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我們的再造工程

一、前言

於美國炒熱的企業再造工程旋風下,美國與日本的企業界紛紛在三年前掀起了企業的再造工程 (Reengineering)亦稱為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因當時正好日本泡沬經濟崩壞下,企業打出Restructuring ( 企業事業的重新改造 )效果不彰,產生了許多後遺症,應運而生的就是徹底的再造企業工程。

二、再造工程之意義

再造工程並不是要修改企業,而是從頭重新開始,亦即再出發的意思。把產業界200年傳下來的老包袱、老思想、老方法、老組織的配列捨棄,因這都是舊時代的產物,再造工程最重要的是以目前市場之真正需要與技術力為前提,如何來藉著重新組織來推行有效果的工作,其重點為:

1.把握現在、預見將來、忘卻過去。

2.不可只靠過去成功經驗。

3.把焦點集中在瞭解顧客、市場對企業的需求是什麼。

4.丟掉舊傳統物( 如舊智慧、舊方法、舊制度、舊思想…等 )。

5.常常回到企業經營原點來重新正視工作。

三、我們公司的再造工程之三個C

我們要針對經營環境嚴峻惡化時代提出實際有效對策,以企業再造工程觀點,應把變化因素列入首要預測其變化,訂出對策並以具體的活動來推動。目前環境下我們面臨三個C的三大主因:

1.Customer (顧客)

2.Competition (競爭)

3.Change (變化)

上述三個C瞬時變化萬千,不管企業規模多大,企業種類、企業狀況都是共同存在的對象,三個C於我們公司可分析如下:

1.顧客的變化

(1) QCDS(品質、成本、交期、安全)的要求激烈變化。

(2) 越趨向少量多品種成品之要求。

(3) 一貫作業之發包增多( 如從組立、板金以至塗裝一齊發包 )。

(4) 要求更高機能的塗膜。

(5) 要求從塗膜設計到服務機能之一體化。

(6) 要求塗膜性能的高度精密化。

(7) 要求隨顧客之移出海外之服務支援。

(8) 積極協助協力廠商。

2.競爭越激烈

(1) 異業的參入競爭。

(2) QCDS的競爭。

(3) 塗裝技術之改善與技術競爭。

(4) 情報、配送產品等之服務競爭。

(5) 與上游產業如鋼材、鋼構產業的競爭。

3.變化的加速化

(1) 顧客、競爭者的變化加速。

(2) 機器人等電子機械技術開發加速。

(3) 自動化生產工程之加速化。

(4) 3K勞工的離職率加速。

(5) 員工之加速高齡化。

(6) 主要顧客的產業外移加速。

(7) 同業等材料開發加速。

(8) 被塗物村料變更加速。

四、再造工程之基礎定點

再造工程針對〝成本〞、〝品質〞、〝服務〞、〝速度〞等,為徹底實踐而激烈的改善,把每一個工作過程重新考慮,並從根重新規劃。亦即完全瞭解其想法,重新正視現狀,給予從基本重新規劃適合我們自己公司的推動方法,創造我們獨一無二的再造工程技術。

所謂需重新思考者,首推〝我們的理念〞與〝經營方針〞,再來檢討到底我們公司為社會貢獻了什麼才存在於社會,我們將繼續為社會與國家做些什麼貢獻,更重要者,要投入所有同仁的心靈與心血,掌握住我們的經營理念,經營上最基本者為正確的經營理念。我們的經營理念〝共識、幹勁、創新、回饋〞深深根植於每一同仁心底,我們的技術、業務、管理才能真生活生生的應用自如,全體一致才能燃燒著使命感來努力奮鬥。

五、我們的實踐方法

再造工程活動的實踐不外是根據再造工程的想法來進行企業經營的解決問題,我們有下列各項方法:

1.經營者認清經營狀況下宣言「再造工程」。

2.以CWQI委員會為骨幹組織「再造工程中心」。

3.經再造工程中心核心幹部找出經營上多方面的問題點

4.為促進員工的問題意識、改革能力、實施研修會。

5.把改善重點課題明確化。

6.針對重要課題訂出具體的對策。

7.實施對策過程的教育訓練。

8.統御改善情形的追蹤並予評價。

六、結論

從經營階層、管理階層以至作業人員站在其崗位,了解經營實際狀況,決心實踐再造工程。時時存有危機意識,落實教育訓練、QCC活動、5S運動、提案活動、日常要項管理活動、內部稽核活動、方針管理活動等,把握再造工程之三個C,才能創造更有利營運績效的再造工程。199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