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治疗主要是抗组胺药物及鼻吸入激素。一般认为本病不能治愈,但可控制。

[辨证论治]

肺气虚寒型 鼻窍奇痒,喷嚏连连,继则流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 退。病者平素恶风怕冷,易感冒,每遇风冷则易发作,反复不愈。全身 症见倦怠懒言,气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晄白。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虚弱。

[治法]温补肺脏,祛散风寒。

[方药] 温肺止流丹:党参 15 克,黄芪 15 克,白术 10 克,防风 10 克,辛夷花 10 克, 苍耳子 10 克,细辛 3 克,甘草 6 克。水煎服。

若汗出恶风,颈项疼痛者,加桂枝 6—10 克、葛根 30 克。喘咳痰稀 者,可加法夏 12 克、炙麻黄 6—10 克、北杏 10 克。

肺脾气虚型 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或粘白,淋漓而下,嗅觉迟钝,双 下鼻甲粘膜肿胀较甚,苍白或灰暗,或呈息肉样变。患病日久,反复发 作,平素常感头重头昏,神昏气短,怯寒,四肢困倦,胃纳欠佳,大便 或溏。舌质淡或淡胖,舌边或有齿印,苔白,脉濡弱。小儿鼻濡鼽,以 肺脾气虚为多见。 [治法]健脾益气,补肺敛气。

[方药] 补中益气汤 :党参 15 克,黄芪 15 克,茯苓 15 克,白术 10 克,升麻 10 克,柴 胡 10 克,炙甘草 6 克,陈皮 6 克,生苡仁 30 克,五味子 12 克。水煎服。

若喷嚏多者,加蝉蜕 6 克、地龙干 10 克。若鼻流清涕不止,汗多者, 加浮小麦 30 克、糯稻根 30 克。

肾阳亏虚型 鼻鼽多为长年性,鼻痒不适,喷嚏连连,时间较长,清涕难 敛,早晚较甚,鼻甲粘膜苍白水肿。患者平素颇畏风冷,甚则枕后、颈 项、肩背亦觉寒冷,四肢不温,面色淡自,精神不振。或见腰膝酸软, 遗精早泄,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脉沉细弱。

[治法]温肾壮阳,益气固表。

[方药]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 15 克,鹿角霜 15 克,淮山药 15 克,熟附子 10 克,山萸 肉 12 克,炙甘草 6 克,肉桂 3 克(焗服)。水煎服。

若喷嚏连连,清涕不止者,可加细辛 3 克、吴茱萸 10 克。

咳嗽痰稀 气喘者,加蛤蚧 10 克、炙麻黄 6 克、胡桃肉 10 克。

肺经郁热型 多见于鼻鼽初起或禀质过敏者。患者遇热气或食辛热的食物 时,鼻胀塞、酸痒不适,喷嚏频作,鼻流清涕,鼻下甲肿胀,色红或紫 暗,或见咳嗽咽痒,口干烦热。脉弦或弦滑,舌质红,苔白。

[治法] 清宣肺热,散邪适窍。

[方药] 辛夷清肺饮:黄芩 12 克,知母 12 克,桑白皮 12 克,批把叶 12 克,山栀子 12 克,升麻 15 克,麦冬 15 克,百合 15 克,辛夷花 10 克,地龙干 10 克。水煎 服。 若喷嚏多者,加蝉蜕 10 克、僵蚕 10 克、乌梅 12 克。头胀痛者,加蔓 荆子 10 克、白蒺藜 15 克。

验方

(1) 御风健鼻汤:苍耳子、蝉蜕各 6 克,防风、白蒺藜各 10 克,肥玉竹 10 克, 炙甘草 4.5 克,苡仁、百合各 12 克。水煎服。 表现气虚之象者,加黄芪 10 克、白术 10 克,

(若病人多怒,黄芪应 少用或免用)也可再加党参 10 克、山药 12 克。头痛者,加白芷 10 克。若 嚏时涕泪俱下,且头额有紧束之感者,加蔓荆子 10 克。鼻痒者,重用蝉 蜕。

若表现血郁之象,如局部苍白,且现有青蓝之色者,可加当归 9 克。 若顶门发冷畏风,遇外风或受寒则更重,且腰脊酸者,加鹿脊髓或鹿角 10 克。

(2)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有可能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清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 3~5日即愈。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留意平时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异味,冷天应留意保暖,平时多锻炼,尽有可能用冷水洗脸。

(3)扶正止鼽汤:黄芪15g 炒白术9g 防风9g 丹皮9g 蝉衣9g 仙灵脾12g 煅牡蛎30g 山茱萸肉9g 炙甘草3g。

功能主治:补肺温肾,益气固表,祛风散邪,收敛固涩。用治鼻鼽(过敏性鼻炎)。

(4)麻黄汤加减:麻黄5克,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细辛3克,白芷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