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六下國語

第07課-科學怪人

一、文體:記敘文

二、主旨:

對人不應存有偏見,而要去認識一個人的內心。

三、大意

  科學怪人因為長得恐怖不被人類接受而覺得孤獨,他透過觀察,渴望獲得友誼。雖然鼓起勇氣嘗試接近這家人,可惜因為外貌被誤解,遭受一頓痛打後,絕望而去。

四、寫作形式

  本文一開始以「科學怪人」的角度,直接書寫觀察所得,帶領讀者自然進入主角的內心,看著科學怪人如何從渴望到絕望。用對比方式凸顯「偏見」對人所造成的傷害多麼可怕。

、技巧

  1. 本文一開始以「科學怪人」的角度,直接書寫觀察所得,帶領讀者自然進入主角內心,看著科學怪人如何從學習到嘗試,從渴望到絕望,讓讀者如臨其境。

  2. 反襯:全文並沒有任何文句直接描述科學怪人外貌,但是從科學怪人的自述和自卑心理、女孩和青年的反應,不難想像一定駭人至極。像這樣不直接說明,用間接的方式反襯出來,讓讀者體會主角心情轉折,提供更多想像空間。

  3. 對比:藉由盲眼老人和年輕人兩種反應的對比,以此提醒讀者若存有偏見,給人的傷害有多麼巨大。

、文章架構

(1)導讀、人物介紹簡介原著作者、故事情節及人物。

(2)起因科學怪人渴望認識這家人,獲得了解及善待。

  1. 背景:作者說明他自小就喜愛動物。

  2. 觀察動物的心得: 要真正了解動物,唯一方式是讓牠們自由活動。

(3)經過

  1. 科學怪人嘗試與這家人的父親接觸。

  2. 科學怪人和眼盲的父親對話,感受到鼓勵與溫暖。

  3. 說出真相,請求幫助和保護。

(4)結果

科學怪人因為外貌遭到誤解,被痛打後逃回小倉庫。

、修辭

  • 摹寫:把自己對於人、事、物的各種主觀察覺,用文字具體的描寫出來,又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例:太陽照耀著散落地面的紅葉。(視覺)

  • 譬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類似特點,運用聯想力,將A事物比喻成B事物。

例:我本來可以像獅子撕裂羚羊那樣,把菲利克斯的手腳折斷的。

說明:科學怪人將自己譬喻成「獅子」,以強調自己的強壯、凶狠,將菲利克斯譬喻成「羚羊」,強調對他而言,一般人就如同獵物般沒有任何威脅;這句話顯示科學怪人要反擊易如反掌,但他並沒有這麼做。

  • 設問:講話行文不用直述的方式,而刻意用詢問的語氣,藉以凸顯論點、引起讀者注意或思考。

例:為什麼你要創造我這樣醜陋可怕的生物?

說明:透過科學怪人內心獨白,對自己的存在提出質疑,但並未對此多作解釋,屬設問中的懸問。

  • 映襯: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比較,使語氣增強、意義明顯。

例:究竟我會置身天堂,還是墜入地獄,就看這一刻了。

說明:將「天堂」與「地獄」極端相反的兩個地方並列,以凸顯抉擇的困難與重要性。

  • 轉化:將描寫對象原來性質擬化成與原來性質完全不一樣的事物的修辭法,使其形象更加鮮明。

例:我的心已墜入痛苦的深淵

說明:這裡的「心」指的是「心情、情緒」,「墜入痛苦的深淵」指感到強烈痛苦。將抽象的「心情、情緒」比擬為會墜落的物品,是為擬物。

  • 感嘆:用呼聲表露情感的修辭法。用來強調內心的驚訝、讚嘆等情緒。

例:您真是太好了!

九、補充資料

◆作者介紹瑪麗‧雪萊(Mary Shelley)  

  原名瑪麗戈德溫(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8.30~1851.2.1)。為英國著名小說家、短篇作家、劇作家、隨筆家、傳

記作家及旅遊作家,因其一八一八年創作之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

人)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她是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和哲學家

西比希雪萊之妻,父親是政治哲學家威廉戈德溫,母親是女權主義者和哲學家瑪莉吳爾史東克拉芙特。  

  瑪麗的母親在她出生十一天後逝世,她和同母異父的姐姐范妮伊姆利由父親撫養成人。一八一四年,瑪麗戈德溫與父親的追隨者—已婚的珀西比希‧雪萊開始發展關係。一八一六年雪萊的首任妻子自殺後,他們兩人便正式結婚。  

  一八一六年他們兩人與拜倫勛爵、拜倫的私人醫生約翰•威廉•波利多利克萊爾克萊爾蒙特瑪麗之妹)在瑞士 日內瓦附近逗留了整個夏天,瑪麗在該地開始構思她的小說科學怪人。  

  直至一九七○年代,大部分人認識瑪麗雪萊是因為她的科學怪人及幫助丈夫出書,而科學怪人一書更被廣泛閱讀,為許多戲劇和改編電影提供靈感。近年的學術研究為瑪麗‧雪萊的著作提供更全面的看法,學者對她其他文學作品的興趣日漸增加,尤其在小說方面,包括歷史小說瓦爾伯加(一八二三)和珀金•沃貝克(一八三○),末日小說最後的人(一八二六),以及她最後兩部小說洛多爾(一八三五)和法克納(一八三七)。她鮮為人知的作品有旅遊書漫步在德國和義大利(一八四四)及給戴奧尼索斯拉德納珍藏本百科全書的傳記文章。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