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彙表

《覺知之心》阿姜放 著 Ⓞ 坦尼沙羅比丘英譯 Ⓞ 良稹 中譯


Abhidhamma: 阿毗達摩,巴利三藏中的第三部分,以佛陀教導中提取的分類歸納爲基礎所作的系統論述。

Ajaan: 導師,師尊。

Apadana (Avadana): 譬喻經,巴利經典中一部後期記載,講述佛陀與其弟子供養前一位佛陀,並把佈施的福德回向給某種覺悟,藉此走上修行之道的故事。

Arahant: 阿羅漢; 應供;尊貴者;清淨者——即心已無有雜染之漏,故不再重生者。這是對佛陀及證得最高果位之諸聖弟子的稱號。

Brahma: 梵天;色界、無色界等高等天界的居住者。此處是藉著培育戒德與禪那、以及無量的慈悲喜舍之心修成,但非是永恒。

Buddho: 覺醒——佛陀名號之一。

Chedi: 尖頂紀念塔; 其中收藏著佛陀或其弟子的舍利、與他們有關的物品、或者佛經。

Dhamma (dharma): 法: 佛陀的教導; 對那些教導的修持; 以及作爲修行果報的苦的解脫。

Jataka: 本生經,佛教經典中記載的,據言與佛陀前生有關的故事。

Jhana: 禪那,對一個單一身感[色]或心理概念[無色]的專注。

Karma (kamma): 業,有意的動作——意、語、行——根據該動機的質量,行動者對其後果負責。

Khandha: 蘊,聚集體。五蘊乃是感識體驗的構成單元,是“自我”感的基礎。它們是: 包括色蘊(指體感或其素材)、受蘊[指苦、樂、不苦不樂之感受]、想蘊 (指辨識與心理標籖)、行蘊(思維造作)、識蘊(指感官意識,其中心算作第六種識)。

Nibbana (nirvana): 涅槃。內心貪、嗔、癡的熄滅,導致從苦中的徹底解脫。

Pali: 巴利聖典; 現存最早的佛教經典之名稱。亦指書寫這套經典的語言。

Parami: 波羅密; 爲趨向覺醒需要培育的十種素養: 佈施、戒德、出離、明辨、精進、忍、真實、決意、慈、舍。

Sangha: 僧伽。跟隨佛陀的弟子團體。常規意義上,指佛教僧侶。理想意義上,指無論在家、出家的佛弟子中至少已修練成就解脫的第一種出世品質[初果]者。佛、法、僧共稱三寶。歸依三寶—把它們作爲人生的終極指南—即成爲佛教徒的要素。

Sumeru: 須彌山,神話中聳立於喜馬拉雅山北的宇宙中心的高山。

Than Phaw: 尊敬的父親; 師父,泰國東南部對高年資比丘的敬愛之稱。

Vessantara: 毗桑塔羅爲佛陀最後一世的前一生,在其中他圓滿修行佈施波羅密,放棄他的王國、連同他最愛的妻兒。

Wat: 寺院。

原文版權所有 © 1999 坦尼沙羅比丘 。免費發行。 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8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