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營研討問題集
1. (各組可選擇 1~2 項為各組討論之議題或自提討論問題,採無記名)
2. 曾經什麼事對你有很好的啟發?
3. 你認為你是一個甚麼樣的人?描述自己
4. 與家人 (父母、兄弟、夫妻、子女...) 相處,你覺得你或他們需要作何改變?
5. 在公司或者社團中,你在意的是甚麼(和諧氣氛、有成長、有利益)?為甚麼?
6. 為了讓自己更好,你需要做甚麼改變? (例如好高騖遠、患得患失、沒自信、缺乏勇氣、沒恆心、沒耐性、知識技能欠缺、人際互動需加強...) 你覺得學佛對你會有什麼好處?
7. 好的思想觀念和好的生活態度,對青少年有什麼幫助?
8. 何謂「從心開始,從新開始」?
9. 讀書重要嗎?為甚麼?你真正的興趣是甚麼?
10. 你覺得做個有錢人或做個有用的人重要?
11. 對自己將來交男女朋友和理想伴侶的看法?
12. 對於您目前的生活滿意嗎?通常您是如何釋放壓力?舉例而言
13. 你覺得你對朋友有幫助嗎?或是你只注意他們對你有甚麼好處?
14. 你心目中的良師益友?條件?
15. 你如果一個月没有手機,受得了嗎?為什麼?
16. 你喜歡網路遊戲嗎?為甚麼?
17. 行行出狀元,你將來想當哪行?
18. 對自己未來五年內的願望?你的未來職涯選項及規劃?如何達到?
19. 個人問題(陳述):
▊近來一些新人或其他居士所提的問題
1. 各個宗教都教人為善、行善,佛教有何不同?人乘佛教又有什麼特別?行善為何要學佛?
2. 很多寺院看來都是標榜正法,可是常常都在收錢,怪怪的,要如何分辨是否為正法?
3. 社會上邪教也很多,有假借佛教名義教人健身、教人有效消除業障、甚至教人快速開悟。這些並不是壞事,為何稱之為邪教?他們也是講「覺」,這跟那些標榜正法的正統佛教寺院差異在哪?要如何分別正與邪?
4. 年輕人要工作、帶小孩、還要照顧長輩,怎有辦法花太多時間修行?
5. 人乘佛教道場共修時人數比起一些較有名的道場而言,人數為何這麼少,而且多數是老人?
6. 常常聽到老師或一些前輩開示時,面對生死都好自在灑脫,對年輕人而言太難了,一般人根本做不到,也離我們太遠了。
7. 有人很投入宗教,嘴巴講得頭頭是道,在接觸宗教事物時,慈眉善目,可是碰到其它事情,發起脾氣來也沒什麼兩樣?
8. 為何佛教不採用類似基督教團契方式,以增加年輕人的參與?卻常穿著寬鬆隨便,而要年輕人做一些類似靜坐,拜懺,念佛,誦經等等,這些似乎比較適合老年人。
▊綜整濃縮版:
1. 請描述你認識的「自己」。(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 為了更好的自己,你要做什麼樣的改變? (例如:好高騖遠、患得患失、沒自信、缺乏勇氣、沒恆心、沒耐性、知識技能欠缺、人際互動需加強...)
3. 在眾人當中被圍繞的你,能與他人溝通互動無礙嗎?(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女、朋友……)
4. 什麼叫做好「伴侶」(男朋友、女朋友、閨密……)?
5. 當你遇到困難時,你如何解決?如果有對象可以傾訴的話,你要找誰討論?
6. 你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標嗎?(到目前為止是成功還是失敗)
7. 要做有錢人還是要做有用的人,哪一個比較重要?
8. 對自己目前的人生還滿意嗎?你是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
9. 如果一個月沒有手機,能活下去嗎?(導正如何使用3C產品)
10.陳明安老師有說過:「人生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學佛修行。」他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