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荒野趴趴走 x 2022地球倡議 x 神秘鄰居 原來是你!】覓蜜食堂

【與荒野趴趴走】覓蜜食堂

撰文|吳敬斌(山豬)、黃小惠(黃槿)、張慧怡(橘貓)、邱上純(天鵝)、曾琇敏(蜜蜂)

圖片|荒野的夥伴們

地點|新竹市高峰植物園

日期|2022年522

山豬:這次的趴趴走是一堂很生動有趣的生態觀察活動。我們和來參加的大小朋友們一起觀察蜜蜂的生態,還有聆聽蜜蜂會來採蜜的蜜源植物花朵,在演化上如何發展出適合繁衍下一代的機制。那麼的話,蜜源植物的花朵裡隱藏了什麼樣的心機呢? 

在大自然裡白天綻放的蜜源植物的花朵,大多數色彩鮮艷,或是散發出花香來招蜂引蝶。來吃花蜜的蜜蜂或是其他昆蟲身上沾滿了花粉,在花朵間穿梭採蜜的蜜蜂也幫了忙替植物授粉,讓植物能夠繼續繁衍。

在大家印象中很普通的花朵,其實都隱藏著演化上與授粉有關連的奇妙結構,來確保授粉可以成功達到延續下一世代的目的。

蜜蜂是從哪裡取得花蜜呢?植物產蜜的地方可分為花內和花外。

花內的蜜腺在花朵底部,因為蜜露的產量大,所以蜜蜂都是採集花朵裡面蜜腺產生的花蜜。

花外的蜜腺大部分出現在葉片、葉緣、葉柄、托葉或是節間上。

例如白匏子、野桐的花外蜜腺在葉片表面基部有一對蜜腺(千年桐則是杯狀蜜腺),由於分泌的蜜露量少,也沒有花香,所以蜜蜂不會來採集,但是卻可以吸引螞蟻等昆蟲形成保護葉子的共生機制。

花的香味來自花瓣中的油細胞,它會不斷分泌出帶有香味的芳香油。因為芳香油很容易揮發,當花開的時候,芳香油就會隨著水分一起散發出來,這就是我們聞到的花香了。

有些植物的花瓣中雖然沒有油細胞,但是它們的細胞中含有配糖體的物質,配糖體本身沒有香味,但是經過酵素分解後會散發芬芳的味道。

既然花香是植物吸引昆蟲前來授粉的手段,那麼什麼時候開花才是招蜂引蝶的好時機呢?是陽光燦爛的好天氣,還是陰天或是飄雨的日子呢?是早上、中午、還是晚上呢?由於植物開花也會需要能量,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時段,如何吸引到合適的昆蟲來授粉、傳宗接代,就讓我們在自然裡持續的觀察囉!

原產於北美的槭葉牽牛,由於在溫暖的地區一年四季都會開花,早上開始綻放的花朵在傍晚就凋謝了,含有虛幻印象的花朵就有了「仲夏夜之夢」的花語。淡紫色的花朵,仿佛是黎明前映照在南方天空的顏色。葉子的形狀看起來像是楓葉一樣的槭葉牽牛現在已經在台灣各地繁衍。

槭葉牽牛(旋花科攀藤類草本植物)是都市裡或是田野間常常可以見到的植物,這一類的植物有著喇叭狀的花,花朵由五片的花瓣愈合而成(花瓣彼此相連或是愈合不分開,稱為合辦花)

花中央的深紫色相對於周邊的淡紫色,這種在花瓣上的對比色稱為蜜源標誌,仿佛告訴昆蟲來這裡可以吃到花蜜,引導昆蟲進入授粉的正確位置。

花朵內位於中軸位置的雄蕊上的花藥是向外裂開,當昆蟲由蜜源標誌進入花朵內部,爬行到花朵基部去吃花蜜時,背上就會沾黏到花藥上的花粉。由於雌蕊的基部分泌花蜜並且與雄蕊隔開在不同位置,所以只有口器較長的昆蟲才能透過雄蕊基部的縫隙插入口器吸取花蜜。這種將花蜜隱藏的花朵構造,能夠讓昆蟲在一朵花裡停留較久的時間,確保花粉沾黏在雌蕊的柱頭上,完成授粉。

雄蕊基部有著毛狀的構造,在下雨的時候可以將雨水阻擋在外,避免花蜜被稀釋。此外,牽牛花開花時並非直直朝上,而是傾斜一個角度,這樣也可以降低雨水進入的機會。

這次沒有拍到雄蕊基部的構造,下次試試看能不能拍起來。但是我們很幸運這天可以拍到槭葉牽牛盛開的花朵以及含苞待放的花苞呢!

就這樣,夥伴們輪流解說各式各樣的蜜源植物,也看到不管孩子們或是大人都專注的在聆聽。

蜜源植物解說後,就進行手作蜜蜂 DIY 活動。手作 DIY 蜜蜂的身體是銀葉板根的種子,翅膀是大葉桃花心木種子的外殼。孩子們先彩繪蜜蜂的尾巴,再黏好翅膀,貼上眼睛,就完成作品了。

在分享自然觀察的感動和喜悅時,也是在和大家一起學習、成長。這次的趴趴走真的是非常棒的一次生態觀察之旅呢!

召集人開場介紹蜜蜂的特性及食性

銀葉板跟種子和大葉桃花心木種子的內膜DIY成磁鐵小蜜蜂,讓民眾愛不釋手

天鵝說明:「覓蜜食堂」這場趴趴走,從名稱就令人期待,「召急人」-蜜蜂,在高峰植物園安排了這場活動,雖然疫情嚴峻,當日還是來了許多對生態熱情的民眾,天公作美給了涼爽無雨的好天氣。召集人開場介紹蜜蜂的特性及食性,接下來分成西洋蜂及東方蜂兩組,沿途介紹蜜蜂的採蜜的花草植物,民眾一起聆聽、觀察,之後安排銀葉板跟種子和大葉桃花心木種子的內膜DIY成磁鐵小蜜蜂,讓民眾愛不釋手。這場蜜蜂總召精心設計的趴趴走,也讓參與解說的我在過程中充滿著期待與學習,期待續集....。

血桐果實表面的植物膠,混合蜜蜂口水、蠟鱗後變成蜂巢的材料

活動結束後伙伴開心合影 

這位媽媽很用心帶孩子,孩子連熊蜂都認的出,真的太厲害了。

黃槿說明:這是跟著召集人蜜蜂的第二場趴趴走活動, 謝謝老天爺的好天氣支持,讓活動順利圓滿完成。即使再聽一次蜜蜂科普知識還是有不同的學習,又因剛好這次負責解說血桐,所以加深原來蜜蜂不只是採花粉、花蜜,還會啃咬樹幹樹枝果實表面的植物膠混合口水、蠟鱗變成水泥蓋堅固的房子,真的讓我長知識了。這次的活動也讓我開心遇見好久不見的野媽野孩,媽媽很用心帶孩子,孩子連熊蜂都認的出,真的太厲害了。最後,謝謝召集人蜜蜂用心豐富的準備,除了蜜蜂科普知識搭配種子手作,場堪還幫大家備早餐點心,真的太大心。還有卷尾大大的活動結束點心慰勞及荒野伙伴的一起走與自己的願意出走^^ ps.期待明年蜜蜂再開活動😉

民眾報到時幫量體溫

這片牆上的牽牛花真頑皮,等了好幾天終於在趴趴走活動當天很賞臉的開花呢 

長穗木的花實在太小囉,還好之前場勘山豬夥伴幫拍攝高解析花朵樣貌可以提供民眾近距離欣賞 

總召蜜蜂學姊提供的DIY總子活動實在很詳細

還有草地上的桃花心木果實,孩子們玩著那會旋轉落下的木質化長翅,在高峰植物園除了今天的蜜蜂主題外,還能發現更多的生物樣貌喔 

橘貓說明: 原先氣象預報周末的降雨機率很高,所以一直很擔心會不會影響趴趴走的興致,但荒野的活動一向風雨無阻,除了疫情的升溫會有些擔心外,天氣的事情我們就不那麼害怕囉,也非常感謝盡心盡力的總召-蜜蜂夥伴為了活動(雨備)還買了一塊防水雨布呢,而這一場趴趴走對我來說算是正式有分配到植物解說的場次,從去年結訓到現在,其實參加不少場趴趴走,但都是以實習寫花絮的工作為主,一開始是真的不太敢跟民眾說話,因為總是很擔心會傳達錯誤的訊息,或是自己的常識不足,但在經過幾場實習後,心裡想著:就單純分享對植物的想法及感受,帶入觀察的角度

比如說看到牽牛花,這是普羅大眾都會知道的植物,但再深入看其實有兩種顏色喔~想想看花朵為什麼要這樣呢?吸引什麼呢?了解這些後就會發現他提供了這麼大的停機坪,也畫上了蜜源標記,吸引蜜蜂來傳播播種,這真的實在太神奇了,在大自然它們不用言語的溝通、推銷,也不用花錢打廣告(哈),自然而然的就能和主要客群招手喊著:來呦~來呦~這邊有新鮮花蜜喔~好吃好營養喔,^^然後等客人上門後提供餐食(花蜜),等它們飽餐一頓後再附送外帶(花粉)讓有吃有拿的蜜蜂不知不覺的完成授粉的動作,哈~真的實在是太聰明了,

而講到長穗木時,過往經驗就是在行道樹下附近的一種圍籬植物,但這次我認真地觀察到他旋轉樓梯式的往上開花的樣子,對呀~我怎麼從來都沒發現為什麼不一次把花開完呢?但身為家庭主婦的我想到自己採買食材及屯糧食的方式,是啊,大自然怎麼會有冰箱或是儲物櫃這種東西呢?如果花朵一次開完,怎麼會有地方可以儲糧呢?所以會有自己的時間表,一次3-4朵慢慢開,開完再開下一批,而開完花的部分會有點木質化(較硬)長長的看起來就像馬鞭一樣(馬鞭草科)而這樣的機制也讓它可以一整年都維持開花的狀態喔,那這樣蜜蜂們不就整年度都能採蜜嗎?

荒野趴趴走活動透過這樣的分享,也間接鼓勵民眾將來如果有機會也可子多種植這些蜜源植物,或是在未來看到這些蜜源植物上的昆蟲,就不是總想著要消滅牠們喔~

很開心有機會參加這次的趴趴走活動,大成功YA~

蜜蜂說明:此次活動幾乎都是親子組,還有姑姑帶小姪女來參加的,其中有位清華女大生特別認真,從頭至尾一直專注在做筆記,真是優秀,在疫情及梅雨季節的擾亂下,整場活動能順利完成這場趴趴走,感恩民眾的參與及解說員們的協助,謝天謝地謝謝大家

獨自前來參加的清華女大生特別認真,從頭至尾一直專注在做筆記

在高蜂植物園入口的小徑石牆縫中,住著一窩東方蜂。其實蜂類不可怕,只要人們不去干擾牠們,就能相安無事哦

感謝此次活動參與伙伴:召集人  蜜蜂

解說員─西洋蜂組:黃槿、橘貓、天鵝
    東方蜂組:紅藜、山豬、九重葛、四角銅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