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熱帶美洲及佛羅里達州等地,台灣於 1918 年首由美國加州種苗公司引進。
分佈:產地主要集中於嘉南地區,又以台南縣大內鄉首屈一指,而以麻豆鎮栽植歷史最久,嘉義縣竹崎鄉也少量栽培。近年來,屏東內埔及高雄六龜等地亦開始零星栽培。
用途:
1. 食用:在營養學家視之為眾果之寶藏或是濃縮之營養水果,更是風味濃郁之美食佳果。酪梨就現代營養之價值,養分不但特別高且聚合高礦物質、高蛋白質、零膽固醇,並有豐富之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E,適合體質瘦弱、肥胖者或糖尿病患者食用,防止動脈硬化及身體老化之效。
2. 園藝用:樹冠青鬱,是優良的園景樹、果樹。
3.藥用:性味:根:辛、溫;葉:利尿、緩下、通經之效。
梨為樟科常綠喬木,枝條脆弱,易被風折斷,且淺根性,易被強風吹倒,栽植時最好在避風地區或設有防風林地。幼葉通常具纖細軟毛,但成熟時變成光滑綠色,形狀從卵形至披針形或橢圓形。嘉南地區開花期 12~4 月,其花器雖為兩性花,但因雌雄蕊不同時間成熟,難以自行授粉,一花序著果 1~2 個,從開花至果實成熟所需日數依品種而異,早熟品種約 4 個月,晚熟品種約 7 個月以上。因此酪梨的產期可從六月至翌年二月份。冬至春季 1~4 月間開花。核果梨形或卵形,果皮光亮,綠色或紅紫色,果肉黃色乳酪狀,富含植物性油脂,可食用,風味特殊。酪梨原產墨西哥、中美洲,由於果實有胡桃與奶油風味,形狀又像洋梨,因此命名「酪梨」。台灣在 1918~1931 年間由美國加州、夏威夷、爪哇等地引進試種,但不諳食用,並未積極推廣,由於近年來,大眾消費水準提高,才開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