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術診療室》

《仁心仁術診療室》:痛疼與疼痛間的距離

梁予瀞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中醫理論「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由《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發展而來,意指人體氣血不通暢才會感覺到疼痛,若不會疼痛則表示身體十分通暢健康。而在〈仁心仁術診療室〉中也能看到類似此理論的說法:從生理痛覺感知到心理層面的傷痛。

〈仁心仁術診療室〉由 sat-ba̍k-hî 團隊製作,透過烏腳病在李醫生1 童年所殘留的記憶出發,結合擁有台文反序複合詞性質的痛疼thàng-thiànn與疼痛thiànn-thàng2 作為根基,以診療的形式帶領觀眾藉由痛疼去發現需要被疼痛的地方,找到屬於自己身上的現代烏腳病。

作品由互動式網頁與線上診療兩個部分組成,而線上診療又分為團體和個人診療。


從互動式網頁「疼痛」所有觀眾

互動式網頁由影片與互動遊戲互相穿插,若以作品的診療形式做比喻,觀看過程就像初診掛號般,是還沒進入診間前,護理師會先衛教宣導、讓病人了解看診內容的環節。


影片主要是李醫生分層解析童年與烏腳病的連結,同時點出當時不懂台文反序複合詞引發的疑問──世界是如何疼痛,又是如何痛疼?接著透過姑婆口述的故事內容將病症的想像具體化,最後則是回到作品主軸,以烏腳病作為隱喻,引導處在疫情而無法自在和外界互動的大家,感知到自己也罹患了現代的烏腳病。


另一方面,穿插的互動遊戲則是配合每段影片進行層遞設計,從藉由題目選填釐清痛疼與疼痛的區別,到結合烏腳病相關文本的內容,結尾則以彈出視窗呈現問題,體驗者一一點選後,將導向診療預約表單或線上診間網址。


經由影片與互動遊戲交錯的形式,前者構成了有脈絡的劇情進行,後者又隨著劇情進行變換互動方式,使網頁本身除了替後續參與線上診療的觀眾進行前情提要,對於沒有預約到線上診療的觀眾,也不會因為未參與後續而對作品有斷層般的不完整理解,由於線上診療的預約名額有限,沒辦法顧及所有想參與的人,因此這種演繹算是相當擴大受眾的選擇,個人認為是既細膩也十分盡力「疼痛」所有觀眾的部份。




團體診療:為線上視窗打造的舞台劇感

線上診療則是用 google meet 作為展演載體。一進到團體診療,團隊中除了李醫生外,其他成員在各自的視窗內皆套用了診所的虛擬背景,身穿白襯衫並配戴口罩,試圖營造出具體的仁心仁術診療室。


李醫生先是螢幕分享台南老家的 google map 截圖與即時繪圖,分層解構建築配置,講述自己對「既是診所,又是家」這件事感到困惑,再引用腳底穴道圖,講述在按摩時會根據按壓地方的痛感察覺身體病症這一現象,接著以童年兩次腳受傷而感受到別人關心的經驗,由淺入深呼應作品的主軸――從痛疼發現被疼痛的地方。


除此之外,口述過程也加入了動作、音效與燈光等元素,在視窗中呈現類似舞台劇的演出形式,像是講到乒乓球時拿出乒乓球彈地,提及雙腳帶自己到了很多地方時,將燈具舉起並抬腳踢燈泡,以燈泡為地球之擬物,同時結合燈光變換,製造回溯過往的超現實感等手法,透過戲劇表現將演說式展演Lecture Performance賦予更豐富的美學價值,也藉此為疫情之下的表演藝術展演型態拋出更多可能性。


雖瑕不掩瑜,但或許可以提醒觀眾將李醫生的視窗釘選至中央,否則在與其他觀眾擁有同樣大小視窗的情況下,並不易發現團隊安插的舞台劇感,若錯過了這一環節,體驗會近似於遠距教學,略顯單薄,是可以更妥善的部分。


個人診療:神祕學中的疼痛與痛疼

而個人診療的展演,在預約時就已透過填寫表單的個人資料開始,除了帶出像填寫初診單般符合主題的看診體驗,觀眾也可以在填寫時臆測診療內容,算是為之後的展演埋下伏筆。


診療過程中只會有李醫生和觀者兩人,從進入診間時就能深刻感受到特意保留的私密性,也因此個人診療才是最貼近真正診療室的展演。


李醫生在演出前會先將填在表單內的資料計算成星座命盤,因此診療內容即是依照其私下的星盤研究對患者進行人格分析、揣測,此形式讓觀展體驗就像在算命般奇幻又具吸引力,但李醫生並不會試圖對患者的未來斷言,而是放大人在尋求神祕學協助時渴望被說中、被理解的心態,在吸引觀者注意力的同時引導其回看自己,尋找身上需要被疼痛的地方。


縱使展演形式間的根本概念大致不變,但內容皆隨著其性質有漸進式又不重疊的調整,平面互動式網頁、虛擬診療室、一對一的諮商,這些轉換良好地避免了換湯不換藥的無趣與空泛,使過程產生了濃厚的溫馨感,也保護觀者因為被剖析而有不自在的牴觸。不過,雖然每項元素都有妥善的連結,但可能涵蓋太多內容想表達和延伸,因此在一些細節仍會期待有凝聚得更好的可能性。撇除這點,〈仁心仁術診療室〉仍是將診療室、烏腳病等冷冰冰的想像,進行了溫順的操作並找到了感性層面的出口。



【註解】

1 由創作發起人李欣穎扮演,身為台南學甲人,家人又是當地醫生的他,對烏腳病有相當深刻的感觸。

2 本文內之後所寫的痛疼與疼痛,皆指台文裡的意涵,前者可指生理與心理的疼痛,後者則有疼惜的意思。


《仁心仁術診療室互動影片畫面。

《仁心仁術診療室》互動遊戲畫面。

《仁心仁術診療室 》互動遊戲畫面,此內容為敲擊鍵盤上 a-z的字母後,會有相應的字詞掉落。


sat-ba̍k-hî 《仁心仁術診療室》

呂妙盈


組成這個作品的絕對不僅是「疾病」本身,而是和觀眾一起活在「病識感」之中的自療過程。


創作團隊 sat-ba̍k-hî 以 1950 年代在台灣西南沿海一帶的烏腳病為題,時至今日,人類正嘗試以各種形式阻絕病毒,並視之為日常的生存要務,當物理距離被拉長,疏離的心理狀態在社會蔓延,疫情正加深人我之間的空缺,彷彿 70 年前的怪病從未結束。


第一階段的線上劇場,以主角李醫生講述自家醫院背景,及「烏腳病」的印象作展開。年幼的他無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只能聽長輩說,然而傳言湊不足實體,小時候看到的病痛也一直是別人口中的樣子。影片前段用詼諧旁白訴說童年對烏腳病稚拙不解的狀態,對應到現實,即便是是個成熟的大人,在面對病苦也往往像個一知半解的孩子。內容提到姑婆的恐懼是洗滌烏腳病患者因為血流不止而浸溼的床單,「分不清是從何時開始,也不知道要洗到何時」,像是人對病因、罹病始末的不確定心理。後續指引參與者操作「疼痛 thiànn-thàng」和「痛疼 thàng-thiànn 」詞義辨識的習作,醫者不僅要醫治人的身體,更可貴是能疼惜患者,成為脆弱心理的支持。


此作品除了線上網頁的互動設計,另一階段是非常切合時況的線上診療。團體診療室由李醫生以獨白形式演出「腳」在他從小到大的外延意義,進行私密經驗的討論,並引領參與者觀察、觸碰、按摩慰勞自己的雙腳。診療的尾聲是一份給參與者們的線上藥單,點開網頁,參與者能透過字型構圖裡的鏡頭看見此刻的自己,往下拉是一整頁不能被翻譯的詩篇,不論是藥單,或是前導影片的文字雨,作者團隊使用實驗性的語彙來混淆時序,並創造難以序列化解構的詞句,觀看者會疑惑閱讀的文本究竟是醫療史中烏腳病患的心境,或是現下困於疫情的現世個體,sat-ba̍k-hî 給了觀看者自由且模糊的解讀空間,形塑一場獨特的閱讀經驗。


個人診療室的形式更為私密,直指懷舊 Nostalgia 的歷史概念,以尋根為軸心,用出生即命定的星盤時辰作為工具,與參與者一同切開對自身的理解,李醫師用星座相位的角度,像是針對病源分析,引導參與者找出心理壓力及緊張的根源,最後以在某一時刻即將變好的預言,讓對話成為處方本身,反映醫病者除了「仁術」也「仁心」的實踐。


在生活中,多少因為失落、羞慚而低頭駐足,卻不曾仔細看看自己的雙腳,腳掌在地上長出病根,生了厚繭,那團常常忘記處理、忘記善待的東西,隨著時間揉合了在各個狀態下累積的哀傷,變成一陀黑色物質,住在人心最深的內側。在作品中被反覆隱喻成為「現代烏腳病」的鄉愁、居家孤獨,以及對疫情未來的不確定,這些情緒就像是新時代的烏腳病,當病患以為病灶已隨著發黑的雙腳被截除,某天又突然在軀幹其他地方被顯現,如同「它」其實一直藏在我們的身體裡。生病的人不僅僅是一副亟需照料的皮骨,醫者仁心,有人說尚未老練的醫病者,會感同心理到不自覺把患者的痛都放進自己的身體裡,這樣的說法或許太深刻,但 sat-ba̍k-hî 的確在基於這樣的人性概念上成功打造一座兼歷史回溯與感性體驗的虛實診療間。


當代的我們如自我應驗預言,不自覺地陷入思想陷阱的詛咒,把身體作為在社會與文化下的工具,甚少在後疫情時代思考行動自由的替代,或是開展新的可能,重演烏腳病患者反覆經歷藥物治療、截肢的命運,等待時間與聊賴消耗著我們。體驗這個作品,會不斷想起那個時代罹病的人,他們的生命歷程也許就類似於那個時代的精神樣態。看完作品,騎太參與者能「疼痛 thiànn-thàng 」自己的身心靈,只要我們有所勇氣,照顧疫情時代下自己的身心狀態,「痛疼 thàng-thiànn 」就可能轉化成為解藥,我們終究得選擇先回望,才能拯救自己。


網頁互動設計:「疼痛”thiànn-thàng」和「痛疼 thàng-thiànn 」詞義辨識。

第一階段診療:線上劇場。

第二階段診療:團體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