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個企業的形成,大部分在創業初期都為了"生存"、要賺錢才能活下去之動機而開始,但如果單純為了賺錢而拚命工作,似乎像被錢鬼驅使才工作。有些人努力邊學邊工作後發現,能把每天的工作當作為了健康、鍛鍊身體,當有一天能夠完成一件任務並與同事享受其成就感時,你就不覺得每天上班只為了糊口賺錢、庸庸碌碌,而是背負了一種神聖的工作使命,為社會創造價值,你將會發覺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二.日本網路新貴掘江貴文之背道經營
掘江貴文CLive door杜長)東京大學肄業,於1996年以600萬借款當資本而起家,不到十年功夫,成長至擁有44家子公司,其年銷售額約784億日幣,成為擁有員工2,450人的大企業。去年初惡意併購富士電視母公司日本放送局而搞得沸沸揚揚,甚至出書引人側目,其狂言「人心可以用錢收買」的豪語同時獲取不少年輕一輩的支持,很多媒體將他喻為 「日本的比爾蓋茲」,紅遍了全日本,甚至全球。
然而,因其不恪守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鑽法律漏洞的本事,靠著好幾次的股票分割,一股變十股,最後膨脹到發行股票超過10億股,刻意抬高股價,玩盡了"金錢遊戲"。於去年9月粉飾決算,東窗事發,東京地檢特搜部深入調查才逮捕人獄,真是戲劇性十足。
這是完全沒瞭解經營企業的真諦!企業一旦成立就是社會公器,應負其企業的社會責任,而掘江貿文卻忽略了一步一腳印的踏實經驗,自始就想一步登天。
三.創造企業的核心價值
掘江貴文運用財務槓桿,直接衝撞日本社會傳統的經營作法。經營企業不是 "做生意"而是 "經營事業",掘江貴文違背了日本傳統的「科技與管理」。
很多創業者通常是基於其他驅動力最後賺到錢,是因該公司能創造產品品質與服務顧客,完全依賴研發、製造、行銷讓顧客滿意,尤其時時把企業對社會的責任視為己任,改善製造環境,與員工同舟共濟,創造利潤回饋給股東、員工、社會。
經營者要有遠見力、決斷力與執行力。有句聞名於世的話:「制握材料者會制握技術,制握技術者才能存活於地球」。
誠如中鋼期刊第725期中提及,中國大陸及印度合計約有24億人口,其經濟成長快速,對能源與鋼鐵產品需求激增,若不確保煤、鐵原料及半成品來源,將被淘汰,『資源有限,創意無窮』。
目前制擎21世紀是電子業 (IT情報技術)。以一個人來比喻(1)頭腦相當於半導體技術(半導體材料、半導體零件、半導體迴路);(2)臉部相當於顯示器(如液晶、電漿與映像管等傳遞設備);(3)心臟相當於電源(電池)、二次電池技術,這些硬體、軟體技術都與省能源、低成本有共同性,再進一步即所有傳統行業技術之創新都與之息息相關。
由此可知,經營企業的真諦在每個人發揮能力、效率回饋這社會,地球才能存續。
四.結 論
要企業經營得負起社會責任,需從企業經營中之寶貴資產-員工開始,希望每一位員工儲蓄人生過程中應具有的財富,亦即健康、品德、人際關係、知識、金錢等五大項。
首推健康!有了健康才有其他四種財富,假使健康是1,其他四項是0亦不為過,因為沒了健康,其他四項必無法擁有,可見健康比金錢重要。年輕力壯時,除了工作上力爭上游外,更不可忘記累積健康的資本,每日有規律的起居飲食、適當的運動及休閒皆不可或缺。
其次是累積品德!因為品德是人的第二生命。為人忠誠守信、明辨是非、腳踏實地、不欺瞞、不虛偽,彼此信任、做事奉公守法、實事求是、不混水摸魚,這樣內在修養高尚的人,無形中將會使其人際關係累積成重要資產,影響所及,無遠弗屆。
得到上下員工的倚賴、社會大眾的信任、趁此學習別人優點、汲取各種知識技術,金錢自然而然向你湧進,人生資源亦取用不盡,隨而變成企業經營上核心的力量。
各級主管及員工每天殫精竭慮的把事情做對或找對的事情做,進而開拓新產品、新市場、新顧客、增加營業利潤、創造價值、造福人群、社會,這才是經營企業的眞諦。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