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碗陽春麵」的故事。民國95年,有一位母親因子宮頸癌末期住進了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的安寧病房。她的五個孩子在病房陪伴照顧母親。用餐時間到了,醫院社工帶其中的三名小朋友去吃麵;他們三人合叫一碗陽春麵共吃,還不忘留半碗要給媽媽和哥哥弟弟,真讓人感到不忍。這家人雖貧困,卻樂天知命、相互扶持。
後來母親過世了,但是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安寧病房的周希諴主任信守承諾,持續透過電話、臉書方式關懷那家人,有時也親自去探訪他們,或約他們吃飯,一路陪伴那五個孩子成長。現今,長子長女皆從軍,撐起家中的經濟重擔;老三就讀高職、老四跟隨父親到山上工作,老么則還在就學中。
這一家人勵志的故事以及周醫師的善行,看了讓我覺得很感動:魏家在困境中受人幫助,但卻不怨天尤人,而是有骨氣的自己努力脫離困境;從這裡,我學到「人不能全指望別人,自己奮發向上努力站起來才重要」。古話說:「自助者,人恆助之」,在「一碗陽春麵」的故事裡就是個確確實實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