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臺灣遠古行

34.pdf

圖意說明

民國44年,空軍飛行官潘克勇在一次飛行任務當中,經過觀音山的上空,赫然發現羅盤有受磁力干擾的異常現象。他猜測地下可能埋有大量鐵礦,才使的羅盤受到干擾。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到現場查看,發現當地有疑似鐵礦的黑褐色「鐵石」。為了開發可能存在的鐵礦,潘克勇找上了在臺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專家林朝棨教授,以及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民國46年,林朝棨黃瀛東陪同潘克勇同前往新北市 八里區 頂罟村勘查。教授以他的專業知識一眼就看得出來這些黑色鐵石並非鐵礦,而是俗稱「鐵屎石」的煉鐵殘渣。沿著當地小路走到後來發現的十三行聚落,卻發現遍地鐵渣、貝塚、陶片,林朝棨高興的笑了,沒想到「鐵礦」沒有找著,竟找到臺灣鐵器文化的史前遺址。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35.pdf

考古活動

考古的主要目的在於根據古代人類的遺物和遺跡,來:1.建立古代文化的年代。2.重建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3.解釋文化發展的過程,

遺跡

人類製作而不可移動的各種設施,例如:建築物、爐灶、窖穴等。人類活動之後所留下的痕跡也可稱為遺跡,例如:火塘、足印、岩畫等。

遺址

發現遺物、遺跡等過去人類遺存的區域。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久遠以前,某個地方有個村落。多年後整個村子毀了,他們活動的痕跡和使用過的器物被深埋在地底下,形成遺址的第一層(最底層)堆積。許多年後,同一地點又來了另一批人在此活動,多年後同樣留下一些遺物,埋在地下,成為遺址的第二層堆積。後來又一群人類在這兩層堆積層上面活動,多年後,生活的痕跡和使用過的器物,有一天也可能埋入地下,成為第三層遺址的堆積,此即遺址的形成過程。

36、37.pdf

追根究柢尋臺灣

歷史不是杜撰也不是憑空出現,而是靠著一群專業的考古學家與歷史學者藉由專業的方式,自古蹟、遺址、古物來推測前人的生活型態。

博物館

可參觀的博物館有:

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高雄市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臺東縣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沒有留下文字紀錄的古老時代,稱為「史前時代」;有留下文字紀錄的,成為「歷史時期」。

臺灣大約在5萬年前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其後歷經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舊石器時代是以打製石器為主要工具,過著狩獵、採集為主的經濟生活;新石器時代人類對自然的依賴度減低,磨製的石器、作物栽培、陶器的使用為主要特色;金屬器時代通常指的是鐵器文化的開始,以北部十三行文化最著名。

圖意說明

課本第36~37頁說明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時候,可以從先民遺留下的古器物或建築遺跡等,還原、想像、推論出先民的生活情況與生活型態。另外舉出老照片等歷史時期的資料,讓我們了解以前歷史的材料。

圖1

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業,狩獵的主要工具則有石矛、石鏃等。

圖2

熱蘭遮城復原想像圖。荷蘭人原本建在半島上(如圖),位於當時臺江外海;現在海灣已經淤積成陸地。城堡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特色,棋盤式市街皆在城牆外。

圖4

衣服為末的大袖女褂。無論貧富,「寬袍大袖」是清末女性服飾的共同特徵。

圖5

本圖為描繪日本 山根支隊沿陡坡狹路往新埔推進的情形。

西時期:十七世紀,荷蘭為尋求一塊能與大陸貿易的據點,曾兩度占領澎湖,後轉占臺灣南部。西班牙眼見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將影響其與日本大陸的貿易,於是也佔領臺灣北部。

明鄭時期:1644年,兵進占北京後,明朝部分遺臣在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王繼續抗。1661年鄭成功率軍迅速登陸臺灣,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人政權。

清朝時期:1683年清朝攻克臺灣,對臺灣的治理未做長遠或全盤性的規畫,早期治所關心的是如何防止臺灣再次成為反的基地,因此限制人渡海來

治時期:甲午戰爭後日本取得臺灣,設立臺灣總督府,展開50年的殖民統治。面對這個變局,臺灣人民先成立「臺灣民主國」以抗拒日本的接收,接著進行長達20年的武裝抗

中華民國時期:民國34年,臺灣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民國38年底,政府播遷來民國76年,解除戒嚴,加速推動政治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