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人物、事件、地點、道具。
2、表演過程:
魔術師在街上鋪席子,並把升放入空桶內。
把升很快取出,就有滿升的米,再把米倒在席子上。
重複取米、倒米,一下子席上就堆滿米。
然後再把米一一量入桶內後,舉高桶子,依然是原來的空桶。
3、心得:能變出那麼多白米,真是奇妙哇!
說明:利用「空」襯托出「滿」的強烈,屬於映襯修辭。
戲術一文選自聊齋志異,為文言文短篇小說。聊齋志異各篇雖多以神怪鬼狐為主角,但其所記述的不單鬼狐精魅,也包含了奇事、怪談等更廣泛的內容。 文中,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觀點,從表演的人物、道具、地點為始,接著記錄戲法的細節及過程,最後表達觀後心得。篇幅雖短,卻敘述完整、用字精鍊、情節緊湊。戲術為表演實錄,作者用流暢的筆法捕捉一場精采魔術,恰如桶戲者俐落的身手。
雜技在當時是民間重要的娛樂項目之一,豐富了平民的日常生活,可見戲術是對民俗的真實再現,反映了十七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
現在我們的流行用語,到古代也通哦!(資料來源)
現代:有錢,任性!(只要我有錢,有什麼不可以)
古文: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現代:被自己帥到睡不著啦!
古文:玉樹臨風美少年,攬鏡自顧夜不眠。
現代:醜的人都睡了,帥的人還醒著。
古文:玉樹立風前,驢騾正酣眠。
現代:別睡了,High起來!
古文: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現代:我心已打烊。(心好累)
古文: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現代:我內心幾乎崩潰。。。
古文:方寸淆亂,靈台崩摧。
現代:你這麼厲害,家裡人知道嗎?
古代:腰中雄劍長三尺,君家嚴慈知不知。
現代: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古代:一言難盡意,三令作五申。
現代: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古代:天高地闊,欲往觀之。
現代:畫面太美我不忍看。
古代:盡美盡善,不忍卒觀。
現代: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古代:君莫欺我不識字,人間安得有此事。
現代:戰鬥,你不孤獨。
古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現代:我有知識我自豪。
古代:腹有詩書氣自華。
現代: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古代:斯言甚善,余不得贊一詞。
現代:認真你就輸了。
古代:石火光中爭何事,蝸牛角上莫認真。
現代:人家只想安靜的做個美男子。
古代: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