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五國語

第11課-根本沒想到

一、字詞

溘ㄎㄜˋ然

突然

腴ㄩˊ美

豐美。

經常把說出來的話都吃下去,因而變得肥胖。比喻經常說話不守信用。

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與「前功盡棄」同。

拼搏

竭盡全力搏鬥、爭取。

囫ㄏㄨˊ圇ㄌㄨㄣˊ

1.完整、整個。

【例】他非常飢餓,一下子便囫圇吞進兩個小籠包。

2.籠統含糊。

【例】他為了撇清關係,對警方的詢問只是囫圇回答。

把棗子整個吞下去,而不加咀嚼。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

【例】研究學問最怕囫圇吞棗,缺乏辨別能力。

壓抑ㄧˋ

對人的思想、情感、行為等加以抑止或限制。

【例】情緒應適當的宣洩,不宜過分壓抑。

籠統

概括而不加分析的。有含混、不明確的意思。

【例】對於記者提問,他只籠統說明,而不願正面給予明確的答案。

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上的解釋。後多指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例】他常戲稱自己讀書不求甚解,過目即忘。

ㄍㄥ ˇㄙㄜ ˋ

阻塞不通。

【例】血液中的膽固醇過高,容易引起血管梗塞。

花梗

著生花朵之圓柱形柄狀體,即連結花與莖的部分。

ㄍㄥ ˇㄧㄝ ˋ

傷心難過、悲泣,不能成聲。

【例】她說到傷心處,一度哽咽,讓在場的人也覺得辛酸。

籮筐

用竹篾(ㄇㄧㄝˋ,薄而狹長的細竹片)藤條編製成的下方上圓的盛物器具。

【例】今年豐收,農民籮筐滿載,個個露出快樂的笑容。

房契

房屋所有權的文書憑據。即房子的所有權狀。

【例】買賣雙方簽約後,賣方要將房契、地契交給代書去辦理過戶手續。

契船求劍

同刻舟求劍。

典故

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一書中,闡述君王治理國政的道理。他認為君王治國應要符合時宜,不能一味沿襲舊法,因為環境會隨著時間改變。他舉了一個例子:楚國有人渡江時,劍掉到水裡,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從記號處下水找劍。可是船已經走動了,但落水的劍卻不會動,這樣找劍,不是很奇怪嗎?如果用舊法治理國家,而不考慮時空的轉變,就像這個求劍者的行為一樣令人困惑。後來這個典源被濃縮成「刻舟求劍」,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綱,網的大繩。挈,提起。領,衣領。提綱挈領指撒網要抓大繩,拿衣要提衣領。比喻要抓住重點大綱。

【例】這份考卷,老師講解得不多,但提綱挈領,讓我們一聽就明白。

以矩立方

矩:畫方形或直角的曲尺。用矩來畫方形。

把方的改成圓的。比喻破除嚴刑峻法。

【例】新國王一即位,就破矩為圓,廢除了許多嚴刑峻法。

嘴巴說的和心裡想的不一樣。

【例】他不喜歡交際場合,因為人們說的多是些言不由衷的應酬話。

ㄕㄡ ˊ

知道得很詳細。

【例】她對公司的業務很熟悉,有問題請教她準沒錯。

ㄌㄧㄠ ˇ若指掌

知道得很詳細。

【例】她對公司的業務很熟悉,有問題請教她準沒錯。

【例】我和他交往了數年,對他的個性已經瞭若指掌。

樞紐

比喻重要的關鍵中心。

【例】重慶是長江、嘉陵江往三峽的水運樞紐。

、修辭

●摹寫:把自己對於人、事、物的各種主觀察覺,用文字具體的描寫出來,又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例:把瓜子直起,用門牙嗑開,便可聽見瓜子殼裂成兩半的清脆聲響。(聽覺)

說明:描寫瓜子殼裂成兩半的清脆聲響,屬於聽覺摹寫。

例:完美的對稱形狀打開後,裡面藏著肥美的瓜子仁。(視覺)

說明:描寫瓜子殼、瓜子仁的形狀,屬於視覺摹寫。

例:第一次吃牛肉麵的時候,奇怪,是什麼東西硬邦邦的,怎麼咬也咬不動。吐出來仔細瞧了瞧,像一朵小花的形狀,又有點圓圓的。(味覺、視覺)

說明:描寫八角堅硬的口感,屬於味覺摹寫;描寫八角的外型,屬於視覺摹寫。

●譬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類似特點,運用聯想力,將A事物比喻成B事物的修辭法。

例:吐出來仔細瞧了瞧,像一朵小花的形狀,又有點圓圓的。

說明:把八角的形狀比喻為小花,以「像」為喻詞,屬於明喻。

●設問:講話行文不用直述的方式,而刻意用詢問的語氣,藉以凸顯論點、引起讀者注意或思考的修辭法。

例:面對那些「根本想不到」的約定俗成,又會是什麼樣的舉動?

●感嘆:用呼聲表露情感,以強調內心的驚訝、讚嘆等情緒。

例:原來是八角哇!

●映襯: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比較,使語氣增強、意義明顯的修辭法。

例:當我們遇到新的狀況……採取離譜的錯誤行動。

說明:以「熟悉」環境相比「陌生」環境,凸顯「根本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