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下,淡水河畔」是聖心女中的地理相對位置,本校社會科教師運用這樣的「地利」,發展出給聖心山海子民的「藍色公路──愛戀契馬諾」特色課程。
歷史趣問妙答、公民活動闖關等方式,讓學生走出校外延伸學習,進而對自身居住的土地有親切的感動。
龍應台曾說:「學習歷史,是為了讓我們知道它們的起點。」知道起點,對於一件事物或地點,才有美的感受、情感的投射。聖心女中藍色公路課程讓學生看到淡水河流域發展的「起點」,西班牙殖民北臺灣時,運用淡水河的資源,讓臺灣也進入了大航海時代的網絡中。
從這個角度而言,聖心女中的特色課程──藍色公路,正是一個探勘臺灣早年經濟動脈的探究課程。
老師們期待除了地理實察或培育國際眼光等遠猷鴻圖,它某種程度也能喚醒一顆年輕的好奇心。好奇著河岸養鴨人家,好奇著不曾真實見過這般的觀音山霧中風景,好奇著書上所描述:「一水通津,出海之涘,賈帆葉葉,潮汐下上,去來如龍,貨舶相望」的古雅文句。
我們期待著這趟校外教學不僅僅是一次課程和教學活動,更了解到平時在課本中的文字都是在描述、解釋我們生活周遭的現象,讓課堂上的知識變成一種帶得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