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問法

設問:講話行文不用直述的方式,而刻意用詢問的語氣,藉以凸顯論點、引起讀者注意或思考的修辭法。


舉例

1.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佚名 木蘭詩)

2.什麼叫做大事?大概地說,無論哪一件事情,祇要從頭到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孫文 立志做大事)

3.翻越過前面山頂和層層白雲,綠光在哪裡?(孫燕姿 綠光)


設問修辭,有強化語氣,吸引注意力;表現激情,增進感染力;激起波瀾,使文章生動有餘韻的效果。


(1)提問:

作者先假設問題,激發讀者疑惑,再說出答案。有引起注意、加深印象、凸顯論點、啟發思考的效用。 

A.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彭端淑 為學一首示子姪) 

B.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 短歌行) 

C.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梁啟超 最苦與最樂)

D.什麼樣的樹呢?它是一棵雀榕(劉克襄 大樹之歌)


(2)激問:

又叫做「反問」或「問」,為激發本意而問,表面上雖然沒有說出答案,其實仔細想一想,答案正在問題的反面,所以「問而不答」。

A.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 為學一首示子姪) 

B.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胡適 差不多先生傳) 

C.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 學而篇)

D.還有什麼比貓足更能表現出那輕且軟、落地無聲的霧呢?(張秀亞 雲與霧)


(3)懸問:

作者內心確實存有疑惑,而刻意將此疑惑說出詢問的。 

A.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是永久的,又有什麼是值得認真的呢?(琦君 髻)

B.朋友,在你人生的過程中,已跋涉過幾多道路?(艾雯 路) 

C.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以上資料來源:http://bit.ly/2NSWj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