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有多目標,但目標要有輕重緩急之分。作者舉出兩個事例:爺爺教少年如何把水燒開、種花應摘除過多的花苞,藉此闡述要衡量自己的時間和能力,做出明智的抉擇。
「議論」為一種主觀的表述,舉凡提出主張、批評,駁斥他人的意見,並且用強而有力的理由來明辨是非,使別人信服自己的文章,就是議論文。一篇完整的議論文,應該包括「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個要素。因不同的人所持的態度就不同,思考點也會不同,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論點。寫作時,第一步會先提出主張,第二步則是提出理由,理由有正、有反兩面;從下論點後,接著舉證以論據闡明論點,把論點和論據巧妙的連結,就是論證的過程。
明智的抉擇一文,一開始即破題,提出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論點清楚。接著以事例為證,簡單說,寫議論文需要有辯論的技巧,要顧慮別人的反駁,想辦法鞏固自己的立場,至少得舉兩個論據,課文裡用了兩個正面的例子來支持、回應論點。而論證過程必須有充分的論據,合乎邏輯,圍繞著論點發揮,才能說服別人。
論據通常分為「正正」例、「正反或反正」例、「反反」例。(搭配語文天地三第100~101頁「議論的表述方式」)
一、論點: 要達到目標,就必須做出明智的抉擇。
二、論據:
1. 舉例一: 少年燒開水,發現水多柴少會燒不開。
2. 舉例二: 摘除不理想的花苞,可獲得較大的花朵。
三、做法: 衡量自己的時間和能力,減少目標的量。
四、結論: 在有限的時間裡,依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出明智的抉擇。
本課摘自知名作家王溢嘉的少年夢工場。王溢嘉專事寫作和文化事業工作,常著書勉勵青少年,作品融合知性與感性,也常演講分享生命追尋、閱讀與創作經驗。本篇為議論文,「議論」為一種主觀的表述,要說服別人同意自己的說法,必須以論據來讓人相信,論據可以正正例、正反例或反反例舉證。
首段,作者提出自己同意人生不只要有目標,更可能不止一個目標,來呼應下一個句子。有多重目標雖可以盡情揮灑,卻可能因太多目標而什麼都沒得到。先同意擁有很多目標的人,再話鋒一轉,馬上提出自己的論點。
第二~四段,採用「兩個正例」舉證:第一個例子以故事呈現,將裝在壺中的水比喻成目標,倒掉水和減少目標是相同的意思,譬喻得巧妙、淺顯易懂。第二個例子,培養優質花朵,就是要懂得割捨,又與前面說法相同。
第五~六段,歸納前述論點,並引用言語例證強調主張,和開頭段相呼應,做出結論。
本課採開門見山立論,直接表達主張(論點):可以有多種目標,但須有輕重緩急的抉擇;接著以「為什麼」的角度,談「目標要做抉擇」,用兩個正例的事例證明所提的論點,再提出做法;最後以言語例證重申論點。作者先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整個論證過程簡單扼要;建議人要衡量自己的時間和能力,重質不重量才是明智之舉。
⚪️客觀數據
🔴主觀想法
🟡價值性
⚫️衍生的問題
🟢創意解決的方法
🔵冷靜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