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的演變

p.66.pdf

圖1 西部地區人口多於東部,離島地區人口數則非常稀少,而人口主要又集中在平原和盆地地帶。這是因受限於土壤、氣候、河川等自然因素,與交通、經濟等社會因素的影響。

Q&A

Q: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A:自然環境因素,包含氣溫、雨量、日照、無霜期、生長季節、植被、土壤、地勢、河流、離海遠近等;人文環境因素,包含農業潛力、礦產、能源、工業發展、基本建設(水、電、通訊、交通等設施是否完善)、交通、經濟前景、居住環境、社會福利、歷史(因為有地理慣性的原因,歷史發展的長短會影響到人口的多寡)、政府、政治情況等。

概念平臺

臺灣在17世紀中葉,人主要散布在港口一帶,西部平原則是平埔族人活動的地區。19世紀末期,臺灣人口分布逐漸從南部向中、北部地區集中轉移。

p.67.pdf

都市地區,成為移居的新去處

全球人口不斷增長並向都會區集中,主要是因為許多地方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商業社會,提供許多商機和就業機會,生活機能強,人口因而向都市移動。

人口外移

根據各種文獻資料的分析,臺灣在日治時代,也就是1920年代,已經出現人口從鄉村移往都市的流向,到了1960年代,臺灣經濟結構逐漸轉型,由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轉變為工商、服務業為主,導致農業人口開始大量外移,都市指向的人口遷移潮蔚為主流。尤其在1986~1991年這段期間,雲林、嘉義及隔海相望的澎湖縣是臺灣地區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地區。

圖1

近年來臺灣地區人口的遷移變化很大,多受到教育、交通、工作機會、生活便利等影響。都市則因為有更為便利的生活機能,對於居民生活上的需求更能滿足,因而人口漸遷往都市。

圖3

依據嘉義縣六腳鄉歷年人口統計圖表可知,從民國70年~108年間,該鄉人口外移的情形相當嚴重。

p.68.pdf

淵源:事物的本源、根源。

隨著時空有所轉變

聚落的發展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可能發展迅速,也可能因而沒落,但有些聚落卻能在沒落中尋求再生,其中最大原因在於居民有一體的共識而努力改變。

圖1~3 坪林區在北宜公路開通後,擁有中繼站的地利之便,是不少旅人往來臺北、宜蘭之間的歇腳處。自從雪隧完工後,旅人一路直奔宜蘭,未能再留意路途中這處清幽通俗的茶鄉。坪林保有如此樸素韻味,加上如今社會大眾更意識到純淨自然亦為難得資源,全力推動綠色交通、再生能源、低碳行為、碳匯卷、垃圾減量、綠色商店等六大面向,讓坪林區逐步朝「低碳樂活示範社區」邁進,引領遊人探索坪林生態之美。(資料來源:新北市環境保護局)

Q&A

Q:說說看,聚落的消長和哪些因素有關係?

A:人口變遷、經濟環境、產業變化、交通便利性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聚落的變遷。

p.69.pdf

圖4 東岳社區位於東澳溪入海處,是宜蘭縣南澳鄉最前哨之原住民泰雅族聚落。部落中的農業、養殖漁業多為個人經營,在推動社區營造下,社區逐漸朝向文化生態旅遊發展。

圖5 板頭村原是個平靜樸實的農村,然而透過板頭村交趾陶藝術,村民積極投入社區改造,以陶藝壁畫及馬賽克拼貼來妝點自家的圍牆和公共設施,營造出童趣藝術,成為嘉義旅遊的新寵。(資料來源大臺灣旅遊網)

概念平臺

社區營造:近年來,不論都市或鄉村地區,都有愈來愈多的自主性社區組織成立,他們或者從地方文化認同、地方文史資源的整理出發,或者以環境保育、生態保護工作為主軸,或者著眼於民俗藝術的傳承,以及爭取公共服務、增添社會福利服務內涵、提升地方生活品質等,展現出民間活潑的生命力與真摯的本土關懷,給予日漸惡質化的臺灣社會一線生機。(資料來源:林經甫。2002。〈社區營造與市民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現況與理想〉。《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9期)

p.70 (1).pdf

圖6 臺灣有部分的都市過度開發,房屋非常密集。公共設施與活動的空間受到極大的壓縮。因此,需要全面的實施都市計畫,生活的環境才能更好。人口往都市集中的結果,造成人口擁擠、活動空間不足,因此完善的公共設施是必要的。適當提供公園、綠地、兒童遊樂場等公共設施,才能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p.71.pdf

圖7  串聯鶯歌四大核心區的市區徒步系統開始啟用,夜間有LED燈裝飾,兼具照明及造景效果,相當浪漫。

圖8 臺南佳里區的婦女會成員,發揮愛心,認捐竹筒,幫助家扶中心的貧童。

圖9  只有形成聚落的生命共同體意識,聚落才有希望。圖為基隆市安樂區的居民為維護社區安寧,而參與業者與政府協商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