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晏嬰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件事,跟左右的臣屬說:「晏嬰是齊國擅長說話的人,現在他將要來我國,我想要羞辱他,有什麼辦法呢?」
臣下回答說:「等到晏嬰來了,臣命令屬下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你就問說:這個人是哪裡人?屬下回答說:齊國人。大王問:犯了什麼罪?屬下回說:犯了偷竊罪。」
晏嬰到了楚國,楚王賞賜他酒。喝到暢快的時候,有官吏兩人綁著一個人來見楚王。楚王問說:「被綁著的這個人是誰啊?」
屬下回說:「是一個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看著晏嬰說:「齊國人本來就擅長偷竊嗎?」
晏嬰從座位上起身,恭敬地回答說:「我聽說橘子生長在淮水以南就長成橘,生長在淮水以北就變成果實苦澀的枳。枝葉看起來相似,實際上味道不同。之所以會有這樣差異,是水土的差異所導致。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會偷竊,到了楚國就學會偷竊,難道不是楚國的水土風情讓人民變得擅長偷盜的嗎?」
楚王笑著說:「聖明的人是不可以跟他開玩笑的,我反而是自取其辱了。」
【例】由於主事者以身作則,於是風行草偃,全體一致躬行。
【例】父母常常在小孩還在牙牙學語時,就要求他們學習外語,真是揠苗助長!
【例】爺爺將家族的世系繪製成一張表,附在族譜後面。
例:橘色背心在陽光下發光。(視覺)
例:與垃圾為伍不丟臉
說明:將「垃圾」轉化為人,可與之為伍。
對偶修辭的功效,在於能使讓文句具有形式對襯之美。善用對偶,可使文句互相對襯,除了兼有形式美,唸起來更富有節奏感。(資料來源)
例:「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例:收掉我們製造的骯髒,吸納我們丟棄的臭味。
說明:「收掉」對「吸納」,製造的骯髒」,「製造的骯髒」對「丟棄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