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n 26, 2021 2:24:27 PM
我們的心都在【看到】與【沒看到】之中起落、選擇,其實我們一直有看到,看到有、也看到沒有,但是你為甚麼不依那個一直有看到的那個(覺知),而不去做分別選擇,懂嗎,那就是你的佛性啦,那個有跟沒有是眾生啊,啊佛跟眾生有沒有同時存在?是不是你選邊站,你選擇有跟沒有那一個,你為甚麼不選擇一直有看到的那一個,那就是你的佛性啦,需要你修媽?那是你修出來的嗎?
外面萬物叫作【世界】,外面現象界的物質叫做【色類】,心中的影象,叫作【萬法】,念頭叫作法,心中產生影像叫作【色蘊】。內心叫作【法界】,呈現在你內心叫做【影像】,你心中對於影像產生的分別見解叫做【色蘊】。
外面的世界緣生緣滅,你帶不走,叫作【四大假合】,內心的法界,產生五蘊,只是覺受(知道),拿不出來,不能受用,所以【五蘊皆空】。
我們活在色蘊之中,它只是心中對世界的一種感覺,一種念想而已,一切法是要破除你心中的念想,要告訴你,這些想象,這些影像是空,是不存在的,你也帶不走,它不存在,是"空"。外面四大假合,你不曾擁有,裡面五蘊皆空,也沒有真實地存在,那麼外面的世界你也帶不走,不是你,影像是空,也不是你,剩下就是【鏡子】,所以剩下本心(鏡子),不生不滅的本心。
所以學佛修行,不識本心學佛無益。
在沒有執著外面,產生影像之前的那個,就是【本心】。學佛修行就是為了要明白這個本心,找出這個本心,不生不滅的本心。
我們的心都在【看到】與【沒看到】之中起落、選擇,其實我們一直有看到,看到有、也看到沒有,但是你為甚麼不依那個一直有看到的那個(覺知),而不去做分別選擇,懂嗎,那就是你的佛性啦,那個有跟沒有是眾生啊,啊佛跟眾生有沒有同時存在?是不是你選邊站,你選擇有跟沒有那一個,你為甚麼不選擇一直有看到的那一個,那就是你的佛性啦,需要你修媽?那是你修出來的嗎?
壇教授師: 蔡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