本质上是这个异族统治者对汉人深深的恐惧,因为这个政权的建立和统治过程中,一直把压制和防范汉人的反抗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所以更不会组织汉人全面形成自己的军事、政治实力,那样必然会威胁其统治。大英帝国对其侵略本质是获取利益,而不是消灭其政权。汉族人就不同,反清建立自己政权的奋斗在满清统治过程中一直没有放弃过。如果满清组织全面反抗西方列强,势必要动员全国的力量,也就意味着汉人是抵抗的中坚力量,这是满清最恐惧。这就可以解释八年抗日战争,日军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坚持抗战而不降,而满族、蒙古归顺日本做鹰犬的原因。我们现在提倡民族团结,不提这段历史,但民族自我性还是很难消灭的。总之,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一系列灾难,本质还是满清的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造成的。这也可以解释宋朝面对强大的蒙古帝国,能够抵抗到海南岛,抵抗到最后一个组织力量;南明在面对满清加旧明朝降将的攻击时,能够全面抵抗。而满而满清统治者几场战役的失利就割地赔款,放弃抵抗的原因。孙中山在开始反对满清时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是看到了满清统治者的这个本质。满清的这种国策,是造成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总根源。
---------------------------
19;了解满清历史的意义
满清做为一个政治实体消失近100年了。可是放眼今日的天下,无论制度、文化、精神,还是与100年前无异。所谓的一些进步,不过是西方的奇技淫巧而已,真正的现代制度与文明,中国还差得远。中国要复兴,中华文化要复兴,就一定要正本清源,坦然承认1644到1911年267年亡国历史,肃清满清余毒。当然,清算满清,绝不是把矛头对准现在的满族同胞,而是要揭露满洲军事贵族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清算我们汉族人自己的奴才心理,塑造既继承华夏优秀文化又具有现代精神的新的民族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