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的變化

p.72.pdf

圖1

1920年以前,人口成長緩慢,1920年以後,人口成長較快。

p.73.pdf

人口成長快速

人口的快速增長,將會帶來入學就業困難、交通擁擠、住房短缺、耕地面積減少等一系列問題。

家庭計畫

民國50年代政府推動3321家庭生育計畫,意即婚後第3年生第一胎,隔3年再生第二胎,2個恰恰好,一個不嫌少。

圖2

早年響應政府實行家庭計劃政策,屏東縣萬丹鄉公所於大門處打上家庭計畫應趁早,兩個孩子恰恰好」的標語。呈現50年代的臺灣,由於人口成長太快,因而提倡家庭計畫。希望藉抑制人口的出生來減緩人口的快速成長。

圖3

臺灣人口目前雖仍呈現成長的趨勢,但隨出生率的快速下降,可能會產生人口遞減的現象。未來在人口結構上也將出現青壯人口太少,老年口太多等問題。

p.74.pdf

國人的生育意願低落

現代人不想生與養不起有關。根據內政部估算,在國內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費用、保母費用、補習費,一直到研究所畢業的教育費,需要發費400~600多萬元。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愈來愈多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臺灣老年人口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使青壯年人所需扶養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加重青壯年人口的負擔。近年來,政府鼓勵適齡成婚、適齡生育,以紓解人口老化的壓力。(資料來源: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劉慧俐教授)

近年來出生數大幅度的減少。左右兩邊的圖呈現兩個世代的差異,當人口多時,會形成資源分散、競爭激烈的現象,但相對的也可以彼此分擔責任,減輕負擔。而人口少時恰恰相反,兩者各有利弊。

p.75.pdf

老人福利政策

內政部推展的老人福利補助,為以下九項:養護機構、安養機構、日間照顧、營養餐飲服務、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護、老人福利活動、長青學苑、社區老人休閒活動,及辦理老人教育訓練。

外籍人士

婦女新知基金會認為,「外籍新娘」一詞,過於強調移民女性的外來者身分,不易真正融入臺灣社會,有必要尋求更適合的稱呼,現在稱為 「新住民」。

新住民

學者認為政策」與「資本主義全球化」等是新住民女性增加的原因。民國78~81年間,政府開放中國配偶返臺定居,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政策,促使兩岸交流頻繁,進而增加通婚比例。民國83年鼓勵臺商到東南亞投資的南向政策,促成許多臺灣男性與東南亞女性結連理。而在資本主義全球化趨力下,臺商為了降低成本而引進外勞,或外移到東南亞與中國等地,增加與外籍異性接觸機會。

協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近年來入籍臺灣的人數逐漸增加。為了讓新住民能及早適應臺灣的生活,有愈來愈多的機構辦理各式的活動或課程來協助他們。例如:學校辦理的中文、母語識字成長班班;鄉公所辦理的烹飪、插花班等。

圖2

臺北市浩然敬老院為倡導終身學習,舉辦浩然社會大學結業典禮,讓老人家由院內社團結業時也能感受榮耀氣氛。他們身穿學士服,手拿畢業證書的雀躍模樣令人動容。

Q&A

Q:我們要如何關心生活週遭的老年人?

A:平常多關心周遭老人,常對他們噓寒問暖;也可以當志工,照顧安養院或獨居、失智老人。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臺灣的新民在工作、子女等學習等方面,常遭受歧視或不平等對待。我們應該抱著尊重欣賞的態度,在各方面予以協助。此外,政府也可以提供適當的學習管道,例如:鼓勵就業、開辦成長訓練營等,協助新民適應臺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