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n 04, 2017 3:9:55 AM
一、得獎反思
今年科研社學生參加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榮獲多項佳績,其中以玟欣的作品最富戲劇性,原本初審時為佳作,後來主辦單位臨時通知遞補進全國決賽,這個消息讓原本氣餒的玟欣重新燃起鬥志,奮力準備,一舉逆轉,以全國最小的三年級身分,獲得全國第二名,獎金2000元喔。社長琬庭相當優秀,今年已參加過多場科學競賽,這是她國小最後一場比賽,深具意義,可視為國小生涯的告別作,所以她對自己的期許相當高,果然榮獲全國第三名,獎金1500元。
雖然昕詠及子萱未進入全國前六強,但是亦獲得全國入選獎,對她們兩個來說,這也是不小的鼓勵。
(比賽網址)
得獎關鍵:
(一)每頁圖畫呈現一個重點
因為限制5頁,扣掉封面1頁,其他每頁呈現一個概念或重點。
(二)作品邏輯性強
依據評分標準來準備,除了要精準畫出呈現概念外,要呈現『收集的資料/文獻探討』、『創新的設計/運用原理設計玩具或作品』、『活動反思/學到的科學概念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融入故事性
紙本圖畫,敘說時融入故事主角,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問題發現、實驗方法、探究結果及推廣應用。
影片解說,運用道具(假髮)和實驗器材,用微電影方式加入故事情節和字幕,增加可看性及易讀性。
(四)實際推廣與應用
將探究的原理設計成玩具或生活小物,以擺攤的方式分享,在社團課時讓其他同學一起玩,符合主辦單位推廣的主要目的。
(五)題材具獨特性
網路上能查到的類似題材不多,相關的研究亦少,故能獲得評審青睞。
(六)有實驗數據
針對研究問題設計實驗來探究結果,結論具有可信度。
(七)報告態度要穩健誠懇
報告說話語速要沉穩,遇到不會的問題不要慌亂,誠懇地回答。
修正思考:
(一)圖畫要表達科學原理,字盡量少一點,多用圖畫來呈現。
(二)設計實驗要全面考量,如環保吸水板要將硬度納入實驗探討中。
(三)科學名詞要深入了解,與生活作結合,不然評審問到就無法應用。
01開了3小時才到高雄空中大學
02先到5樓會議廳進行準備
03評審結束後謝甫宜老師解說科學園具的原理
04每個光源會讓光柵片出現一個笑臉
05振動刮板可讓毛根前進
06彈簧回聲杯
07時來運轉,利用旋轉的力道讓鋼珠升起,錢幣落下
08空中大學劉嘉茹校長頒獎致詞
09高雄教育局副局長進行有獎徵答~前三名衝出去才有獎
11高雄教育局副局長頒發第三名
(二)全國第三名,作者:黃琬庭,它吸得住我嗎?環保吸水材質腳踏墊
(三)全國入選,作者:饒子萱,為什麼腳踏車可以在滾筒上騎?
三、媒體採訪
【記者陳玉/台中報導】豐原區翁子國小學生黃琬庭、劉玟欣日前參加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在9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雙雙入選全國前6強,6月3日將到高雄進行總決賽!
就讀6甲的黃琬庭用半年時間探究硅藻板融合多項材料的吸水性,發現粉筆沾到水後不易書寫,因此將粉筆灰做為實驗素材,順利找出最佳吸水原料;就讀3甲的劉玟欣在烤肉時發現,使用筷子串玉米時十分費力,利用震動、慣性及摩擦力等原理,順利找出最省時省力的方法。
翁子國小總務主任楊宗榮表示,2位入選全國決賽的學生皆是科學研究社的社員,除指導相關知識操作外,也引導學生用生活經驗找出科學研究題材,同時要孩子懂得「反思」的重要性,並看重學生品德表現。
其中劉玟欣去年首次參賽時,花了3個月的時間畫草稿、製作成品,經過老師提點和媽媽在旁陪伴,今年競賽的書面及示範品花了2個星期就完成。劉玟欣媽媽說,孩子經過競賽後變得勇於表達想法,思考邏輯也越來越好,更加積極主動,是投入科學研究的額外收穫。
科學研究社也走出校外到社區教導長輩製作手工皂、帶領視障生進行蝶豆花體驗,利用所學協助他人。
翁子國小校長詹文成用「跌倒了沒關係,起來前先看看有什麼寶物可以撿」勉勵每位學生,認為廣泛參與競賽增加自我經驗相當重要,就算失敗了也要回頭檢討原因,從中成長。
翁子國小學童參加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進軍全國前6強,相當厲害。(陳玉攝)
2017年05月19日
台中 / 陳玉
01玟欣示範敲敲向上爬玩具
02示範玉米沿著筷子上升
03琬庭滴水示範吸水板快速吸水
04展示各種自製吸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