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國文這個學科,在字裡行間充滿著深奧的哲理,背後還有更深入的含義需要經過思考才能發掘。這是一週最多節課的科目,和它相處的時間也最多,因此我努力讓自己喜歡上它,對它產生熱情。我很期待每一堂的國文課,因為對國文有興趣,就想主動探討及思考。
從國一到現在,我國文的學習方法都一樣:不懂的看好多次,懂得也看好多次!讓自己非常熟悉那些文字,每次課堂中國文老師補充的知識更是讓我感到趣味。經過兩年的學習,國文真的是範圍很廣的一個領域,太多自己不了解的語義,太多自己不熟悉的文章和知識,正因為越多不明白的樂趣讓我越想主動探討。
我還有四個很好的學習夥伴,她們在我有問題時馬上幫我解答,並且和我一起討論,這樣的感覺很美好,就好像我有另外四位課餘家教老師,她們輔佐我、指導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是有道理的,只要身邊有一群共同學習及互助的夥伴,學習就能更加進步。
現在很多小朋友從國小開始,甚至是從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讀所謂的雙語幼兒園,在標榜著充滿歡樂的環境之下開始學習美語。但我可沒有這麼幸運!
印象中從小三開始學習英文,我就養成課前就在家先預習。說是預習,其實是將課文裡陌生的單字全都背起來。上完課之後還要再複習,直到熟悉課文內的所有內容。每天再聽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英文CD或廣播,雖然每一個禮拜只上幾堂英文課,但我卻花了比所有學科加起來都還要多的時間在英文上面。
除了背單字、背文法,還要每天聽CD,為什麼我會這麼努力呢?只因為小學的英文老師非常嚴苛,我只要看到他責備同學的樣子,就會四肢發抖,腦中一片空白!我無法想像,如果我是那位同學,我要怎麼活下去?因此養成我不斷努力,不斷學習,隱隱害怕的學習心情。漸漸的我發現我的英文似乎比其他同學都還要好一點,更深深地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快樂的學習,那只是譁眾取寵的噱頭;學習任何事物都是要付出努力和代價!
更神奇的是:在聖心老師的溫柔之下,我進步更多!自從來到聖心後,我發現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超級有耐心而且非常溫柔。雖然老師沒有利用眼神威脅我們,但是我早已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了,再加上老師們溫柔的力量,我沒有再特地去補習班,也能夠跟上老師的英文進度,進步也更快。
在英文方面,只要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並專心認真的上課,英文成績一定會有所進步和回饋。
九年級國際英語班的成果發表會,在佳紋老師及Rob老師的帶領下 ,在12月的歲末年終,將所學呈現給家長,呈現英文口說、寫作、表演、團隊合作等訓練成果。
首先是閱讀經典文學《小王子》的心得與摘要,原來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看不到的。
最後是文化交流分享,這一年國際英語班的學生與台北美國學校、韓國美松中學以及日本及韓國的聖心學校交流。其中美國學校與學生分享深度學習project ;韓國美松中學則是介紹國家、學校的文化層面;日本跟韓國的聖心學校跟我們一起做SDGs探討,對於Zero Hunger有深入的交流。
接下來是《Reading Explorer》這本六級的原文書學習成果,從海底的珊瑚、鯨魚、山上的冰人,到遠古的恐龍考古學家、天空中特殊叫聲的鳥類。學生在各式各樣不同的議題中,環遊全世界,例如,有一組在講墨西哥的文化、傳統服裝以及飲食。
最後是文化交流分享,這一年國際英語班的學生與台北美國學校、韓國美松中學以及日本及韓國的聖心學校交流。其中美國學校與學生分享深度學習project ;韓國美松中學則是介紹國家、學校的文化層面;日本跟韓國的聖心學校跟我們一起做SDGs探討,對於Zero Hunger有深入的交流。
第二部分是音樂劇,全程由學生自己寫音樂劇的歌詞及劇本,在音樂中利用時空穿越的方式,呈現在外師Rob在課程中介紹的三大主題:太空人、藝術創作、海洋生態。在這個時空交錯的音樂劇中,學生們又唱又跳,將所學呈現出來,讓家長及大家了解:在國際英語班中,學生學到的不只是英文,更是如何用英文表達想法。
家長回饋看見孩子的進步非常大,從不敢講英文到現在在台上侃侃而談,感謝學校的栽培,給予學生舞台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