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遠古的故事

三 臺灣遠古的故事

臺灣像一座舞臺,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不同的人們登「臺」,主演著一幕幕的人生戲曲。我們可以循著先民的蛛絲馬跡,去挖掘、推想、還原、拼湊出曾經發生在這片土地的故事,試著想像、了解不同時空下人們的生活。


發掘工作不能隨意開挖,一方面考古學家不會只為了挖出東西而發掘遺址,另一方面遺址屬於古蹟的一種,受《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保護,不可任意破壞。發掘工作包括探測深度、蒐集遺物、文字與繪圖紀錄、拍照等,而且「發掘就是破壞,是一個不能重複的實驗」,因此沒有明確的學術目的,並經過考古調查的評估,不應任意從事考古發掘。

倘若建設工程期間和施工範圍內發現遺址,考古學者則會進行「搶救考古」,例如:西元1988年新北市 八里區十三行遺址,即是因為八里汙水處理廠建設工程,對建設工程範圍進行搶救考古。

(資料來源:改寫自「考古學習網」網站)

34.pdf

圖意說明

民國44年,空軍飛行官潘克勇在一次飛行任務當中,經過觀音山的上空,赫然發現羅盤有受磁力干擾的異常現象。他猜測地下可能埋有大量鐵礦,才使的羅盤受到干擾。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到現場查看,發現當地有疑似鐵礦的黑褐色「鐵石」。為了開發可能存在的鐵礦,潘克勇找上了在臺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專家林朝棨教授,以及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民國46年,林朝棨黃瀛東陪同潘克勇一同前往新北市 八里區 頂罟村勘查。教授以他的專業知識一眼就看得出來這些黑色鐵石並非鐵礦,而是俗稱「鐵屎石」的煉鐵殘渣。沿著當地小路走到後來發現的十三行聚落,卻發現遍地鐵渣、貝塚、陶片,林朝棨高興的笑了,沒想到「鐵礦」沒有找著,竟找到臺灣鐵器文化的史前遺址。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35.pdf

考古活動

考古的主要目的在於根據古代人類的遺物和遺跡,來:1.建立古代文化的年代。2.重建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3.解釋文化發展的過程,

遺跡

人類製作而不可移動的各種設施,例如:建築物、爐灶、窖穴等。人類活動之後所留下的痕跡也可稱為遺跡,例如:火塘、足印、岩畫等。

遺址

發現遺物、遺跡等過去人類遺存的區域。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久遠以前,某個地方有個村落。多年後整個村子毀了,他們活動的痕跡和使用過的器物被深埋在地底下,形成遺址的第一層(最底層)堆積。許多年後,同一地點又來了另一批人在此活動,多年後同樣留下一些遺物,埋在地下,成為遺址的第二層堆積。後來又一群人類在這兩層堆積層上面活動,多年後,生活的痕跡和使用過的器物,有一天也可能埋入地下,成為第三層遺址的堆積,此即遺址的形成過程。

36、37.pdf

追根究柢尋臺灣

歷史不是杜撰也不是憑空出現,而是靠著一群專業的考古學家與歷史學者藉由專業的方式,自古蹟、遺址、古物來推測前人的生活型態。

博物館

可參觀的博物館有:

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臺南市國立灣歷史博物館高雄市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臺東縣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沒有留下文字紀錄的古老時代,稱為「史前時代」;有留下文字紀錄的,成為「歷史時期」。

臺灣大約在5萬年前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其後歷經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舊石器時代是以打製石器為主要工具,過著狩獵、採集為主的經濟生活;新石器時代人類對自然的依賴度減低,磨製的石器、作物栽培、陶器的使用為主要特色;金屬器時代通常指的是鐵器文化的開始,以北部十三行文化最著名。

圖意說明

課本第36~37頁說明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時候,可以從先民遺留下的古器物或建築遺跡等,還原、想像、推論出先民的生活情況與生活型態。另外舉出老照片等歷史時期的資料,讓我們了解以前歷史的材料。

圖1

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業,狩獵的主要工具則有石矛、石鏃等。

圖2

熱蘭遮城復原想像圖。荷蘭人原本建在半島上(如圖),位於當時臺江外海;現在海灣已經淤積成陸地。城堡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特色,棋盤式市街皆在城牆外。

圖4

衣服為末的大袖女褂。無論貧富,「寬袍大袖」是清末女性服飾的共同特徵。

圖5

本圖為描繪日本 山根支隊沿陡坡狹路往新埔推進的情形。

西時期:十七世紀,荷蘭為尋求一塊能與東大陸貿易的據點,曾兩度占領澎湖,後轉占臺灣南部。西班牙眼見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將影響其與日本及東大陸的貿易,於是也佔領臺灣北部。

明鄭時期:1644年,兵進占北京後,明朝部分遺臣在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王繼續抗。1661年鄭成功率軍迅速登陸臺灣,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人政權。

清朝時期:1683年清朝攻克臺灣,對臺灣的治理未做長遠或全盤性的規畫,早期治所關心的是如何防止臺灣再次成為反的基地,因此限制人渡海來

治時期:甲午戰爭後日本取得臺灣,設立臺灣總督府,展開50年的殖民統治。面對這個變局,臺灣人民先成立「臺灣民主國」以抗拒日本的接收,接著進行長達20年的武裝抗

中華民國時期:民國34年,臺灣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民國38年底,政府播遷來民國76年,解除戒嚴,加速推動政治民主化。

38、39.pdf

臺東縣八仙洞遺址。

長濱文化

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幾塊岩石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地方上稱為八仙洞」。民國57~59年間,考古隊在其中的若干洞穴,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還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這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八仙洞遺址是「長濱文化」的代表遺址,因此深具重要性。

圖3 長濱文化生活復原圖

長濱人以狩獵和採集為主,他們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經常為了尋找食物而遷徙;使用的工具也非常簡單,只是將天然的石頭打破,利用碎石的鋒利邊緣來切肉和砍樹,也會將獸骨磨利、削尖用來捕魚,或用骨針縫製皮衣。

長濱人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礫石石片,用來宰殺鹿或魚。

圖4

長濱人當時在住處附近的海邊撿拾大小適用的鵝卵石,以直接打擊的方法加工製造各種石器,礫石石片即是其中一種。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長濱人當時必須學習採集、狩獵和捕魚等求生技巧。

1.相異處:長濱人主要學習求生技巧,現代人主要學習知識性的內容。

2.相同處:從以前到現在,人類都必須為了生活學習一技之長。

40、41.pdf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出土遺物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大型貝塚的發現,以及大量磨製石器的出土。從這些遺址中可以發現,臺灣北部早期先民在生活上已經脫離了狩獵、捕魚型態的生活方式,石製農具的數量也多過以往,由當時人類食用後隨手丟棄的成堆貝塚化石可知,臺灣北部在4,500~2,000年前便已有人定居。

圓山文化的房屋建材為木材,時日一久已經腐蝕,僅剩下柱洞遺跡。

圖2

在遺址中所發現的一種屋舍支柱的遺跡。木、竹、樹枝等是遠古時候常用的建築材料,因易腐蝕的特性,在時間的行進下,到現代便僅剩柱洞的遺跡,而不見梁柱。由柱洞遺跡和其位在沙岩岩盤上判斷,推測當時圓山人類的房屋,可能是以木材為支柱,言盤為房基,牆壁部分則以草泥或夾土構築,最後再用茅草搭頂。

貝塚是圓山文化顯著特徵,遺址位於今日臺北市圓山公園內。

貝塚

貝塚內主要是烏蜆殼、少量蠔殼、鐘螺殼、川捲螺的空殼堆積,貝殼中並夾雜大量的獸骨,這些都是史前人類的食物殘渣。此外,貝塚中還包含豐富的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墓葬物品等。

圓山遺址出土的陶器,推測是圓山人用來煮食的器具。

圖4

圓山人類用來烹煮食物的陶器。長形柱狀的支部設計除了可穩立於地面外,亦是用來將陶器離地面,以利生火煮食。

42、43.pdf

卑南文化

卑南遺址位於卑南大溪右岸的河階上,因遺址矗立數支板岩石柱,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引起日本學者的注意,板岩石柱的用途是房屋的一部分。除了板岩石柱外,石棺及葬墓方式都是文化的重點所在。

製陶

卑南文化中的石器與農耕及狩獵都有關,陶器以素面紅陶為主,有「覆臉陶」覆於死者頭部的習俗。

石板棺

石棺包含底板、長短兩對側板和蓋板,除短側板外,多以兩片或以上的石板組成,石棺的長軸大致為南北向,死者的腳大都朝向都蘭山。富有的人棺具較大、結構完整,隨葬品質精、量多。石棺埋葬在建築物底部,做項與建築物相同,據推測具宗教意義。

玉器

卑南人喜歡佩戴玉製的裝飾品,製作玉器的技術也很高明,但是其製作方法到現在仍是一個謎。

根據出土的原始資料,玉玦都是出現在耳朵下方,因此可以確定是耳飾。造型為一對正面站立的人像,人像雙手插於腰際,兩腿分開立於一橫棒上。兩者身軀分離似若玦的缺口,方便配戴。兩者人像頭部上是以一隻似為貓科動物的側身獸形相連著,獸首與與獸尾上揚,獸身處斷裂,斷面為舊傷,斷裂處兩側做過修補鑽孔。製作如此細小的管鑽需要極高的技術。經過如此精細的修補後再繼續配戴,不僅說明此類耳飾之重要性及珍貴性,也反映出當時的工藝水準及審美觀。

卑南遺址出土的石板棺群,由於放置方向一致,推測可能具宗教方面的意義。

圖2

一種以片狀石板作為製材的葬具。當年進行卑南遺址的考古時,挖掘出大量的石板棺。考古學者連照美教授研究發現,卑南遺址的部分石板棺具有橫板,亦即在棺身上端放置一塊四邊敲打整齊的長方形石板,推測其功能是用來撐開棺身的兩側石板,以維持距離,避免日後垮塌。而石板棺群的放置有一定的方向,研究者通常認為其具有宗教信仰上的意涵。

立於卑南遺址上的石柱,推測當時是用來作為房屋的結構。

圖3

臺東縣 臺東市 卑南遺址公園內的石柱,考古學者推測是卑南文化的房屋建築結構,為卑南遺址中最大的遺物,高約4公尺,寬約1公尺以上,厚度則約有10公分。月形石柱不僅讓人了解當時的建材為石材,也透露出當時的史前人類擁有石材的取得與製作等技術。

44、45.pdf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是臺灣一個重要的金屬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十三行人有跟人交易的痕跡,所以推測煉鐵技術有可能是漢人傳授。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人的生活情形為:經濟上過著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但捕魚、採貝和狩獵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方式:在精神生活方面,已有宗教信仰;社會上有貧富貴賤之別;政治上有部落聯盟;對外關係上與中國、東南及島內其他族群有所往來。十三行遺址所反映的文化內涵與南地區有相當深厚的關係。

干欄式房屋

十三行遺址發掘區域出土了成群的柱洞遺跡,並未發現石造建築的遺留,推測十三行人的住屋結構應為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民間稱之為「高腳屋」,為臺灣原住民族、南島地區及東南亞半島主要建築樣式之一。

圖1 十三行文化復原圖

十三行文化出土許多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遺物,遺址中發現十三行人與人交易的痕跡,包括末的中國錢幣、來自臺東的黃金,以及玉器、石器、金屬品、玻璃製品等。而根據所挖掘出的柱洞遺址及分布情形,可以推測出它們的房屋可能是「干欄式建築」,可以避免潮溼,適合多雨的地方。

十三行煉鐵作坊遺跡。

圖2

十三行遺址的挖掘中,出土大量的鐵渣、煉鐵作坊,顯示當時的人們已具有煉鐵技術,且是在聚落裡進行鐵器的製作。煉鐵作坊呈半圓形,由石塊堆疊而成,內部再敷泥土,其內常可發現煉鐵殘渣、生鐵塊、爐壁的燒紅石塊等物。

十三行文化中最知名的「人面陶罐」文物,推測可能具有宗教用途。

圖3

人面陶罐是十三行遺址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之一。最特別的是陶罐腹部生動的人面造型:微突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充分顯示了史前居民精湛的製陶技術與豐沛的創造力。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日常生活中並不使用。

由遺址中所發現的手環、銅幣等,可以知道當時的十三行人與外地已有貿易往來。

圖4

●玻璃手環:十三行人的裝飾用品。目前僅確定玻璃手環來自外地,確切進口地點仍屬未知。

●瑪瑙珠飾: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小的瑪瑙珠飾可能是作為縫置於衣服上的裝飾品,大串的則掛在脖子上,當作項鍊之用。

中國銅錢:十三行遺址出土很多中國銅錢,且銅錢上面都有個小圓洞,此圖的「開元通寶」銅錢的小圓洞就位於下方。銅錢對十三行人而言並非交易的貨幣,而是用來點綴美麗的裝飾品。它們或許將之縫在衣服上當綴飾,或者掛在脖子上當作項鍊、頸飾。

46.pdf

平埔族

「平埔」二字就字面的意思,是平地的意思;「族」則是指某一特定的人群。「平埔族」是用來指稱「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

高山族

他們居住在山區及其附近,與人接觸較晚,化較淺,大部分保有其傳統的語言、文化、習俗等。

十六個族群

原住民原分9族,其後陸續在民國90、91、93、96、97及103年增加了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7族,目前原住民增為16族。

圖1 有學者認為,原住民進入臺灣的時間距今約5,000~6,000年前。清朝 中國大陸移民渡海來時,臺灣的西部地區仍有大量的平埔族定居,但隨後多被化。

圖2現今臺灣原住民族分布圖

臺灣原住民族是泛指在十七世紀中國沿海地區人民尚未大量移民臺灣前、就已經住在臺灣及其周邊島嶼的人民。原住民族在清朝時被稱為「番族」;治時代泛稱為「高砂族」。

概念平臺

LNT(Leave No Trace)無痕山林:一種向大眾宣導「走過不留痕跡」的理念,希望山林的使用者具備一頂的道德良知與行為準則,在野外進行活動時,能以環境保護為出發點,讓自然環境的破壞與衝擊降到最低,發源地美國早在80年代就已開始進行。(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臺灣國家公園」網站)

48、49.pdf

圖2 大鬼湖面積約11.25公頃,位於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的交界處,行政區隸屬 高雄市 茂林區。海拔高度約2,150公尺,屬臺灣高山湖泊。其為魯凱族人心中的聖地,又稱為「他羅瑪琳池」或「答活巴陵」,是魯凱族語譯音,意思為「鬼神很多的湖泊」。因有中央山脈圍繞四周,阻擋了季風,因此形成多雨、多霧的密林幽池,湖面終年雲霧迷濛,加之原住民的敬畏,因此有大鬼湖之稱。

圖3 小鬼湖位於屏東縣 霧臺鄉臺東縣 卑南鄉的交界處,海拔2,040公尺,面積約有5.2公頃,因傳說小鬼湖是百步蛇神分享給魯凱族祖先的水源聖地,也是祖先靈魂居住的地方,因此歷代的魯凱族人都極為敬畏,不敢進入,與大鬼湖同為魯凱族人心中的聖地。

概念平臺

1992年時,林務局依《森林法》將小鬼湖畫定為「雙鬼湖自然保護區」。由於面臨大理石採礦,以及部分地區盜獵等行為的威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00年再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將此自然保護區改設為《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資料來源:文化部 臺灣大百科全書)

男女老少吃不同的魚類

雅美族人將魚類分成數種,依照性別及年齡吃魚,這套分類中主要有三大類:男人魚、女人魚及老人魚。「男人魚」大多為顏色灰綠的魚種,「女人魚」通常是色澤鮮艷、肉質細嫩,「老人魚」則是色澤黑黝腥味較濃。

圖4 雅美族人清楚規定幾月份才能抓哪一種飛魚,幾月份的時候不能抓哪一種飛魚,因為在繁殖的時候捕魚,等於滅絕了他們下一代的繁殖。因此他們以編織神話的方式告誡後代遵守。

圖5 雅美族的「拼板舟」不是獨木舟,其船體由21~27塊不同的木板組合,再以木棉或樹脂接合,不用一根鐵釘,每一塊船板所使用的樹材都是固定的。外觀使用紅、白、黑三種顏色裝飾的拼板舟上,最重要的圖案是以同心圓為主構成的圖案,象徵漁船的眼睛,讓船隻在大海航行時免於災難。