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

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症”,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症”。古称前者为“全不产”,后者为“断绪”。

西医学认为女性原因引起的不孕症,主要与排卵功能障碍、盆腔炎症、盆腔肿瘤和生殖器官畸形等疾病有关。中医学对女性先天生理缺陷和畸形的不孕总结了五种不宜——“五不女”,即螺(又作骡)、纹、鼓、角、脉五种,其中除脉之外,均非药物治疗所能奏效的,故不属本节论述范畴。

一、肾虚型

(一)肾气虚证 婚久不孕,月经不调,经量或多或少,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

治法:补肾益气,填精益髓。

方药:毓麟珠。

人参、白术、茯苓、芍药(酒炒)、川芎、炙甘草、当归、熟地、菟丝子(制)、鹿角霜、杜仲(酒炒)、川椒 共为末,炼蜜为丸。

(二)肾阳虚证 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则闭经,平时白带量多,腰痛如折,腹冷肢寒,性欲淡漠,小便频数或失禁,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湿固精。

方药:温胞饮。

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桂、附子、杜仲、白术、山药、芡实、人参

若寒客胞中致宫寒不孕者,症见月经后期,小腹冷痛,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方用艾附暖宫丸。

艾叶、香附、当归、续断、吴茱萸、川芎、白芍、黄芪、生地黄、肉桂

(三)肾阴虚证 婚久不孕,月经错后,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眼花心悸,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沉细。

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养精种玉汤。

大熟地(酒蒸)、当归(酒洗)、白芍(酒炒)、山萸肉(蒸熟)

若血虚甚者,酌加鹿角胶、紫河车等血肉之品填精养血,大补奇经。

若血虚伤阴,阴虚内热者,症见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腰酸腿软,手足心热,甚则潮热盗汗,口燥咽干,颧赤唇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方用清血养阴汤。

若兼有潮热者,酌加知母、青蒿、龟板、炙鳖甲等以滋阴而清虚热。

二、肝郁型 多年不孕,月经愆期,量多少不定,经前乳房胀痛,胸胁不舒,小腹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血调经。

方药:百灵调肝汤。

当归、赤芍、牛膝、通草、川楝子、瓜蒌、皂刺、枳实、青皮、甘草、王不留行

若肝气犯脾,肝郁脾虚者,兼见不思饮食,倦怠嗜卧等,治宜疏肝理脾,养血调经,方用开郁种玉汤。

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花粉、丹皮、香附

三、痰湿型 婚久不孕,形体肥胖,经行延后,甚或闭经,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无臭,头晕心悸,胸闷泛恶,面色觥白,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调经。

方药:启宫丸。

制半夏、苍术、香附(童便浸炒)、茯苓、神曲(炒)、陈皮、川芎

共为细末,蒸饼为丸。

若痰湿内盛,胸闷气短者,酌加瓜蒌、南星、石菖蒲;经量过多者,去川芎,酌加黄芪、续断;心悸者,酌加远志;月经后期或闭经者,酌加鹿角胶、仙灵脾、巴戟天。

四、血瘀型 多年不孕,月经后期,量少或多,色紫黑,有血块,经行不畅,甚或漏下不止,少腹疼痛拒按,经前痛剧,舌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方药: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若血瘀日久化热者,症见小腹灼痛,拒按,月经量多,色红,质粘有块,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金银花等。

若兼血虚者,伴头晕眼花,心悸少寐,治宜养血活血,方用调经种玉汤。

当归身、川芎、熟地、香附、白芍、茯苓、陈皮、吴茱萸、丹皮、延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