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Backpacker - Itinerary Planning
教案設計者:聖心女中 龍瑞思老師、林佳紋老師
教案設計者:聖心女中 龍瑞思老師、林佳紋老師
國三學生具備聽、說、讀、寫英語文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的基礎素養,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運用所學字詞、句型肢體語言進行適切合宜的溝通與互動。這個教案給了學生許多運用英文的機會,並引導學生運用資訊工具(Google 地圖)策畫行程,學生小組討論計畫日本旅遊行程,跨領域結合課程,使用GOOGLE地圖、GOOGLE街景、學習如何確認距離及地址。學習如何參考餐廳的評論、規劃預算及計價旅遊成本、如何在地圖中訂出自己的地點,並分享位置資訊、計畫行程。不僅增進學生英語文聽說讀寫的能力,更能夠在計畫中學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並做跨領域的學習。此課程強化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將大量的資訊教育融入學生的學習中,在實際參訪日本的旅途中,力行實踐行動,不斷調整腳步,讓行動更具彈性。
三節課的安排主題如下:
每節課的最後都有實作與討論,讓同儕評量在投票活動中實現,出發至日本時,也能夠尊重彼此的選擇。
在中外師的合作下,我們真正教會了學生運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日本之旅中,我們一團20 個學生兩個老師,沒有聘請導遊,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導遊。學生說:「這是我學習最多的一趟旅遊。」家長說: 「兩位老師帶著20個大女孩,除了白天的活動,每天晚上還讓孩子自己安排不同的地方去闖蕩,除了心臟要很大顆之外,平時與孩子的默契及事前的準備更是重要。謝謝老師。」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成長,在不同的地方留下共同的青春回憶,這就是身為老師最開心的事。
Cathy:
交通的部份我們通常是走路或是搭地鐵,我們在日本也有辦那裡的交通卡,類似我們的悠遊卡,可以搭地鐵或公車,也可以在販賣機或是便利商店買東西,也可以保存到下一次再到日本使用。我們大多是用google map和japan official travel app,通常走路時會用google map來看地圖,搭地鐵會用japan official travel app看地鐵的車次。我們誠心推薦google map,非常適合路痴來使用,就像我們覺得我們全團都是路痴,但我們還是很安全地走到目的地,所以一定要下載!
Melody:
這次十天的活動很特別,我們不是按照旅行團所規劃的行程表走,而是自己規劃參訪的地點,分配並妥善運用時間,以及控管自己的支出。例如:涉谷、惠比壽及原宿等都是大家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提議,並集體票選出來的,我們對自己能一手包辦這些事感到很有成就感。此行我們最喜歡的景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迪士尼啦,迪士尼的遊樂設施、商店街和美食一應俱全,是大人和小孩都想一探究竟的夢幻國度。但畢竟它是舉世聞名的遊樂園,裡頭的商品單價都不低,這也考驗了我們對於金錢的控管能力。
Chichi:
這次的自由行因為沒有旅行團,自己排行程需要顧慮到的點很多,像是路程、車程不能太遠或是太複雜,花費也不能太高,所以要做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行程需要做很多功課,團體行動要注意的事也很多,每個時刻都要知道自己該幹嘛、該去哪,東京的地鐵人都爆多,所以常常沒辦法整團人都在同個車廂,有一次我們就被分在不同車廂,然後就搭過站了!分組時,更要注重集合時間,不能因為自己而拖累整個團體。雖然很辛苦,但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創造出許多屬於我們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