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循環型經濟社會之來臨

一、

邁入廿一世紀企業的永續經營繫於對3E (Energy, Environment, Economic)亦即能源、環境、經濟問題能同時滿足的經營,才能存續於人類社會。

其中的環境問題將是三者之第一順位,世界上最先提起環境問題重要性者為1972年由歐洲各國知識階級構成的羅馬俱樂部發表的「成長的界限」,這本書被視為環境問題的聖書,其提出的警告為針對以經濟效率優先的價值基準來促進時代進步繁榮,將來必發生資源枯竭。

環境受破壞致使地球與人類遭受滅亡的危機,當時對此警告大體上的人沒認真來關心,直到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人類逐漸了解地球因CO2的溫度上升化、大氣污染等嚴重性,全球才掀起強烈的環保意識。

最近新任環保署長郝龍斌上任時,宣示未來處理企業污染事件絕不手軟,「該罰即罰」、企業該停工的就停工,而且環保與經濟兼顧時,環保比重將加重。郝署長強調「環保優於經濟」,可見圍繞著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上都強調了環保之第一優先,在此現實問題上,21世紀當前的社會應轉型為循環型經濟社會。

本來生產為中心的經濟社會中,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對廢棄物問題認識不夠,殊不知隨著科學進步、生活水準提高,人類意識到廢棄物的不當處理或不控制,直接、間接影響人的健康,最終還是會演變成人類地球的崩潰滅亡。

二、

目前雖有科學化焚化爐或掩埋場來處理這些廢棄物,但都有個界限,例如戴奧辛問題將是人類最大的殺手。

對這些廢棄物的處理再循環使用、可回收資源再使用,亦可節省資源等實際有利人類的方法。

所謂的3R循環型經濟社會應運而產生,3R為jReduce(減廢)kReuse(再使用)lRycircle(再循環)。

過去我們提倡1R的Rycircle以人身體的血液循環比喻,製造業猶如「動脈」,另一方面,廢棄物處理或公害防止技術等產業即如「靜脈產業」,動脈與靜脈在人體循環上是缺一不可的,對含有多量氧氣的動脈來說,靜脈即含有各種不同老廢物,但人體是經此動靜二脈互動才能存活人間,打通此任督二脈之重要性,就如人類社會上所有循環型經濟社會的生生不息運轉之重要,但實際上單靠循環的補充大量消費物之使用,還是存在許多問題的。

因此最近強調「循環」前,應從生產階段對使用的資源來減廢或削滅,且對使用後的製品中把能再使用的材料、零件、部品等積極的再使用或想法延長其使用,絕對沒有零廢棄物的社會。

但我們儘可能從如何來減廢、再使用、再循環、把資源或能源再利用,才是人類永存之道。下圖即是持續可能的循環型經濟構造圖。

三、

循環使用是廢棄物的再資源化的關鍵,還是在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社會上的資源利用的削減與抑制廢棄物的發生與削減廢棄物來著手。

循環型經濟社會的先決條件為「投入的最少化」與「排出的最少化」,針對製品的廢棄物循環對策,唯從3R開始。

(1)削減(Reduce):

是抑制廢棄物的發生,通過省資源化或長壽命化提高製品的製造、流通、使用效率,盡可能減少廢棄物,極力減少資源的利用,亦即省資源化、長壽命化、維護修理、提高性能、機能。

(2)再使用(Reuse):

一旦使用過的製品要回收使用,適當方法處理盡量再使用,亦即製品再使用與謀求部品再使用。

(3)再資源化(Rycircle):

一旦使用過製品或回收製造上產生的副產物,盡可能當原材料再利用(Material Rycircle)或者能源如燃燒熱的利用(Thermal Rycircle)。

四、

由上述3R循環型經濟社會的來臨,使我們產業界起了很大變化。

(1)從設計開始到製造、銷售過程,考慮減低環境負擔問題。

(2)隨應製品特性實施Reuse與Rycircle。

(3)提供維護多樣化的製品與服務。

(4)促進原材料產業與加工組立產業的提攜。

(5)實踐以L.C.A.(環境壽命評估)為首的環境滿足經營。

(6)實施自己排出產業廢棄物的循環使用與妥善處理。

五、結論:

邁入21世紀,我們的永續經營持續成長的循環型經濟系統構成基本條件有二:

(1)針對必要的資源、能源,應儘可能少用枯竭性資源、能源,並儘可能利用可再生資源、能源,對將新投入的資源、能源與削減(投入最少量)。

(2)隨經濟活動所發生的廢棄物、CO2等有溫室化或臭氧或產生戴奧辛等有害化學物質、有害廢棄物等影響生態環境負擔物質,要儘可能少排出(排出最少化)。

我們的使命『美化環境、防止物體腐蝕,全面品管、奉行顧客至尊』越來越加重,盼大家在共識下來盡每個人的責任。200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