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兩個或以上的分句並列組合而成,分句之間的關係是平行或相對的,沒有主次之分。這類複句多用「也」、「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等關聯詞語來聯結。
綠樹參天的神木,有的被雲霧環繞著,有的被各類蕨類植物附生。
我們坐在山坡上,一邊欣賞著皎潔的月亮,一邊聽著媽媽訴說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競選期間,助選員不是去拜票,就是去拉票,真是辛苦。
幾個分句一個接一個地敘述連續發生的動作或事情,分句之間有先後的順序,一般用「就」、「接著」、「首先……然後……」等關聯詞語來聯結。
由兩句或以上的分句組成,分別說出幾件事情或幾種情況,表示從中選擇一項,用「還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等詞語來聯結。
靜儀為大學選科感到萬分苦惱,是中文系還是歷史系,她仍然猶豫不決。
或者你努力考取好成績順利升班,或者來年重讀,只有兩個結果。
比賽只餘下最後兩名參賽者,不是紅衣女生勝出,就是黃衣男生贏。
要不你離開家裡從此自己生活,要不就聽從父母說話安份守己。
老師鼓勵凱琪與其自怨自艾,不如發奮圖強創出一片新天地。
哥哥寧願辭職創業,也不願留在這間沒發展機會的公司。
由兩個或以上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表示一個意思,後一個分句在範圍、數量、程度、時間等方面所表示的意思則比前句更進一層。這類複句多用「並」、「更」、「不僅……也……」、「不但……還……」等關聯詞語來表示遞進關係。
老師除了教導我們課本上的知識外,還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正確態度。
例句︰妹妹乖巧聰穎不但深得家人疼愛,而且同學們都喜歡跟她做好朋友。
詠雯不僅是學校管弦樂團的一份子,也是游泳隊及排球隊的成員。
哥哥不單喜歡閱讀文學及歷史著作,更熱愛科學研究和實驗。
俊軒只顧打機既浪費時間又傷害眼睛,甚至令學業成績一落千丈。
因果複句由前後兩個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說明原因,後一個分句說出結果,從而表達「因果關係」的意思。
常見的因果複句關聯詞有:因為、由於、因此、因而、所以、以致、致使
因為妹妹準備升讀小學,所以媽媽決定辭去會計工作專心照顧她。
由於小華家裡改用能源效益較高的暖爐,因此今年冬天節省了不少電費。
由於疫情下經濟不景氣,因而爸爸經營了十多年的小食店無奈結業。
要不是琪琪和靜儀上完補習班後只顧聊天,也不會錯過巴士尾班車。
既然天文台發出寒冷天氣警告,媽媽就為妹妹穿上新買的保暖內衣禦寒
一般情況,轉折複句前面分句提出某種事實或情況,後面分句轉而述說與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對的意思。即後面分句才是說話人所要表達的真正意圖。
假設複句由兩個有假設關係的分句組成。前面的分句假設一個情況,後面的分句說出假設的情況實現所產生的結果。
條件複句是由兩個或以上、有條件關係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先提出條件,後一個分句則表示在這種條件下所產生的結果,是句子的重點。
常見句子:「只要」、「才」、「便」、「只要……就……」、「無論……都……」、「不管……都……」、「除非……否則……」、「不管……反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