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基因成分
1. 汉语中的"胡种","杂种"一直是很严重的辱人词汇,即使在最开放的唐朝也是如此.可见在中国古代社会,杂种生存的社会环境很恶劣.在这种条件下,不同民族通婚的概率并不高.例证:唐初四大姓(世家)之首的崔姓在五胡乱华时,拒绝与鲜卑皇族通婚.五胡的后赵石勒下令,不许使用胡人这一词汇,否则死罪.
2. 入侵中原的胡人没有汉化的迹象,五胡,辽,金,蒙元,满清无一例外,以其奴隶制和游牧特性,窃居中原之后,其族人根本就不种地.连打铁纺织等工商业也从不参与.完全是靠汉人供养,过得寄生虫一样的生活.当其残暴政权被推翻以后,其后代的生存能力几乎为零.加上社会的歧视和报复,生存率很低.
3. 从历史看,汉族的生产力高,政权占统治地位的时间也占多数.人口发展速度本来就是胡族的数倍,而胡人又互相攻击,或被汉军剿灭.胡族的基因就代表着低生存率和繁衍率.
4. 胡人经常掳掠汉族人口,来弥补其人口的不足,这些汉人往往最后被彻底胡化.但其血统却是汉族,反复如此,很多胡人的血统本身就严重不纯.如何能够通过通婚来改变汉族的基因成分呢.
5. 从历史记载看,真正胡族的像貌与汉族差距极大,极好辨认.而在现在中国,甚至很多所谓少数民族都看不出和汉族的差异.更不要说汉族人之间了.完全看不出史书上说的那些明显的胡人特征.只有在新疆,外蒙才比较容易找到这样的特征.
BTW:以李四光为例,被政府划为蒙古族的依据是其明初的一位祖先是蒙古族,即使假设该蒙古族是100%的真蒙古血统.在江南过了500年以上,通婚的都是99%以上的纯种汉人,25年一代,其汉族基因占了99%以上, 其蒙古血统早不足百万分之一了,简直比一滴血法案还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