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彙

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

是指透過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

在挪威,鮮活的沙丁魚比急凍的要貴好幾倍。有說,在當地長期以來只有一艘漁船能做到將鮮活的沙丁魚帶上岸。而箇中祕訣只有船長一人知道,而且始終沒透露半句。船長離世之後,漁民在他的漁獲盛器中發現一條鯰魚東游西竄,沙丁魚為閃避它而改變其一貫的惰性,不停游動,以求保命,終得以存活下來。(維基百科)

鯰魚效應常被應用在公司員工身上,當老闆發現員工之間競爭力下降,就會安排一位能力強悍的人共事,進而提高員工之間的危機意識,激發出員工競爭向上的潛能。

到蘇州賣鴨蛋

相傳在清朝有個台灣子弟,跑到了蘇州去作鴨蛋生意,結果竟然把到了有錢人家的千金小姐,還入贅改了姓,結果他留在台灣的老母整天想念他,跑去廟裡求籤問說「某某人的下落」,想知道兒子近況。殊不知,天庭沒有現代戶政系統的自動比對功能,因為改姓氏了當然用原名搜尋不到,所以很老實地直接回答「世間已無某某人」,害這可憐的老母痛哭一場,以為兒子去蘇州賣鴨蛋賣到沒命了!也因此後人就將「到蘇州賣鴨蛋」解釋成死去的意思。

中二病

(日語:中二病、厨二病),也稱初二病。是源自日本的網路流行語,泛指一種自我認知心態,用以形容一些經常自以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或做出自我滿足的特別言行的人,是青春期特有的價值觀的總稱。雖然稱「病」,但和醫學上的「疾病」沒有任何關係。

京劇『蘇三起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a3o6xr.html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9380

「沉魚落雁」民間流行的典故,來自西施、王昭君浪漫形象:傳說西施在江邊浣紗時,因為魚群見到其容貌太過美麗,紛紛害羞地游回水底。「落雁」則是謠傳王昭君在塞外彈曲時,因為曲調過於憂傷,鳥兒也禁不住難過之情而紛紛落地。

一說閉月是《三國演義》中的貂蟬,不過她是小說的虛構人物,隨著《三國演義》的流行,貂蟬才成為大家口中的四大美女。追根究底,閉月的說法是來自曹植《洛神賦》,其中一段對洛神的描寫:「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是說女神的身影飄忽,像月亮在雲朵中若隱若現一樣。

「羞花」,謠傳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到花園遊玩時摸到含羞草,葉子低垂,於是宮中傳言花草都自覺不如貴妃美麗,羞得低下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