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六下國語

第11課-努力愛春華ㄏㄨㄚ

一、文體:記敘文

二、主旨:

  畢業是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我們應該把握青春,努力學習,廣交朋友,充實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

三、大意

  作者特別記得國小畢業那年的六月,即將到來的離別,讓六年級生的態度從頑皮轉為和順,而老師的畢業題字叮嚀他們珍惜光陰,也讓作者對這段時光印象深刻。

四、寫作形式

  本文開頭以「記憶」帶領讀者回到作者小學畢業前夕,屬於倒敘的筆法。最後又以「永遠記得」回到現在,頭尾呼應。全篇文筆自然,真情流露。

五、技巧

  1. 本文是記敘文,以「倒敘法」敘寫國小畢業那年六月發生的事。

  2. 「倒敘法」是在文章的開始先描寫事件的結尾,再倒回去描寫事情的過去。這種把結尾放在最前面的敘寫方式,有懸疑的效果,可引發讀者好奇,讓人想一探究竟。

六、文章架構

(1)現在我格外記得國小畢業那年的六月。

(2)過去(倒敘)

  • 六月之前:六年級學生不知天高地厚的校園生活。

  • 進入六月: 分別在即,六年級生對校園中的人事物充滿不捨。

  • 畢業當天: 收到老師親筆題字的畢業紀念冊,感受到老師殷切的期許。

(3)結尾我長久都記得那年的六月

七、修辭

  • 引用援用別人的話、典故或俗語、史實資料等,以加強自己文章的論點。

例:努力愛春華

說明:此句出自漢代 蘇武的詩,但文中未直接點明,屬「暗用」。

  • 排比:用三個或三個以上性質相同、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詞組或語句,表達同範圍、同性質的概念,形成富含節奏美感的修辭。

例:把頑皮的同學看成活潑,把邋遢的同學看成不拘小節,把出言不遜的同學看成直爽。

例:珍惜每一個遊賞的機會,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珍惜每一個交朋友的機會。

  • 設問:講話行文不用直述的方式,而刻意用詢問的語氣,藉以凸顯論點、引起讀者注意或思考的修辭法。

例:在六月之前,我們是學校裡最健壯、最有學問、最有權力,說是最高傲的一群,也可以。不是嗎?(激問)

說明:作者提出的問題,答案就在問題的反面。

例:誰最能和老師辯論?誰最有把握提個問題考倒老師?還不是我們六年級。(提問)

說明:作者提出問題,再自己回答。

例:我們真想不通,這裡頭究竟藏伏了什麼魔力?(懸問)

說明:作者只提出問題而不回答,留給讀者思考。

  • 轉化:將描寫對象原來性質擬化成與原來性質完全不一樣的事物,使其形象更加鮮明。

例:心緒奔騰

說明:用「奔騰」(原描述波濤)來形容人的「心緒」,使其物性化,屬於轉化中的擬物。

  • 映襯: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比較,使語氣增強、意義明顯的修辭法。

例:這個階段的結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說明:用「結束」和「開始」兩個對比的語詞,使要表達的意思更為強烈。

例:我們安靜的聽著,心頭反而翻攪出更洶湧的波濤。

說明:「安靜的聽」和「翻攪出洶湧的波濤」呈現強烈對比,用以強調當時內心情緒的激動。

八、補充資料

◆作者介紹-李潼

  李潼本名賴西安,1953年出生於台灣 花蓮,16歲時全家遷往台中,成年後李潼又回到宜蘭工作,後來定居宜蘭 羅東李潼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之後,曾經擔任過雜誌編輯、小學老師等職務,不過,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他最愛的還是寫作。李潼才華洋溢,對於各種文類都擅長,在1970年代末期,台灣校園民歌熱潮最盛的時候,年輕的李潼就曾經以本名賴西安發表了一百多首歌詞,其中〈月琴〉、〈廟會〉、〈散場電影〉、〈雞園〉等最受聽眾喜愛,直到今天仍然膾炙人口。

  從1980年代開始,李潼大量創作文學作品,他既有天分,又肯用心投入,在各個領域都表現極為傑出,贏得了包括小說、散文、童話、少年小說等不同文類的許多重要文學獎。不過,正是由於文思敏捷、下筆快,對於作品掌控良好,而使得李潼總是時間不夠用,他感覺:有很多題裁在心中醞釀,卻苦於沒有時間把它們寫下來。到了1989年夏天,李潼終於下定決心,辭去了小學老師的職務,專心寫作。為了這個重大的抉擇,他還專程到戶政事務所跑了一趟,要求更改職業欄為「作家」。在台灣,小學老師是個受尊敬、有保障、生活安定的職業,李潼辭去教職成為專業作家,是一個讓很多人驚訝的決定,也完全顯示出他對文學創作的熱情、理想和堅持。

  李潼一向個性活潑、開朗,對朋友和善、熱忱,他身材高大,不菸不酒,每天運動,照理說,這樣的陽光男子身體會非常健康,可是,很不幸的,2002年,李潼罹患了攝護腺癌。不過,面對這個意外的打擊,李潼依舊積極樂觀,他非但沒有沮喪,反而埋頭整理自己的小說、文集等等資料,同時,也持續寫作。不過,在治療期間,當他知道自己的生死大限之後,曾經表示過:不再寫長篇小說了,因為怕寫不完。但是,在化學療法產生了不錯的效果時,他卻又開始日日振筆急書,和時光不停的賽跑,而且,也啟動了少年小說《魚藤號列車長》的寫作計劃,因為,他總想多為台灣的兒童文學盡一些力量。《魚藤號列車長》以苗栗三義地區作為背景,李潼寫得極為順手,只可惜,到了2004年12月,這部原本計畫寫10萬字的長篇小說只寫了8萬字,李潼就去世了,享年只有52歲,《魚藤號列車長》成為他最後的未完成作品。這本書雖然沒有寫完,出版社依舊在李潼過世後予以出版,並獲得讀者的喜愛和很多批評家的讚美。

  李潼對文學創作擁有極大熱情,創作力強,對寫作的品質也要求很高。從他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對人性深厚的刻畫,也可以看到在字裡行間所流露出的關懷與溫情。以創作為終身職志的李潼在二十餘年的寫作生涯中,涉足的文類極為廣泛,其中以小說、散文為主,另有劇本、評論、報導和歌詞,他雖然也創作成人文學,但是,卻特別著力於少年小說,他的少年小說,無論質量都令人刮目相看,甚至有「台灣少年小說第一人」的美稱。李潼總共出版了65種著作,總字數超過6百50萬,許多作品被選入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級學校課本,並被翻譯成等多種文字。同時,他曾經獲得34項重要文學獎,包括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等,他最著名的少年小說是以台灣原住民族噶瑪蘭族作歷史背景的《少年噶瑪蘭》,此外,《再見天人菊》、《順風耳的新香爐》、《望天丘》等也都膾炙人口。

( 資料來源:https://hope5607.pixnet.net/blog/post/51167818

◆努力愛春華(原文)-李潼  

  六月,是校園驪歌輕唱的月分;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由畢業生唱出的別離曲和在校學弟、學妹練唱已久的祝福曲,總是傳播著「就要分手了,珍重吧朋友」的氣氛。  

  經歷過幾次畢業典禮,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六月,屬於國小和國中畢業那年。是因為這種場面的經驗少、年少的友誼純真,還是當年的情感特別豐沛,或只是那兩支樂隊放了感情、吹奏得特別好?也許,都有吧!  

  我格外記得國小畢業那年的六月。  

  在六月之前,我們是學校裡最健壯、最有學問、最有權力,說是最高傲的一群,也可以。不是嗎?各項運動的校隊代表、司儀、升旗手、糾察隊,幾乎都讓我們六年級的同學包辦了,誰最能和老師辯論?誰最有把握提個問題考倒老師?還不是我們六年級。連老師在教訓我們時,不小心也透露了我們的老資格,「從幼稚園到大學,哪個階段有六年級的?所以你們要更加尊重自己,愛護學弟和學妹。」  

  在六月之前,我們也是最愛吵架的一群,這情況讓我們老師非常苦惱。他說:「大部分的同學都是六年來同班的,這對每個人來講,是一生中難得的緣分,應該珍惜都來不及,怎麼有人天天鬥嘴,甚至還打得上保健室擦紅藥水?」話是不錯,但也因為六年同窗,誰的德性怎樣,誰的壞毛病怎樣,每個人都清清楚楚,大家太熟悉了,所以吵起來更沒有忌諱。結幫結黨,結成拜把兄弟,結成按月排輩分的乾姐妹。這個結平安無事還好,偏偏也有結了冤仇,下了狠話,遠的是「君子報仇,三年不晚」;近的是「你等著吧!等畢業典禮結束要你好看」。更有人咬牙切齒的將尋仇的目標,對準某位以管教嚴格出名的老師,甚至還想對付學校公物,砸玻璃、燒課桌椅洩憤。  

  奇妙的是,時序進入初夏的六月,當知了在繁花綻放的鳳凰樹上響遍校園時;當我們一班班的被帶到樹下練唱驪歌時,我們真想不通,這裡頭究竟藏伏了什麼魔力?因為每個人的心,忽然溫柔起來;每個人的眼神都和順起來。離畢業典禮還有十來天,卻已經有人在練唱的中途,禁不住流下「捨不得」的眼淚。把頑皮的同學看成活潑,把邋遢的同學看成不拘小節;把出言不遜的同學看成直爽,回想起來全是他們的好。而對於原本知禮、好學而又熱心助人的同學,更在心中下了按語:在畢業紀念冊的空白頁,一定要寫下「文勝摯友:你是我永遠的知己。」  

  連操場上惹人厭的坑洞都會多看一眼,對於校園的花木更有情了。那幾位嚴厲出名的老師,在此刻看來,當然油生「有幸受教」的感謝;暴戾的尋仇念頭,沒人再提起,都煙消雲散了。  

  雖然老師們一再的說「這個階段的結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地球是圓的,總有再見面的時候」、「回憶是為了策勵將來,大家努力向前吧」。我們安靜的聽著,心頭反而翻攪出更洶湧的波濤,真是「莫名其妙」,沒有人能用完整的字句說出那樣的感受。  

  畢業典禮那天,我們早早在大禮堂後的草坪集合,剛出版的紀念冊送來了,老師親手一本一本發下去,他盤腿坐著,為每一本紀念冊題字,每一本都同樣這幾個字:努力愛春華。

  寫完四十八本後,他說:「青春年華,要努力珍愛,珍惜每一個遊賞的機會,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珍惜每一個交朋友的機會,願每一個人的青春年華都充實可愛。」  

  老師實在不應該在那時又叮嚀一句:「典禮開始以後,千萬別哭出聲來,大家要守信用。」他害我們對他又不守信了一次,尤其想著那句人人認得的「努力愛春華」,心中有慚愧,也有期望,心緒奔騰,險險亂了典禮的進行;但也因此,我長久都記得那一年的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