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只是你追逐的一個影像...!人生..有很多的無奈跟不完美,外面的事無能為力也就罷了,如果你對你的心還是無能為力,那只是自討苦吃..苦上加苦罷了..。如果你是一個修行人,到最後你只是確認這世上只有你 "一個人..",所有的人事物浮現在你的心頭..,都只是一個你自我認知的影像,所以我們的生命其實是你追逐的一個影像罷了,你對那個影像的定義決定了你的命運…。如果不去定義它(影像)呢? 它就跟你無關,不再會干擾你了..。
有人說你就是一隻獅子,抑或是一隻羚羊,在那非洲的草原,當..日昇之時,你就要拼命奔跑,獅子截取羚羊當獵物免於餓死,羚羊奔跑逃亡免予被獅子所獲,無論如何你都要拚命地跑,免於餓死或被吃..?..這種二元對立的社會現象的思想...對嗎?。生命沒有絕對,生命的盡頭,你終究要死..,你只有一人,你活在你的內心世界,我們都被自己的所處環境現象所迷,造成錯誤的思想、認知所拘限,你的生命就這樣一世一世輪迴,被自己拘限無法超越,無法解脫。當你定義這一切..,當你認為你是一隻獅子時,你定義你周遭的 一切..你忙著捕捉外面的羚羊,當你認為你是一隻羚羊,你定義你周遭的 一切..你忙著想逃離獅口,一輩子..,忙著..追逐你的所愛,忙著..逃離你的不愛,從來沒有停止,自己追自己的影像,追到累...,追到死..,你的所愛,你的不愛,只是你創造出來的影像..。【不用求真 ,情忘即佛]。
如果生活為了生命(生存),然而生命為了什麼?
人生開始是無,結束也是無,那麼中間的過程呢? 每一當下做應該做的事,勇於承擔,成就一切,走一步..捨一步,船過水無痕,到最後捨的乾乾淨淨的,沒有包袱。了無牽掛,問心無愧...一無所有。所有一切的物質都帶不走,每一是都空手來,空手來..。你要的是那一個生命的本能,那個得失自如,隨遇而安,包容萬物,那個來去自如的能力。
你是生活在心境,還是生活在環境?
面對生活...你要改變環境,或是改變心境? 抑或你的環境改變是因你的心境改變而變?
人們企求被愛,被愛的代價是要先去愛。就像蓋被自取暖,它是自己的反饋。你做的善惡、好壞、都會回饋到自己的身上。
你是一張白紙,你所造作的一切色彩終究必須拭去,當你執著它的存在時,這種擦拭是痛苦的,但是這些色彩如果有如天空的一道彩虹呢? 我們只能ˊ享受它的燦爛與精彩
甚麼是真正的幸福? 為甚麼所有的東西...好像你越追求卻離你越遠..,總是覺得不夠..不能滿足...? 。有些東西,它已經在你垂手可得的身邊,只是你越追..它越跑,就像在追自己的影子,乍看是真,追了就變成妄,變成煩惱。影像是你,你的真實反射,你只在當下,一念當下.....你追它,它又變成另外一個影像,你總是在追自己的影像..過去是夢,未來是幻..,而且它是追不到的..,越追它..它越跑..,叫做【無明追逐】,驀然回首,幸福..在你心不住意、不追意之處..。無念當念,一念不住。【離相即如來,離念觀自在,本來如是】。
你的心有苦有樂。有喜有悲,變化無常,它的本質什麼? 所以說:平常心是道。
心,面對當下這一念,如影隨形,變幻無常,面對這個影像(影子),怎麼辦? 若 讓他沒有影子,你的心就失去作用,但是有影子時...你去追,你去除影子,就變成妄,這是輪迴的開始,叫做妄想執著..,終不可求。唯一可以解的是...不求不除..,讓它來去,心如如。【心如大圓鏡,世間鏡中影。無執無取捨,世間出世行】。知~....,不除妄想(末那我執)、不求真(本來存在),空花幻相,拿來妙用,省省力氣任其自生自滅!無始無終,性相常住。無量光!無量寿!阿弥陀佛!
金剛經: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求色境心著相,心即有住,求音聲心起分別,就是生心,所以著相即生心,生心即著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無住為體,生其心而用。
如來無所不應,如來無所不住,以其無住為定,所以非有一個定可修,不迷而已,因不迷而生慧,慧則可用,應一切相,呈一切相,而不迷,所以定慧一體,體用同時。【日何曾起落,爰汝被境戲,心地又一景 ,不著現豁日】。
何謂悟? 反聞。 見物,悟其理性,至理無言,因其具足,本然,無所不住,不能自見,自悟,本身即是。若有它生,若有它悟即是妄。真妄一體,知而不隨,離妄即真,不迷即是。所以要離三心去四相。三心不起,持覺不失。【心能現諸念,覺之而不隨,念念本同根,相煎何太急?】
一切境遇,緣起緣滅,了不可得,所以叫【諸法空相】。一切念想,六塵緣影,追了就是妄,所以叫做【諸法寂靜】。一切相了不可得,本空,一切法六塵緣影,本幻,你只能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無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是觀,觀如是,因為本來如是,所以只是觀,遍滿、具足,叫觀照,自照,所以照徹一切,卻無所照之處,若立所則生妄,照性亡矣,真妄同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二,不染即是,所以離妄即真。
【不染不除, 離分別見,
不用求真 ,情忘即佛,
知一切法 ,即心佛性,
成就慧命 ,不由他悟,
轉識成智, 離忘即真,
真即法王, 不覓自見。】
【徹卻】,譯言立斷,立即斬斷妄念之流顯露出真性來。上師傳法時,常用這個方法,抓著你當下的一念而作直指。先讓弟子安住一刻,然後忽然插上一句:現前一念就是你的本性!這一句話猶如利刃一樣,把你的攀緣妄心切成兩段,即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是心無攀緣之時,那清淨的、素樸的、赤裸裸的心就現出來。對上師直指,若能當下認識,即當下開悟。這就是【徹卻】的見性方法。--劉立千老居士--
----
勝法 11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