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賞用:蘇鐵植株優美,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為著名園景樹,常被栽植為庭栽觀賞及行道樹,葉為插花材料。
2.食用:莖內含澱粉,可供食用;種子含油和豐富的澱粉,微有毒,
本屬植物根據記載,全世界約 30 種。分佈於亞洲、澳洲、太平洋島嶼、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卡島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自生僅有一種,即台東蘇鐵。相傳蘇鐵的形態乃是由金鳳凰變成,羽狀的複葉正如同展開的鳳凰尾,因此它也有「鳳尾蕉」的別名。蘇鐵幹中薄壁細胞含有多量澱粉可供食用,俗稱西米(Sago)。因長得像棕櫚樹,英文俗稱為Sago Palm。常綠裸子植物,喜陽光充足,生長緩慢,耐熱、耐旱、耐瘠、耐寒。多年生長綠灌木,樹高 1~3 公尺,主幹粗大佈滿密生之葉痕;葉為羽狀複葉,叢生於莖頂;雌雄異株,花頂生;雄花長圓錐形,其雄花序像松毬,雌花自葉叢中央抽出呈球形;果實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