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北投漢人與原住民族的界唄。因乾隆年間發生漢人與原住民族的土地糾紛,故立碑劃分界線。
臺北市北投區石牌
↑ 感謝107學年度五年五班許同學提供照片。
→感謝109學年度五年五班王同學提供照片。
圖中的紅、藍線為漢人與原住民族居住分界線。靠海岸、河口的紅線為舊界線,靠山區的藍線為新界線。從界線逐漸靠向山區的情況可以知道,漢人持續移入,使原住民族從平地遷往山區。
瑠公圳是開發臺北盆地最重要的灌溉渠道,目前保留部分圳道,打造成生態池,緬懷先民開墾之艱辛。
新北市新店區碧潭
感謝107學年度五年三班吳同學提供照片
臺灣大學生態池
感謝109學年度五年四班王同學提供照片
(資料來源:大紀元時報1.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08-10-16/【中華文化】《四書五經》之四書-74150827;2.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08-10-23/《中華文化》《四書五經》之五經-66165467)
竹筏是臺灣常見的水運工具。在港市興起後,大型商船無法停靠,多靠竹筏接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