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使用

當美洲野牛被人類殺光了之後,原本以為草原會越來越旺盛,而實際上因為缺少動物的啃食, 草不再快速生長,表土裸露,腐植質流失然後土壤含水力下降,土壤弱化嚴重到不能種植,只能靠化肥, 後來科學家有研究如果計劃性的放牧,反而能反轉沙漠化的影響,讓土壤乾裂的地,轉變成為林地, 也是現在對抗沙漠化最好的方式,也就是增加耕地的最好方式,所以非密集式牧場反而對地球是好的。

關於放牧牛隻的問題,在這邊我強調的是巴西,主要是因為畜牧業造成亞馬遜森林大面積被清除的問題相當嚴重;

巴西是擁有牛隻數最大的國家之二(2億1千9百萬頭牛),因為放牧牛隻數量龐大且持續增加的關係,要復育被清除的森林可以說是不可能;

亞馬遜森林大面積清除和大面積土地濫用的問題除了放牧牛隻之外,也必須把種植飼料作物基改黃豆和玉米田的部份考量進去 (提供給世界各地的工廠化畜牧業者),至2015為止 亞馬遜森林因放牧牛隻已被清掉約450,000平方公里的面積(約11個台灣大小的面積),而種植基改黃豆所被清掉的森林面積至今年已有331,000平方公里(約10個台灣大小的面積),值得注意的是 密集式種植/工業式農田會令 "土地乾燥,造成土壤退化",且因農藥用量大的關係,這些被用來做為工業式農田的土地最後都被嚴重汙染(因此造成不可回復的破壞);

除了巴西之外,美國、阿根廷和巴拉圭也是種植飼料作物基改黃豆和玉米的大宗國家,另外一提 南美洲因畜牧飼料而導致的「盲搶地」的情況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