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

É kǒuchuāng

鹅口疮大多发生于新生儿及婴儿,主要由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护理不当,感染秽毒,或久用抗菌素治疗所致。主要症状为口腔内膜和舌上满布点状或片状、边缘清楚的白屑,状如鹅口。白屑蔓延喉部,可影响吮乳和呼吸。

心脾积热 白屑堆积,边缘红晕,面赤唇红,烦躁哭啼,口干渴,便结尿赤。治宜清热解毒。

(1)五倍子18克,枯矾12克,白砂糖2克。

用法:先将五倍子杵粗末,入锅内炒至黄脆时,再撒入白糖同炒,待糖溶化吸入五倍子内,不粘结成团时,旋取出风干,与枯矾共碾成极细粉,瓶贮备用。每取适量用麻油调如糊状,涂遍患儿口内,每日2~3次,通常于涂药后白膜即逐渐脱落而愈。

(2)清热泻脾散:黄连、连翘、栀子,黄芩、生石膏,生地,茯苓、灯心。大便秘结加大黄;口干喜饮加芦根、天花粉。

(3)板蓝根10s,生山栀、薄荷(后下)各3g,黄柏5g。每日1剂,水煎,分2-4次服。

(4)金银花10g,黄连2g,生甘草5g。煎汤。每日拭口3—5次。

虚火上浮 白屑散在,红晕不著,形体怯弱,面白颧红,潮热盗汗,便溏舌嫩。治以滋阴潜阳,引火归原。

(1)吴茱萸2.5~5克。用法:用米醋适量调匀,每晚纱布包敷涌泉穴1次,(一)般连敷3次痊愈,若有疱者可停药。

(2)肉桂、附子各等量。用法:研末,加面粉适量,用高粱酒调成饼状,贴两足心,每日换药1~2次。

(3)黄柏、干姜各等分。用法:为细末,米汤调擦口内患处,数次可愈。

(4)知柏地黄丸: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牛膝,焦山楂。若大便溏薄,舌淡等偏于脾肾阳虚者,用附子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温补脾肾之阳,摄纳无根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