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

轉化將描寫對象原來性質擬化成與原來性質完全不一樣的事物的修辭法,使其形象更加鮮明。

轉化大致可分成三類人性化 (以物擬人)物性化 (以人擬物)以及形象化 (擬虛為實)

祗(ㄓ)分述如下


一、人性化(擬人法) 把生物(不包括人)或非生物賦予人的動作或情感稱為擬人

1.尺是忠厚的小孩總是直路歪路。 (尺是不會走的 只有人會忠厚的走直路。)

2.牆壁老了滿臉都生出皺紋。

3.仙人掌住在沙漠裡沙漠水不多只好伸出很多手像四面八方說給我水喝

二、物性化(擬物法)把人或物比擬成其它生物或非生物

例:我的心已墜入痛苦的深淵

說明:這裡的「心」指的是「心情、情緒」,「墜入痛苦的深淵」指感到強烈痛苦。將抽象的「心情、情緒」比擬為會墜落的物品,是為擬物。

三、形象化抽象的概念虛幻的景物具體化

1.小喬說話的時候, 我嘴裡正嚼著花生米他滔滔不絕的說著我也不停的咀嚼著花生米 咀嚼著他的每一句話(國小國語第十二冊, 十九課 <小喬回國升學>)

2.它能把紙張釘在一起不知道,它能不能,把我和童年也釘在一起。

(童年是抽象的,是虛,要將"我"和"童年"釘在一塊兒,這就是將需的抽象概念具體化。)

以上資料來源:http://bit.ly/2NSWj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