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心女中是一所發展全人教育的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群、美各個面向的均衡發展,每一年都有好幾場的藝文展演,歷年來從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打擊樂、雲門二團的現代舞、表演工作坊的戲劇表演、張正傑的大提琴獨奏、尋人啟事的人聲合唱、美國哈佛鱷魚合唱團的美妙歌聲、歌仔戲、布袋戲......藝文演出非常多元,學校直接邀請藝文團體到校與學生面對面演出,真是所謂「藝術直達車~將藝術直送學校」,期能培養聖心學子的人文素養,在學生心中撒下藝術的種子,在生活中接觸到藝術的真善美。
藝術直送學校,「人劇團」蒞校演出。
11/22(週五)的午后,「人劇團」蒞校作戲劇演出「49號渡口」,校長、老師及高中部學生參加。人劇團除了打破師生傳統觀戲經驗,將演出舞台直接搬到台下,讓演員和觀眾近距離接觸。整場演出讓現實帶入劇場,也邀請師生加入節目的表演內容,將人們平日避諱談及的生死議題,藉由戲劇,共同演繹面對生死的集體圖像,而在節目設計中,也邀請師生入戲,分享有限的生命中要對誰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的議題。謝謝參與師生真誠地分享!人劇團沉浸式的演出非常觸動人心,讓我們深刻思索生命的意義及價值,除了是一場成功的戲劇演出,也是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課程。
師生分享劇中的提問
謝謝師生真誠的分享
高二忠廖允寧「49號渡口」觀後心得
觀賞完「49號渡口」這場演出後,我深刻的了解到,不管是道謝還是道歉,該說的時候就要儘快說出口,因為要是不說的話可能就來不及了。
49號渡口中,對於每個角色的刻劃也令我非常印象深刻,每個角色的故事都既感人又能引起共鳴。49號渡口是一場精彩又帶來許多反思的演出,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再看一次。
宗輔室謝其玶老師「49號渡口 」觀後心得
49號渡口,從舞台與觀眾的座位安排,感受到導演的用心與細膩,讓每一個參與者能在這樣的細心安排下,感受自己與舞台上的人是連結的,不單只是來看一場演出。很喜歡演員坐在觀眾席中,讓表演不是表演,而是我們在一起體驗、一起面對死亡,一起回顧自己的生命與重要他人的關係。
「面對死亡,是有意識活著的一個開關。」,身為生命教育老師,每次在上終極關懷的生死議題時,常常在思考到底要如何能幫助學生思考死亡這件事?49號渡口成功的用體驗死亡與演員的生命分享,讓人心中最真實的情感被觸動、被打開,在場的每一位變得很親近,一種心被軟化的轉變,情感因而自然的流露,有勇氣分享自己內心的情感與聲音。我很感謝有這樣的一個戲劇演出,用這麼特別的方式呈現,與觀眾有許多的互動,讓大家的愛在分享中流動,對我而言,這不是一場演出,而是一堂成功的生命教育課,讓有機會參與的我們,在生活中更有道歉、道謝與道愛的勇氣。
藉由戲劇我們學習如何看待生命
愛要及時說出口,道歉也是。
魏雪玲校長感謝「人劇團」帶領大家學習生命的課題。
「人劇團」導演、所有演員與聖心女中師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