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民間信仰-

早期的移民渡海來台時需要面對險惡的黑水溝,會感到不安及害怕,所以多數人會將家鄉的信仰帶來台灣。

定居下來之後,又因水土不服、衛生環境不好、時常發生械鬥,於是這些神明成為了移民的心靈寄託,

民間信仰就是這樣發展而來的。

湧蓮寺

湧蓮寺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主要祀奉的是觀音菩薩。據說清朝時有兩位僧人原本要帶著觀音佛祖的神像去化緣,不幸的是,他們在途中遇到了颱風,最後飄到臺北港附近。隔天,他們遇到了一位商人,商人在船上看到佛祖神像後,向佛祖祈求說:「若當日生意順利,回來後一定前來參拜!」結果商人那天的生意特別順利,收攤後,返回船上謝謝佛祖。當商人在祭拜的時候,香爐突然燒了起來,原來是佛祖指示要進駐蘆洲,於是鄉民們用茅草建廟祭拜,後來因為信眾太多了,廟宇無法負荷,在大家的努力下,湧蓮寺終於改建完成。那為什麼湧蓮寺叫做湧蓮寺呢?據說是當年在挖池時,池底湧現了五朵蓮花,漂浮於水面上,請示佛祖後,便命名為「湧蓮寺」。

保佑宮

保佑宮又叫作王爺宮,主要恭奉的神明為池府王爺 。清朝康熙年間,陳德元先生從福建一帶來台,因此帶著家鄉的池府王爺神像來保祐平安。因信徒越來越多,因此建立這座廟宇。當時此座廟是淡北唯一一座供池府王爺的寺廟,也是蘆洲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因池府王爺為福建泉州的陳德元先生先生所帶來的,這所廟宇成為蘆洲陳姓族人早期的信仰中心 。原先保和宮為木造,經過多次重建,屋脊上多了彩色剪黏的福祿壽三仙,還有彩鳳、麒麟。正殿祭祀大型三尊池府王爺神像 ,是第三次重建才新增的。

保和宮

蘆洲國小旁邊,主祀保生大帝,清朝宣統時創建。因供奉著保生大帝,又位於和尚洲(蘆洲舊地名),所以取名為「保和宮」。為李姓家族之信仰 。保和宮供奉的保生大帝,源自大陸白礁金鞍山, 於清乾隆 14 年,由李氏祖先李公正自家鄉 金鞍山寺帶來蘆洲,來臺至今已近 200 年。 在保和宮還沒建廟時,信眾每年都會前往淡水河對岸的臺北大龍峒保安宮,參加普渡等各項迎神賽會活動 ,雖然蘆洲的信眾愈來愈多,但大多數的人認為應先建湧蓮寺,後再建家廟(即保和宮)。 在日治時期時要開始興建保和宮,卻因為「皇民化運動」禁止臺灣人奉祀祖先,或各種廟宇慶典活動,嚴格控制道教團體的活動及申請。李氏祖先面臨廟宇難以興建的困難,最後李家的人想到把這座廟登記在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的私人財產裡面,叫作李保和,才興建成功。

忠義廟

忠義廟供俸池府王爺 。命名為忠義廟是因為要彰顯池府王爺「君愛國,氣佑民」的意思。忠義廟原本被建在洲後村 (新北市五股二重疏洪道 ) ,是五股洲後村村民的信仰中 心 。後來因為要建二重疏洪道,所以先遷至蘆洲灰磘重劃區堤岸邊暫時安置 ,最後遷到目前忠義廟所在的位子 (長安街上)。也因附近變得熱鬧,香火也日益興盛,可說是蘆洲最興盛的寺廟之一。現在的忠義廟真的非常熱鬧,廟的外面到了晚上會有許多小吃攤都開始營業,就好像夜市一樣。前幾年寶可夢這個遊戲爆紅時,這邊也成了大家的抓寶聖地呢!

九芎廟

這間九芎廟主要供奉的神明是鄭成功。現在的九芎廟旁邊有一棵大樹,叫作為九芎樹。其實原本沒有這座廟,只有這棵大樹。據說這棵樹是鄭成功率領軍隊來趕走荷蘭人時,經過蘆洲,在這裡埋藏大量軍火(火砲) ,所以種下來當作記號的。九芎廟雖然不大,但是香火興旺。這棵樹也因為太老了所以一度快枯死。最後又長了出來。這棵樹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家裡的小孩夜晚不睡啼哭的信眾,會把紅布繫在九芎樹的枝頭,祈求孩童平安無事,這也成為九芎公廟的另一奇景。

-天主教-

最早由西班牙人傳入北台灣,後來他們被荷蘭人趕走之後,就沒有甚麼發展,直到清朝時期郭德剛神父來到台灣,

天主教才開始真正的在台灣立足、 奠定基礎。天主教的主要精神是以犧牲奉獻的態度來關懷社會,著作有聖經一書,

以耶穌為主。

和尚洲天主教堂

在1887年時舉行落成典禮,也就是現在的蘆洲中正路上的「蘆洲天主堂」是台灣北部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就連國際紅星鄧麗君小時候常在天主堂遊玩和祈禱。現在的蘆洲天主教會的信徒大部分是來自中、南部來的原住民,比較少蘆洲的當地人。當然在新住民很多的蘆洲也有許多這裡的信徒!近年來,蘆洲天主教與蘆洲基督長老教會間常有共同的活動聚會。每年的復活節,神職人員及教友全體一起舉辦祈禱活動,為大家祈福是非常特別的活動。

-基督教-

最早是由荷蘭人帶入台灣的,後來被鄭成功趕走之後,直到清朝時開港通商之後,才逐漸興盛。

非常重視信徒能夠懺悔、改過及謙卑,著作為聖經一書,以耶穌的一生為主軸

和尚洲禮拜堂

和尚洲禮拜堂是現在的「蘆洲禮拜堂」,為馬偕博士在西元1874年創立。馬偕博士在興建這座禮拜堂時記錄下當時的當地的居民並不接受天主教,辱罵他們,甚至對著他們丟石頭,讓他們很困擾。所以興建教堂時,在教堂屋頂建兩座中國式寶塔狀的屋頂,代替十字架,希望能讓居民消除對不一樣宗教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