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墾社會的發展

70.pdf

官吏

清朝時期的民變可以從吏治語彙黨兩方面分析:吏治敗壞在臺灣特別惡化,會黨勢力則成為結合抗官力量的大本營,而移墾社會也提供會黨更多的發展條件。三大抗清事件,皆與吏治敗壞、會黨勢力有關。

剝削:壓榨、搜刮。

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

1721年,發生朱一貴事件。1786年,發生林爽文事件。

本課教學目標之一為了解清代臺灣移墾時期民變與械鬥的成因及影響。而1721年發生的朱一貴事件,和1786年爆發的林爽文事件,為移墾時期的重大民變,對於清朝政府統治臺灣有深遠影響,因此列為課本討論清代臺灣民變事件的例子。

至於與朱一貴事件與林爽文事件並稱「清代臺灣三大民變」的戴潮春事件,雖然為臺灣歷時最久的民變,但戴潮春事件發生於1862年,當時臺灣已經進入清末開港通商,邁向近代化的階段,已經脫離本課討論移墾時期民變的範疇。

為了避免增加學生背誦壓力,課本不介紹與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同為「三大民變」的戴潮春事件。

圖2 乾隆51年林爽文及會眾發生叛亂,在事變過程中,臺灣西部除了府城之外,其他各廳線均被林爽文攻陷過。清朝起初出兵征討,但無法弭平事變,後由福康安督師通一事權,相繼收復各廳縣,於乾隆54年平定這場亂事。平亂後,乾隆皇帝特頒記功碑放置於臺南赤崁樓。

71.pdf

械鬥

清初閩、粵各籍渡臺求生,因語言、風俗、習慣等差異,在自然史的形成過程中,發展出各籍分立聚居的現象,雙方互相猜忌,只要有導火線催化,及亦發生分類械鬥。因此爭地、爭租和搶水等經濟因素爭奪,成為引發分類械鬥最直接的催化劑。分類械鬥主要是以祖籍別來分彼此,也有以姓氏或職業來分。

民變和械鬥都曾造成族群遷徙和分居

分類械鬥所造成的影響大致可分成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四方面。政治面:為避免不同族群間產生嫌隙,促使清朝在派任人事時,需考量省籍以維持行政運作;經濟面:產生耗費金錢與人力資源、畫限地界壟斷交通等情事,阻礙了經濟發展;社會面:造成政府威信盡失,以致人民漠視法律,住屋遭摧毀而流離失所,敗方遷徙他處,史的人口大量流動;文化面:社會的紛亂,使得文化的發展與創造失去了憑藉。

圖3 大觀書社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清朝年間,漳、泉兩州的移民常為了土地等問題爆發衝突。為了彼此間的和諧,當時包括板橋林家望族等當地仕紳便共同籌資,興建此書社。除了教學之外,另提供食宿。

圖4 隘門是械鬥時用來防禦的界線,當時在械鬥追捕中,一方一旦逃進自己的隘門內,另一方就不可以繼續追趕。

圖5 大眾廟主要供奉地藏王菩薩,並配祀文武大眾爺。大眾爺是民間對無主孤魂的稱呼。這是因為瘟疫或戰亂死亡的人,屍體無人收埋,魂魄也無人祭祀,而成為孤魂野鬼。這些孤魂野鬼常會危害鄉民,導致瘟疫、疾病等,為了安撫這些好兄弟,人們特地建廟祭祀。

問題討論參考答案

對不同族群的人抱持尊重、包容的態度,同時試著去了解他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就能夠多一層理解。

72.pdf

教育的發展

清代臺灣書院興起的原因在於人們生活穩定後,便有接受教育的意願和需求,因此成立私塾和書院等教育機構。書院設置,原則上符合地域開發的趨勢,即早期書院設置多集中在南部一帶,後來隨著漢人北上開墾,中北部的書院設置漸多。

四書五經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參(ㄕㄣ)、子思,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彙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往後成為讀書人科舉考試的必讀教材。

儒家的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

(資料來源:大紀元時報1.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08-10-16/【中華文化】《四書五經》之四書-74150827;2.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08-10-23/《中華文化》《四書五經》之五經-66165467)


圖1 藍田書院以「其樹人無殊於種玉,希望能青出於藍」定名。早期因南投地處內山,開發較遲,所以文教事業並不發達。之後漢人來到南投開拓,隨著拓墾步伐的日漸穩定,南投的教育也隨之而興,便創建藍田書院。

73.pdf

原住民族的漢化

在漢族與平埔族的互動中,也有大力抗拒或遷村的事例,但多數平埔族人認為學習漢人的耕作方式,彼此合作適應,建立互惠的關係,是合宜的生存之道。再者,來臺的單身漢人期盼成家立業,藉通婚,漢人繼承了土地,岳家可獲得人力和技術。大略來說,平埔族因經濟、生產技術與人口和漢人相距甚遠,在互動過程中,多是向漢人學習,而平埔族的文化和語言就在與漢人的互動中,逐漸消失。

通婚

不同的家族或種族間,以婚姻結成姻親關係。

概念平臺

清朝政府統治臺灣,前半期禁止攜眷,造成男多女少的情況,臺灣本地漢人即使有能力成家,也很難找到漢人女子來婚配。俗語說:「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指的就是早期移民社會,許多男子娶平埔族女子為妻的現象。(資料來源:周婉窈。2016。《臺灣歷史圖說(三版)》。臺北:聯經出版社)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使用漢人的耕作方式可以有更好的收穫,跟漢人學習是好的。

· 族人使用漢文及漢姓,讓我們的語言跟文化快速流失。

74.pdf

帶動臺灣商業發展

大規模移墾及興築水利之後,聚落興起,人口隨之增加,所需日常用品也跟著大為增加。當時臺灣工業尚不發達,主要透過大陸的貿易取得,而臺灣的稻米、蔗糖等產物亦銷往大陸,進出港口日益發達,帶動臺灣商業發展、促使港口城市興起。

府城

荷蘭人統治臺灣時,建立熱蘭遮城作為行政中心,同時也建立商業市鎮。而鄭成功將荷蘭人趕走後,將熱蘭遮城改名為安平。當時安平已是臺灣首屈一指的貿易港口,同時也是水師軍隊的聚集地,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清末開港後更是盛極一時。

鹿港

鹿港位於西部海岸線中央,港闊水深,離中國最近,由廈門至鹿港順風半日可達,而且是彰化平原米糧輸往中國的出口,商船雲集。

艋舺

艋舺發展較晚,由於北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淤塞,新莊停船不易,所以船隻均經由淡水河到艋舺,在墾戶、商人共同努力下,使艋舺成為北部第一商港。

一府二鹿三艋舺

另有多種說法如下:

·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今臺南市鹽水區)

·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今彰化縣北斗鎮)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五挖番(今彰化縣芳苑鄉芳苑、王功一帶)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今新竹市)五諸羅(今嘉義市)六大里杙(今臺中市大里區)

圖2 清朝前期,曾陸續開放臺灣港口與中國對渡。其中最重要的港口為鹿耳門、鹿港與八里坌,當時稱這些港口為「正口」,有海關人員管制人民往來與貨物進出。之後因八里坌港口逐漸淤積,其地位逐漸為新莊所取代。乾隆、嘉慶時期新莊淤積,艋舺才取而代之,成為最重要的港口。

75.pdf

「郊」是貿易商人間的組織,成立的目的在於解決貨品運銷、避免同行競爭、設立標準的秤量工具、維持產品價格、向政府提出有利同業的建議,甚至開拓更大的市場等。郊的成立,需有一定數量的商行,因此郊的多寡,常可反映當地商業發展的情形。

圖3 泉郊創設於清乾隆年間,其交易的地區主要是以泉州地區為主。泉郊是鹿港「八郊」中規模最大的。其後由於鹿港港口逐漸淤塞,原本興盛的八郊便逐漸沒落,各行郊也紛紛倒閉。而「泉郊會館」是目前鹿港碩果僅存的一間。於1938年轉型為慈善機構,辦理社會慈善事業。

註:鹿港八郊為臺灣清治時期的鹿港八大郊商之並稱。八郊分別為泉郊金長順、廈郊金振順、(上竹下敢)郊金長興、油郊金洪福、糖郊金永興、布郊金振萬、染郊金合順、南郊金進益等。

圖4 文開書院為清朝時臺灣中部最早設立的書院,亦為鹿港第一座書院。當時由駐鹿港官員鄧傳安與鹿港八郊共同創建,此後造就不少進士、舉人,是鹿港文化的搖籃。

竹筏是臺灣常見的水運工具。在港市興起後,大型商船無法停靠,多靠竹筏接駁。

圖5 乾隆49年(1784年)時朝廷准許當時港闊水深的鹿港與大陸港口對渡,因此成為通商港口,開啟鹿港黃金時代。之後則因泥沙淤積而逐漸沒落。到日治末期,連小型船隻都無發入港停泊,此時的鹿港已形同廢港。

問題討論參考答案

· 我特別重視參與地方上的祭祀,因為先民辛苦開拓,為後代建立基業,我們應該懷抱感恩的心緬懷他們。

· 我特別重視慈善救濟,因為可以讓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照顧。

· 我特別重視排解糾紛,因為只有大家和睦相處,日子才會過得開心、生意才會興隆。

· 我特別重視調停械鬥,因為大家都是離鄉背井的人,也都來自於同一塊土地,應該彼此相互扶助,才能在新天地共創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