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臺灣史前行

38、39.pdf

臺東縣八仙洞遺址。

長濱文化

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幾塊岩石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地方上稱為「八仙洞」。民國57~59年間,考古隊在其中的若干洞穴,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還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這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八仙洞遺址是「長濱文化」的代表遺址,因此深具重要性。

圖3 長濱文化生活復原圖

長濱人以狩獵和採集為主,他們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經常為了尋找食物而遷徙;使用的工具也非常簡單,只是將天然的石頭打破,利用碎石的鋒利邊緣來切肉和砍樹,也會將獸骨磨利、削尖用來捕魚,或用骨針縫製皮衣。

長濱人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礫石石片,用來宰殺鹿或魚。

圖4

長濱人當時在住處附近的海邊撿拾大小適用的鵝卵石,以直接打擊的方法加工製造各種石器,礫石石片即是其中一種。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長濱人當時必須學習採集、狩獵和捕魚等求生技巧。

1.相異處:長濱人主要學習求生技巧,現代人主要學習知識性的內容。

2.相同處:從以前到現在,人類都必須為了生活學習一技之長。

40、41.pdf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出土遺物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大型貝塚的發現,以及大量磨製石器的出土。從這些遺址中可以發現,臺灣北部早期先民在生活上已經脫離了狩獵、捕魚型態的生活方式,石製農具的數量也多過以往,由當時人類食用後隨手丟棄的成堆貝塚化石可知,臺灣北部在4,500~2,000年前便已有人定居。

圓山文化的房屋建材為木材,時日一久已經腐蝕,僅剩下柱洞遺跡。

圖2

在遺址中所發現的一種屋舍支柱的遺跡。木、竹、樹枝等是遠古時候常用的建築材料,因易腐蝕的特性,在時間的行進下,到現代便僅剩柱洞的遺跡,而不見梁柱。由柱洞遺跡和其位在沙岩岩盤上判斷,推測當時圓山人類的房屋,可能是以木材為支柱,言盤為房基,牆壁部分則以草泥或夾土構築,最後再用茅草搭頂。

貝塚是圓山文化顯著特徵,遺址位於今日臺北市圓山公園內。

貝塚

貝塚內主要是烏蜆殼、少量蠔殼、鐘螺殼、川捲螺的空殼堆積,貝殼中並夾雜大量的獸骨,這些都是史前人類的食物殘渣。此外,貝塚中還包含豐富的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墓葬物品等。

圓山遺址出土的陶器,推測是圓山人用來煮食的器具。

圖4

圓山人類用來烹煮食物的陶器。長形柱狀的支部設計除了可穩立於地面外,亦是用來將陶器架離地面,以利生火煮食。

42、43.pdf

卑南文化

卑南遺址位於卑南大溪右岸的河階上,因遺址矗立數支板岩石柱,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引起日本學者的注意,板岩石柱的用途是房屋的一部分。除了板岩石柱外,石棺及葬墓方式都是文化的重點所在。

製陶

卑南文化中的石器與農耕及狩獵都有關,陶器以素面紅陶為主,有「覆臉陶」覆於死者頭部的習俗。

石板棺

石棺包含底板、長短兩對側板和蓋板,除短側板外,多以兩片或以上的石板組成,石棺的長軸大致為南北向,死者的腳大都朝向都蘭山。富有的人棺具較大、結構完整,隨葬品質精、量多。石棺埋葬在建築物底部,做項與建築物相同,據推測具宗教意義。

玉器

卑南人喜歡佩戴玉製的裝飾品,製作玉器的技術也很高明,但是其製作方法到現在仍是一個謎。

根據出土的原始資料,玉玦都是出現在耳朵下方,因此可以確定是耳飾。造型為一對正面站立的人像,人像雙手插於腰際,兩腿分開立於一橫棒上。兩者身軀分離似若玦的缺口,方便配戴。兩者人像頭部上是以一隻似為貓科動物的側身獸形相連著,獸首與與獸尾上揚,獸身處斷裂,斷面為舊傷,斷裂處兩側做過修補鑽孔。製作如此細小的管鑽需要極高的技術。經過如此精細的修補後再繼續配戴,不僅說明此類耳飾之重要性及珍貴性,也反映出當時的工藝水準及審美觀。

卑南遺址出土的石板棺群,由於放置方向一致,推測可能具宗教方面的意義。

圖2

一種以片狀石板作為製材的葬具。當年進行卑南遺址的考古時,挖掘出大量的石板棺。考古學者連照美教授研究發現,卑南遺址的部分石板棺具有橫板,亦即在棺身上端放置一塊四邊敲打整齊的長方形石板,推測其功能是用來撐開棺身的兩側石板,以維持距離,避免日後垮塌。而石板棺群的放置有一定的方向,研究者通常認為其具有宗教信仰上的意涵。

立於卑南遺址上的石柱,推測當時是用來作為房屋的結構。

圖3

臺東縣 臺東市 卑南遺址公園內的石柱,考古學者推測是卑南文化的房屋建築結構,為卑南遺址中最大的遺物,高約4公尺,寬約1公尺以上,厚度則約有10公分。月形石柱不僅讓人了解當時的建材為石材,也透露出當時的史前人類擁有石材的取得與製作等技術。

44、45.pdf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是臺灣一個重要的金屬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十三行人有跟人交易的痕跡,所以推測煉鐵技術有可能是漢人傳授。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人的生活情形為:經濟上過著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但捕魚、採貝和狩獵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方式:在精神生活方面,已有宗教信仰;社會上有貧富貴賤之別;政治上有部落聯盟;對外關係上與中國、東南及島內其他族群有所往來。十三行遺址所反映的文化內涵與南地區有相當深厚的關係。

干欄式房屋

十三行遺址發掘區域出土了成群的柱洞遺跡,並未發現石造建築的遺留,推測十三行人的住屋結構應為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民間稱之為「高腳屋」,為臺灣原住民族、南島地區及東南亞半島主要建築樣式之一。

圖1 十三行文化復原圖

十三行文化出土許多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遺物,遺址中發現十三行人與人交易的痕跡,包括末的中國錢幣、來自臺東的黃金,以及玉器、石器、金屬品、玻璃製品等。而根據所挖掘出的柱洞遺址及分布情形,可以推測出它們的房屋可能是「干欄式建築」,可以避免潮溼,適合多雨的地方。

十三行煉鐵作坊遺跡。

圖2

十三行遺址的挖掘中,出土大量的鐵渣、煉鐵作坊,顯示當時的人們已具有煉鐵技術,且是在聚落裡進行鐵器的製作。煉鐵作坊呈半圓形,由石塊堆疊而成,內部再敷泥土,其內常可發現煉鐵殘渣、生鐵塊、爐壁的燒紅石塊等物。

十三行文化中最知名的「人面陶罐」文物,推測可能具有宗教用途。

圖3

人面陶罐是十三行遺址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之一。最特別的是陶罐腹部生動的人面造型:微突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充分顯示了史前居民精湛的製陶技術與豐沛的創造力。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日常生活中並不使用。

由遺址中所發現的手環、銅幣等,可以知道當時的十三行人與外地已有貿易往來。

圖4

●玻璃手環:十三行人的裝飾用品。目前僅確定玻璃手環來自外地,確切進口地點仍屬未知。

●瑪瑙珠飾: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小的瑪瑙珠飾可能是作為縫置於衣服上的裝飾品,大串的則掛在脖子上,當作項鍊之用。

中國銅錢:十三行遺址出土很多中國銅錢,且銅錢上面都有個小圓洞,此圖的「開元通寶」銅錢的小圓洞就位於下方。銅錢對十三行人而言並非交易的貨幣,而是用來點綴美麗的裝飾品。它們或許將之縫在衣服上當綴飾,或者掛在脖子上當作項鍊、頸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