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綠活親海 港南國小

2022綠活親海 港南國小


撰文:文/李月美/七里香 

圖片:圖/曾珮璉/芙蓉

日期:西元 2022 年 95日 

地點 :香山濕地

日期: 111.9.5 (學生場)

總召: 彭成源(天狼星)

解說員:彭成源(天狼星)、張弘城(長頸鹿)

實習:李月美(七里香)、曾珮璉(芙蓉)

參與人員:港南國小2位老師和20位五年級學生

由於疫情嚴峻分會宣布綠活親海小旅行4月到6月所有的場次都往後順延。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兩年多來,除了日常生活大受影響,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也紛紛停辦,讓人覺得可惜,當我聽到大家期待的綠活親海小旅行將在9月起再次啟動,真是令人特別開心!

 今天早上還不到8點40分,港南國小的兩位老師已經帶領20位五年級的學生搭乘遊覽車來到第一站--新竹市環保教育館,小朋友們穿著鮮豔整齊的運動服裝顯得活力十足!

開場活動是由天狼星主持,首先他請小朋友要感恩學校的老師願意為他們申請綠活親海小旅行,才有參加的機會;接著說明今天的行程安排,並請解說員出場自我介紹;最後他叮嚀小朋友探訪香山濕地時要換上雨鞋,聽從解說員的指導,不要闖入泥灘地,讓鞋子陷在泥灘拔不起來,造成只能把鞋子捐給濕地的後果,每位小朋友都非常專注地傾聽天狼星的說明。

今天參觀環教館的「垃圾與生活」和「溼地守護天使」兩個展示區,小朋友分成兩組由天狼星和長頸鹿來解說。

長頸鹿先向小朋友提問,每個人一星期平均製造多少垃圾?小朋友各自回答後,長頸鹿公布答案是8公斤,他讓小朋友輪流提起8公斤的重物,大家都說好重啊!他提醒小朋友若是不做好垃圾分類,把資源回收再利用,地球的垃圾很快就爆滿,下一代就沒有美麗乾淨的環境。接著小朋友來到垃圾分類體驗區排隊,每個人輪流推著各種垃圾的小車順著軌道送到目的地,如果分類錯誤,機器會亮燈並發出提示聲,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還有人故意闖入錯誤區,想要挑戰機器的智慧。

長頸鹿帶小朋友來到「循環經濟」區,說明現在的企業商品很重視資源再利用、降低浪費、減少廢棄物,讓資源的副產品或損壞的商品都能進入新的循環,成為新的原料,可以更環保,也能降低生產成本,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例如:咖啡渣、廢棄輪胎、寶特瓶、玻璃……都能夠回收再利用,製造各式各樣的新產品給大家使用。

當長頸鹿帶著小朋友走到大廳後側的「溼地守護天使」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香山濕地的地圖,螢幕上海浪不斷地拍打著長長的海岸,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他解說濕地的意思和濕地的重要性,依賴濕地生存和繁衍的鳥類非常多,濕地可以淨化水質,所以濕地又有「大地之腎」的美稱。

最後,長頸鹿解說留鳥與候鳥的不同,台灣能看到的鳥類大部分是隨著季節遷徙的候鳥,只有少部分是台灣本地的留鳥,他請小朋友在地球儀上找到臺灣的位置在哪裡?再引導小朋友觀察候鳥飛行的路線,這個地球儀是以候鳥的視野看台灣,南極在上面,北極在下面,對小朋友而言是很新鮮的經驗喔!

 

結束環教館室內的參觀,緊接的就是同學們最期待的海山漁港的戶外實地觀察,孩子們搭上遊覽車出發前往海山漁港,老師們也為孩子們統一訂購了鞋套,簡單的注意事項說明後拍了開心的大合照,大家迫不急待要下去潮間帶挖寶!

天狼星帶同學們撿濱刺麥的種子,實地體驗這些種子如何透過風力的傳播,大家一起把濱刺麥的種子往上丟,看著這些種子在乾潮的溼地上被風吹著往前滾動!同學們比賽誰的種子被風吹得最遠,第一次接觸濱刺麥的種子體驗風傳播,孩子們都覺得很新奇!

天狼星介紹全世界跑最快的螃蟹-沙蟹(一秒四公尺,時速高達十八公里),螃蟹靠腮呼吸,沙蟹的第二對步足跟第三對步足間有毛藉由毛細現象可以幫助吸水。同學們觀察時還撿到緊閉的雙殼類的空殼上面有一個小洞,天狼星介紹這個洞就是玉螺的傑作,當玉螺捕抓到這些獵物時會釋放穿孔腺溶解雙殼類動物的貝殼,再把他的肉變成肉泥然後吃掉!同學還撿到牡蠣的殼,天狼星藉此介紹蚵岩螺會用它的齒舌吐出消化液在牡蠣的殼上鑽一個小洞(大約要花三天的時間)然後再慢慢的把裡面的蚵仔吃掉。蚵農最怕遇到的就是蚵岩螺!

在短短幾十分鐘的潮間帶實地觀察,孩子們超厲害的找到好多東西,天狼星跟長頸鹿也都針對孩子們的疑惑一一解答!解說員們誇獎港南國小的孩子超優秀的,在戶外集合非常迅速,表現也一級棒。最後孩子們一起在潮間帶來一張開心的大合照,為今天的綠活親海小旅行畫下美麗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